明代早期八品音乐官画家冷谦八幅传世经典绘画养生书法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5-19 08:00:04

明代早期八品音乐官著名画家冷谦八幅传世经典绘画养生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明朝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

这里介绍明朝早期著名画家冷谦绘画作品。

冷谦,明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启敬,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这是主管宫廷音乐的职务,正八品官职。冷谦学识渊博,对声乐和书画都很精通,并将对养生之道的见解都著书流传于后世。据说,他在元末的时候就已至百岁,到了永乐年间才去世。

冷谦是明代的道士和医生,对养生之法很有研究。冷谦留有着作《修龄要旨》,介绍养生之法,其中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对延年益寿有所帮助。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有运动健身法,属坐功类,共八段:一闭目冥心坐;二鸣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龙搅水津;五搓手热;六背摩后精门;七左右轱辘转;八攀足频。在金庸的笔下,将冷谦称为是冷面先生。在金庸写的《倚天屠龙记》有许多的名字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关于其中的五散人,在其他的史书或是传说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名字,冷面先生冷谦就是五散人之一。

迷你寺庙玄妙观

嘉兴市区秀州路、勤俭路东北侧玄妙观,原来是道纪司(官府管理寺庙的机构)所在地;明崇祯年间建成道观,清代重建,供奉的人物是冷谦,即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中“冷面先生”冷谦的历史人物原型,故名“冷仙亭”。

仙亭寺《仙家殿》

冷谦主要作品《蓬莱仙弈图卷》《题燕肃春山图卷》《修龄要旨》《太古正音》遗失《琴声十六法》等。

明代画家冷谦《题燕肃春山图卷》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题燕肃春山图卷》行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诗为:“依稀庐岳高僧舍,彷佛商山隐者家。我亦抱琴酬素愿,白云深处拾松花”。初为僧人,但非常博学,精通《易经》,尤其是对邵雍的先天象数学有很深的研究,对于天文、地理、律历以至方书百家的学问也都非常熟悉。

冷谦绘画功底深厚,书法功底也很有功底,他的行草作品颇具匠心,从中可以看出冷谦坚实的传统功力与自抒胸臆的神采;作品面目使之清新,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你的感觉呢?

明代画家冷谦《蓬莱仙弈图卷》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蓬莱仙弈图卷》绢本,水墨,设色, 纵29.6厘米横100.2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冷谦返俗在浙江时,应邀前往宰相家做客,偶然中发现了李思训的一副画作。冷谦细细看了良久,十分喜欢,决定描摹之。等冷谦画出来了以后,众人发现他画的画与原作基本一致,甚至在有些地方还更甚一筹。至此以后,冷谦的画技为世人所知。

《蓬莱仙弈图》这幅冷谦的作品,整幅画栩栩如生,无人可出其右。在这张画的背后,还有张三丰的题识。这二位的作品合在一起,是最好的的组合,堪称是绝品佳作。后来,冷谦为了援救友人,而化身入瓶中。之后,便不知归处了。

在明清的时候,民间有许多关于冷谦绘画的神异传说。而关于《蓬莱仙弈图》的题识,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了。

他与当时辞官隐居武安山为僧的刘秉忠以及海云禅师等人是至交好友,经常在一起云游。元朝中统初年,元世祖召见海云禅师,冷谦与刘秉忠被邀同往。刘秉忠因召对称旨,被留藩邸。至元初,秉忠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

冷谦与刘秉忠一样还俗,从事儒业。他在浙江省的雪溪居住时,与赵孟频到曾经被宋理宗封为会稽郡王的宰相史弥远家游览,发现唐开元时的武卫士将军李思训的一幅山水画,非常羡慕,决意描摹。不出月余,所画山水酷似原作,几乎可以乱真。其笔法傅彩,比原作更加纤细,神奇幻出。

