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前杨虎城的权力有多大?其实比同级别的刘峙卫立煌要强!

三岁千岁 2024-11-04 15:08:40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安事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中,除了张学良这个主角外,还有一个人物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杨虎城。作为十七路军总指挥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你是否曾想过,在事变发生前,杨虎城的实际权力究竟有多大?他与同为二级上将的刘峙、卫立煌相比,又有何不同?

杨虎城的早年经历与侠客作风

世人皆知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却鲜有人知他年轻时竟是个地地道道的刀客。这位日后的军阀,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展露出了不同寻常的侠义精神。

1893年,杨虎城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的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辍学帮母亲干农活。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很快就来了。一天,年仅14岁的杨虎城在集市上偶遇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老者。这位老者见杨虎城骨骼清奇,便收他为徒,教授他刀法和拳脚功夫。

就这样,杨虎城开始了他的江湖生涯。他跟随师父游历四方,习武练功,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刀客。在那个乱世,杨虎城常常以侠客的身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有一次,他在陕西渭南地区遇到一群土匪欺压百姓,二话不说就拔刀相助,一人独战数十名匪徒,最终将其击退,解救了无辜村民。这一壮举很快就传遍了当地,人们纷纷称赞杨虎城是位"真汉子"。

然而,杨虎城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江湖侠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杨虎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队伍。他凭借着出色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路升至连长、营长,最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军阀。

有趣的是,即便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军阀,杨虎城身上那股子侠客气质依然没有消失。1930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爆发中原大战。当时,杨虎城虽然名义上支持蒋介石,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军阀那样急于表态。相反,他采取了一种审慎的态度,既不积极参战,也不完全置身事外。

有一次,蒋介石派人来西安催促杨虎城出兵。杨虎城不卑不亢地对来使说:"我杨虎城是陕西人,陕西的老百姓养活了我。如今天下大乱,我若贸然出兵,只怕会给陕西百姓带来灾难。请你回去告诉蒋委员长,我会谨慎行事,绝不会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这番话既显示了杨虎城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那份源自刀客时代的侠义精神。

杨虎城的这种侠气,与张学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学良虽出身名门,但年轻时也颇有些纨绔子弟的作风。他喜欢结交各路人士,其中不乏一些江湖豪侠。正是这种背景,使得张学良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往往带有一种侠气。

这种侠义精神,在西安事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蒋介石被扣留在西安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并没有对他采取极端手段,而是以礼相待。他们的目的不是推翻蒋介石,而是希望能够说服他改变抗日政策。这种行为,与其说是政治谋略,不如说是一种侠义行为。

正是这种共同的侠义精神,使得杨虎城和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能够精诚合作。他们的行动,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叛逆之举,但从长远来看,却推动了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杨虎城在陕西的军政地位

在西安事变爆发前,杨虎城在陕西的地位可谓是独一无二。作为十七路军总指挥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不仅掌握了军权,还控制着地方政务,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陕西"一把手"。

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源于1930年蒋冯阎大战后的整编。当时,为了巩固对西北的控制,蒋介石将杨虎城的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及东北军,但却是土生土长的陕西部队,对当地地形和民情了如指掌。

1933年的一个冬日,蒋介石来到西安视察。当他的专车驶入城内时,迎接他的是整齐列队的十七路军官兵。蒋介石在杨虎城的陪同下检阅部队,不禁对这支军队的精良装备和严整军纪赞叹不已。事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十七路军之精锐,实为西北之劲旅。"这番评价,足见杨虎城麾下军队的实力。

然而,杨虎城的权力并不仅限于军事领域。1934年,蒋介石为了加强对西北的控制,设立了西安绥靖公署,并任命杨虎城为主任。这一任命,使得杨虎城的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陕西,还延伸到甘肃、宁夏等地。

作为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有权调动辖区内的军队,处理地方政务,甚至可以直接向南京中央政府请示报告。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杨虎城在西北地区拥有了超乎寻常的影响力。

有一次,甘肃省主席朱绍良与当地一个军阀发生冲突,局势一度紧张。杨虎城得知后,立即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前往甘肃,并亲自致电双方,要求他们停止争斗。在杨虎城的斡旋下,这场冲突很快得到了平息。这一事件充分显示了杨虎城作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权威。

与此同时,杨虎城还通过各种方式巩固自己在陕西的统治。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修建道路,兴办学校,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在他的治理下,西安城内秩序井然,商业繁荣,被誉为"西北小上海"。

然而,杨虎城的权力并非没有限制。1935年底,张学良率领东北军进驻陕西,这给杨虎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虽然张学良名义上是西北"剿总"副司令,职位高于杨虎城,但他毕竟是"外来户"。在处理陕西地方事务时,张学良往往需要依赖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有一次,张学良想在西安城内为东北军修建新的营房。他派人去找杨虎城商议此事,杨虎城却委婉地表示西安城内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了。张学良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这个小插曲恰恰说明,尽管张学良的职位更高,但在陕西的实际影响力却不如杨虎城。

1936年春,蒋介石为了加强对西北的控制,开始调整军队部署。他下令将中央军一个师调往陕西,企图削弱杨虎城的实力。面对这一局面,杨虎城表面上欢迎中央军进驻,但暗地里却加强了对西安城防的控制。他命令十七路军加强训练,并在城内重要位置部署了精锐部队。

这种微妙的局面一直持续到西安事变爆发。当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扣押蒋介石时,十七路军迅速控制了西安城内的重要部门。这充分证明了杨虎城在陕西的实际掌控力。

杨虎城与刘峙、卫立煌的权力对比

在中国近代军阀混战的舞台上,杨虎城、刘峙和卫立煌无疑是同一时期的重要角色。虽然三人都是二级上将,但他们的实际权力和影响力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刘峙,字伯龙,安徽省桐城人。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他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1934年,刘峙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驻守江西南昌。然而,刘峙的权力范围主要局限于军事指挥,在地方政务方面影响有限。

