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新三国》中,曹操即将被汉献帝封王的时候,荀彧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还说身为汉臣,世受国恩,就应该匡君辅国忠于汉室才对;这是电视剧中荀彧和曹操首次敌对,也是他和曹操决裂的开始。小说《三国演义》中荀彧同样极力反对曹操进爵,是一个标准的汉室忠臣形象
那么历史上的荀彧又是不是汉室忠臣呢?他真的反对曹操进爵称王吗?
新三国荀彧反对曹操称王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三国志·荀彧传》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荀彧的确反对曹操进爵,而且早在曹操要进爵为公时荀彧就跳出来反对,“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可以看出为此曹操和荀彧闹的很不愉快。直到荀彧忧愤去世后,曹操才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被汉献帝封为魏公
那么问题来了,荀彧为什么要反对曹操进爵呢?难道荀彧真的是大汉忠臣吗?
何为忠臣?在古代忠于皇帝的臣子就叫忠臣,那么荀彧忠于汉献帝吗?这里就不得不提衣带诏事件了,这是汉献帝企图从曹操手里夺回权利的事件,参与汉献帝行动的人有国舅董承、宗室刘备、国舅伏完等人。其中伏完和荀彧的关系十分友好,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衣带诏计划败露之前荀彧是知情的
那么荀彧是什么态度呢?荀彧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并没有参与衣带诏的计划,由此可见荀彧对汉室没有多么忠诚,即使衣带诏计划败露后,汉献帝差点被曹操废除,荀彧也是毫不在意。劝阻曹操不要废帝的是程昱,理由是汉献帝还有利用价值......通过衣带诏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荀彧并不是大汉忠臣
汉献帝授大臣衣带诏
荀彧
荀彧既然不是大汉忠臣,那么作为曹操的手下,荀彧为什么要反对曹操进爵呢?
其实这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们要想牢牢控制住自己手中的领土离不开当地士族的支持,而支持曹操的士族就是以荀彧为代表的河南颍川士族。颍川士族先后向曹操提供了荀彧、荀攸、陈群、郭嘉、钟繇等人才,帮他更好的控制地方,还给曹军提供军械粮草让曹操开疆拓土
为了回报颍川士族的大力支持,曹操将自己的首府以及汉朝的新都城选在了颍川的许县,也就是许昌。这样一来颍川士族就一跃成为了天下士族之首,同时也成了曹操集团内部的大股东,自然更乐意给曹操效命。在颍川士族的全力支持下,曹操先后战胜吕布、袁术、袁绍等人,统一了北方
颍川
曹操统一北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俗话说物极必反,颍川士族对曹操的支持力度越大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曹操军的影响越大,士族影响过大难免会威胁到统治者的权利,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士族影响太大,垄断了人才市场使朝中大臣都是士族的人,这样士族就能颁布有利于他们的政策,控制国家生产资料,甚至掌握军队
雄才大略的曹操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曹操在启用荀彧等人拉拢颍川士族的同时,也让曹仁曹洪等宗亲牢牢控制军队,限制颍川士族的影响力。而曹操称公则是在打压颍川士族的影响力,因为曹操很早就锁定了魏这个封号,曹操要当魏公,这就意味着他的封国在魏郡,曹操的首府自然也要迁过去
为了更好的治理封国,曹操势必重用魏郡士族,这就是在扶持魏郡士族制衡颍川士族,甚至瓜分颍川士族的既得利益,荀彧作为颍川士族之首肯定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才是荀彧反对曹操称公的原因
新三国的曹操和荀彧
荀彧不是反对曹操称公,而是反对他称魏公,反对他把首府迁到魏郡削弱颍川士族的影响力。而曹操为了新政权的长远发展肯定不会顺从荀彧和他背后的颍川士族,荀彧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也不会屈服,颍川士族也不允许他屈服,所以荀彧反对曹操,曹操由是心不能平,直到荀彧去世颍川士族群龙无首,曹操才如愿以偿成为魏公
至于荀彧是大汉朝的忠臣,那就完全是《三国演义》艺术加工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