从此,冷谦以擅长丹青名噪当时。冷谦居淮阴,遇到一位道士,向他传授中黄大丹,并出示张伯端的《悟真》一书。

冷谦阅后,深悟其旨,视同己出。从此冷谦又以黄冠名世。至正末年,冷谦年近百岁,鹤发童颜,隐居吴山,仍能为人采药治病。

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锐志雅乐,得知冷谦“知音,善鼓瑟”,召来朝廷,与陶凯等人“相与究切厘定”。

并设太常司,属下有协律郎等官职,冷谦被授太常博士,领协律郎职负责考定乐律。

关于冷谦去世有传奇色彩:传说他遭“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可能是蒙受文字之狱而被治罪身亡的。

附:尚存的传世名画有《蓬莱仙弈图》,图后有张三丰题识我们一起来赏析。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之一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之二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之三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之四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之五

张三丰书法《跋冷谦蓬莱仙弈图》张三丰(生卒年不详) ,武当山道士 ,名通,又名彭俊、全一、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剌闼、元元、玄玄、符元,号三侔、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自称为张道陵后裔;一说陕西宝鸡人,一说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西南或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人、一说辽东懿州望平县(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姜屯镇)人,祖籍江西龙虎山,道教学者、思想家、书法家、武术家。

清代姚凭书法题识。冷仙翁仙弈图画本北宗时称神品,张三丰跋语亦是神仙之迹。光绪甲申立秋日,泾上姚凭识。

《白岳图》,图上有作者题诗并记和刘基的诗、张居正的赞。

明代画家冷谦《修龄要旨》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修龄要旨》冷谦是明初的道士和医者,也是养生方面的专家,对养生之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修龄要旨》就是他留下的著作,这里蕴含着许多关于养生之道的精华。

这本书阐述了关于养生的基本理论以及吐纳的具体之法,以人体五脏六腑的特点为依据,对四季不同的养生和起居做出了细致地讨论。在这本书中,一共有九个篇章的内容,包括了道家炼丹的术语,涉及了中医学、体育学、养生学、心理学等各种不同的领域。

冷谦养生十六宜

冷谦是明初道士也是明代有名的医家。他对养生之法很有研究,在养生、起居和按摩方面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由他所着的《修龄要旨》中,有关于养生十六宜的介绍。据说,对祛病延年有一定的作用。

1、头宜多梳。头发要经常梳理,用梳子轻梳一百至三百下,在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这方法还可以缓解脑部的疲劳之感。

2、脸宜多擦。脸部要经常擦或者用手轻拍,有美容之效。

3、眼宜多动。闭着眼睛,转动眼珠,从左、上、右、下的顺序转动九次,然后再反方向转动相同的次数。坚持早上和晚上各一次,也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

4、耳宜多掩。用掌心掩护耳朵,然后弹耳,有一方耳聋之效。

5、舌宜多舔。用舌尖舔上颚,可以通任督二脉。

6、齿宜多叩。牙齿的牙合可以固齿清热。

7、津宜多咽。将唾液分三口咽下,咽的时候要注意用力。

8、浊气多出。将浊气慢慢地排出体外,有清理浊气的作用。

9、背宜常暖。背暖可预防疾病。

10、胸宜常护。保护胸部预防外邪之侵。

11、腹宜多按。按摩腹部有助于肠胃的消化。

12、谷道宜常提。多提肛门,有预防痔疮等疾病的功效。

13、四肢宜多动。多锻炼四肢,可以强身健体,对肌肉、筋骨都有好处。也有利于内脏气血的运行,使人神清气爽。

14、足心宜擦。按摩足心有防治失眠多梦的功效。

15、皮肤宜多按摩。多按摩全身的皮肤,可以预防衰老,疏通筋络。

16、上厕所宜闭口。上厕所的时候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也不要用嘴巴呼吸并将牙齿闭合,有注意污浊之物的排出。

冷谦着有《太古遗音》琴谱一传,已佚。

冷谦《琴声十六法》赏析

冷谦《琴声十六法》琴论专著。作者冷谦,字起敬,号龙阳子。着《太古正音》,其十六法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这些美学要求对后世很有影响。

一曰轻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于清实中得之。

二曰松松。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松处。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其趣如水之与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可以名其松。

三曰脆脆者健也。于冲和大雅中。健其两手。而音不至于滞。两手皆有脆音。第藏不见。出之不易。右手靠弦。则音滞而木。故曰。指必甲尖。弦必悬落。在指不劲。则音胶而格。故曰。声如金石。动如风发。要知脆处。即指之灵处。指之灵。自出于健。而指之健。又出于腕。腕中之力既到。则为坚脆。然后识滞气之在弦。不为知音厌听。

四曰滑滑者溜也。又涩之反也。音当欲涩。而指当欲滑。音本喜慢。而缓缓出之。若流泉之鸣咽。时滴滴不已。故曰涩。指取走弦而滞则不灵。乃往来之鼓动。如风发发。故曰滑。然指之运用。固贵其滑。而亦有时乎贵留。盖其留者。即滑中之安顿处也。故有涩不可无滑。有滑不可无留。意有在耳。

五曰高高与古似。而实与高异。古以韵发。高以调裁。指下既静既清。而又得能高调。则音意始臻微妙。故其为宁谧也。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其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无尽。若三籁之欲无声。

六曰洁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修指之道。从有而无。因多而寡。一尘不染。一垢弗缁。止于至洁之地。而人不知其解。指既修洁。则音愈希。音愈希。则意趣愈永。吾故曰。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欲修妙指者。又必先自修洁始。

七曰清清者。音之主宰。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琴实则清。弦洁则清。必使群清咸集。而后可求之指上。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丝毫浊气。厝指如击金戛石。缓急绝无客声。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月洁。湱然山涛。幽然谷应。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八曰虚抚琴着实处。亦有何难。独难于得虚。然指动而求声。乌乎虚。余则曰。政在声中求耳。声厉则知躁。声粗则知浊。声静则知虚。此审音之道也。盖其下指功夫。一在调气。一在淘洗。调气则心自静。淘洗则声自虚。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深渊自居。清光发外。高山流水。于此可以神会。

九曰幽音有幽度。始称琴品。品系乎人。幽繇于内。故高雅之士。动操便有幽韵。洵知幽之在指。无论缓急。悉能安闲自如。风度盎溢。纤尘无染。足觇潇洒胸次。指下自然写出一段风情。所谓得之心。而应之手。听其音而得其人。此幽之所以微妙也。

十曰奇音有奇特处。乃在呤逗间。指下取之。当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流连不尽。应接不暇。至于章句顿挫。曲折之际。尤不可轻易草草放过。定有一段情绪。又如山随人面转。字字摹神。方知奇妙。

十一曰古琴学祗有二途。非从古。则从时。兹虽古乐久淹。而仿佛其意。则自和澹中来。故下指不落时调。便有羲皇气象。宽大纯朴。落落弦中。不事小巧。宛然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顿令人起道心。绝非世所见闻者。是以名其古音。

十二曰澹时师欲人耳。必作媚音。殊伤大雅。第不知琴音本澹。而吾复调之以澹。故众人所不解。惟澹何居。吾爱此情。不奓不竞。吾爱此味。如雪如冰。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涧之滴。而波之涛也。故善知音者。始可与言澹。

十三曰中乐有中声。惟琴固然。自古音淹没。攘臂弦索。而捧耳于琴者。比比矣。即有继空谷之声。未免郢人寡合。不知喜工柔媚则偏。落指重浊则偏。性好炎闹则偏。发声局促则偏。取音粗厉则偏。入弦仓卒则偏。气质浮躁则偏,矫其偏。归于全。祛其倚。习于正。斯得中之传。

十四曰和和为五音之本。无过不及之谓也。当调之在弦。审之在指。辨之在音。弦有性。顺则协。逆则矫。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指和。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俱有分数以位其音。要使婉婉成吟。丝丝叶韵。以得其曲之情。则指与音和。音有意。意动音随。则众妙归。故重而不虚。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若吟若猱。圆而不俗。以绰经注。正而不差。迂回曲折。联而无间。抑扬起伏。断而复连。则音与意和。因之神闲气逸。指与弦化。自得浑合无迹。吾是以和其太和。

十五曰疾指法有徐则有疾。然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应。尝相错间。故句中借速以落迟。或句完迟老以速接。又有二法。小速微快。要以紧。递指不伤疾中之雅度。而随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贵急。务使急而不乱。依然安闲之气象。而泻出崩崖飞瀑之声。是故疾以意用。更以意神。

十六曰徐古人以琴涵养性情。故名其声曰希。尝于徐徐得之。音生于指。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至而下以叶厥律。或章句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续而复断。因候制宜。自然调古声希。渐入渊微。严道彻诗。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四楼下指迟。其于徐意。大有得也。

明代画家冷谦《溪山飞瀑图》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溪山飞瀑图》也称《山水图轴》 纵83厘米横40.5厘米。冷谦自题诗:挂冠北阙已多年,喜放篔筜构数椽。芦苇老长方织壁,茅茨不剪仕齐檐。采薇制□为茶供,汲瀑调羹胜酒泉。纵日大观巅顶上,归来满袖白云还。

至正癸未秋,与刘伯温订朝白岳,泛舰幻流,由桐江经严台之睦州。路鬬水□,心怀骇骇,辘轳而上于万山之中,至时已十有七天星月矣。历阶而□几十里,始得睹一天门。参谒圣像,眺翫山川,步壶天五老峰,僊洞珠帘。远峰岌岌而参天,穿云森森而列前。询及乡人,答以黄山计一日程可至其间。于是乘兴悠游,见怪松奇石,巍峨峭壁,飞瀑温泉,丹台鼎灶,瘦僧异兽,猿唫鸟语,留我心身,遏我神思。援萝及巅,长江一线,金陵了然,南北无几。四隅八荒,悉障目前。而刘曰肯悮入仙山□吟咏不已。于是强余模写,余□勉涂云。黄冠道人冷谦作并题于朱砂庵。

钤印: 冷谦之印(朱)。题跋:1.斯画斯题,我亦神驰。钦哉敬哉,二人仙师。万历四年春,后学张居正赞。钤印:江陵张居正印(朱)。2. 茆檐无事日长闲,中有山人□记年。观瀑已知秋过雨,听松欲拂夏云还。餐霞拟似神僊举,种竹情同君子坚。莫问朝来新历日,□花红近野桥边。青田刘基题。钤印:刘基(白)。边跋:1. 冷谦字启敬,一字起敬,湖南武陵人。2. 冷谦山水条幅壹轴。钤印:惠士奇(朱白)。签条:仙人冷谦山水立轴。依原装重褾,仙居楼宝藏。光绪乙巳孟秋,叶德辉题。

明代画家冷谦《溪山行旅图》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溪山行旅图》常骑毛驴走山川,才艺满腹戏人间。尤擅养生健身法,世人仰慕视为仙。

明代画家冷谦《元萨都剌严陵钓台图轴题跋》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元萨都剌严陵钓台图轴题跋》纸本,水墨,纵58.7厘米横31.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山川牵惹心我旌。迢递驱驰万里程。蹻步薜分声柝柝。瀑流涧汇响砰砰。钓竿台上无形迹。丘壑亭中有隐名。富贵可遗志不易。鼎彝犹似羽毛轻。予自都门历南。跋涉驱驰。奔走几半万里。闻严台钓几。山秀寰拱。碧水澄渊。余强冷启敬共登。既而游归。启敬强余绘图。漫为作此。至元己卯(1339)八月燕山天锡萨都剌写。并题于武林。

明代画家冷谦《白岳图轴》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白岳图轴》立轴纸本,水墨画,纵84.4厘米,横41.4厘米。这与萨都剌《严陵钓台图》有近似的手法。纸本,水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白岳图》,图上有作者题诗并记和刘基的诗、张居正的赞。此图近处是溪流、坡石、茅亭、古松;中间有丛树、竹林、板桥、人家;上部峰峦起伏,云霞映带。此图笔墨秀润,清丽萧疏,山石作披麻皴,皴擦并用,刚柔相济,不见奇峭之笔。画中景物的高低晕淡深浅,都很自然,树枝树叶,勾点结合,石上苔点恰到好处。

该图中,山头、山脊与怪石交织互抱,盘亘而上,变为一大平原,而从山腰到山顶,却有折搭、转换、穿插种种奇趣。凡此均非庸手所能。纯用于笔,浓墨淡墨兼施,轮廓与皴擦融为一体,尤其是善用空白,把山顶、山背、岩际、石尖,甚至山径,都表现出来。不加渲淡,不作苔点,更见笔墨凝重和骨力之美。在线条的组织与结构上,似乎十分紧密,然而石罅飞泉,山间停云,质实中还见虚灵。

另一方面,作为全图的主峰却不嫌孤单,它的背后远岫罗列,它的腰际和云层里露出几个小山头,彼此之间如相揖让。这样的艺术想象、艺术构思与艺术手法,反映了大自然的节奏与生命,以及画家活泼泼的审美感情,而且和道家修养分不开。至于行笔坚硬朴实,则从传统中来。山石不以苔点修饰,乃唐人画法。明王铎题关仝《秋山晚翠》:“结撰深峭,骨苍力厚,婉转生发,又细又老,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大家体度固如此。”冷谦此图庶几近之。而荆浩自许笔墨俱胜,米芾指出其山水特征在于“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此图似乎兼而有之。

明代画家冷谦《江山揽胜》赏析

明代画家冷谦《江山揽胜》也称《幽居图》,此画中有款识和印章。不过这几个字很一般,和画中的线条差距太大。故此让人对这幅画的真伪产生了疑问。从风格上看,《江山揽胜》具有典型的吴门画派面貌,更加让人对这幅画的来历产生了疑问。

冷谦生活在元朝末年,病逝于明朝永乐年间。以他出家人的身份来看,他应该相当排斥这种写实工细的风格。哪怕他喜欢细节真实,也应该学习王蒙的作品。《江山揽胜》无论在构图上,还是笔墨调性上,都属于吴门画派改良画坛浙派后的风格。这些疑问解决不了,这幅画的来历总会让人产生种种遐想。

画中有个细节,文人与仙鹤同时出现在庭院中。仙鹤一看就是最后补画的,有一种悬浮的视觉效果。很明显,这是明末的风格。难道是画家穿越了,还是画家有先见之明。如果这两个条件不成立,那么《江山揽胜》很有可能不是冷谦的作品。

从风格技巧上看《江山揽胜》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处处流露平和恬淡的美感。仿佛岁月在此时此处停止,就这样直到天荒地老。画中弥散空寂、静谧的感觉,仿佛万事万物都没有被世俗气息侵扰。为了体现这种韵味,中锋侧锋混用,巧妙利用染的技法,衬托线条的表现力。哪怕用笔层层叠叠,看着也不会乱。这一点,体现了技法上的扎实。

画这种题材的山水画,需要找到一个情感支撑点,故此画中才有了一只后添加的仙鹤。在道教传说中,鹤是神仙的使者,是吉祥好运的征兆。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也有梅妻鹤子的典故。画一只仙鹤,就是为了强调胸中有丘壑,画作无尽山。

画中山水清幽,画中墨色浓淡相宜,画中气韵贯穿天地。这样看来,《江山揽胜》也是一幅极好的作品,从欣赏角度看,没必要纠结作者是谁了。

冷谦传世作品很少,在缺乏对比的情况下,抱着怀疑的态度,欣赏这幅《江山揽胜》。这样会少一些纠结,多一点收获。毕竟,画中的笔墨技法可圈可点,值得认真学习。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以及在画法方面等都出现了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

1 阅读:120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