有一次,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与刘峙在处理地方事务上产生了分歧。熊式辉认为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税收力度,以支持地方建设。刘峙则担心这样做会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军队的补给。两人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向南京中央政府请示。这一事件表明,尽管刘峙是驻军最高长官,但在地方事务上并没有决定性的话语权。

相比之下,杨虎城在陕西的权力就要大得多。作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不仅掌控军权,还能直接干预地方政务。1935年,陕西省发生严重旱灾,杨虎城立即调动军队参与救灾,并下令减免农民赋税。这一决定虽然没有经过南京中央政府的批准,但却得到了迅速执行。这充分显示了杨虎城在陕西的超然地位。

再来看卫立煌。卫立煌,字玉章,安徽省庐江人,同样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6年,他担任第十军军长,驻守河南。卫立煌虽然也是二级上将,但他的实际权力却远不如杨虎城。

有一次,河南省发生水患,卫立煌想调动军队参与救灾。然而,他的这一提议却遭到了河南省主席刘峙(与前文提到的刘峙同名但非同人)的反对。刘峙认为军队应该专注于剿匪,不应介入地方事务。最终,卫立煌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卫立煌在地方事务上的影响力远不如杨虎城。

杨虎城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与他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杨虎城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的十七路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真正的地方武装力量。这使得中央政府在处理西北事务时,不得不倚重杨虎城。

1936年春,蒋介石为了加强对西北的控制,决定将中央军一个师调往陕西。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杨虎城的警惕。他表面上欢迎中央军进驻,但暗地里却加强了对西安城防的控制。杨虎城甚至悄悄地将一些可靠的部队调入城内,以防不测。

这种做法如果放在刘峙或卫立煌身上,无疑会被视为叛逆行为。然而,杨虎城却能够大摇大摆地这么做,而不受任何惩罚。这充分说明了杨虎城在陕西的特殊地位。

更令人惊讶的是,杨虎城还能够直接与中央政府叫板。1936年夏,南京中央政府下令要求各地加强对共产党的围剿。杨虎城收到命令后,却并没有立即行动。相反,他向南京发去一份措辞委婉但立场坚定的电报,表示陕西的形势特殊,不宜贸然行动。

这份电报在南京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主张立即撤换杨虎城,但最终还是作罢了。原因很简单:在陕西,没有人比杨虎城更了解当地情况,也没有人能比他更好地控制局面。

相比之下,刘峙和卫立煌就显得逊色多了。他们虽然也是二级上将,但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需要与地方官员协调,有时甚至还要向中央请示。他们的权力范围主要局限于军事指挥,在政治和经济事务上的影响力有限。

杨虎城与张学良的关系

杨虎城与张学良的关系,可谓是近代中国军政史上一段颇为独特的篇章。两人虽然都身居高位,但背景和性格却截然不同。杨虎城出身陕西民间,是土生土长的西北军阀;而张学良则是东北大帅张作霖的公子,从小锦衣玉食。这两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却因为一系列历史机缘,最终走到了一起。

1935年,张学良率领东北军进驻陕西。这本应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调动,却为杨虎城和张学良的结识埋下了伏笔。当时,杨虎城作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对张学良的到来并不十分欢迎。他担心这支"外来军"会影响自己在陕西的统治地位。

有一次,张学良想在西安城内为东北军修建新的营房。他派人去找杨虎城商议此事,杨虎城却以城内空间有限为由婉拒了。这个小插曲反映了两人初期关系的微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改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1936年春天。当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国民党中央决定调集大军围剿。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前线指挥官,都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感到厌倦。

有一天,张学良邀请杨虎城到他的官邸共进晚餐。席间,两人畅谈国事。张学良提出,与其继续内战,不如联合抗日。杨虎城对此表示赞同。这次谈话,让两人找到了共同语言,也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从那以后,杨虎城和张学良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他们经常在私下里讨论时局,交换对抗日问题的看法。尽管两人的军队驻扎在不同的地方——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主要在西安城内,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则分布在城外和陕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1936年夏天,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进一步拉近了杨虎城和张学良的关系。当时,张学良邀请杨虎城去他的军营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张学良特意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杨虎城看到东北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不禁赞叹不已。作为回礼,杨虎城也邀请张学良参观了十七路军的驻地。张学良对十七路军的纪律性和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程度印象深刻。这次互访,让两人对彼此的军事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

然而,杨虎城和张学良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1936年秋,蒋介石多次来西安视察,并下令加强对共产党的围剿。这让原本就对内战不满的杨虎城和张学良更加焦虑。

有一次,蒋介石在西安召开军事会议,杨虎城和张学良都参加了。会议结束后,两人一同离开。在回程的路上,张学良突然对杨虎城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迟早要亡国。"杨虎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是啊,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简短的对话,暗示了两人日后行动的共识。

随着时间推移,杨虎城和张学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不仅在公开场合经常一同出现,私下里的交往也日益频繁。1936年11月,张学良甚至邀请杨虎城参加了他的生日宴会。在宴会上,两人推杯换盏,畅谈国事,俨然已经成为知己。

然而,杨虎城和张学良的这种密切关系,并未逃过蒋介石的眼睛。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再次来到西安。这次,他明确表示要加大对共产党的围剿力度。面对这种情况,杨虎城和张学良不得不做出选择。

12月9日晚,杨虎城秘密前往张学良的官邸。两人彻夜长谈,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扣留蒋介石,逼迫他改变政策。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两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城内风云突变。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扣留了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掀起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这场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中,杨虎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事变爆发前夕,杨虎城与张学良进行了秘密会谈。两人一致认为,必须采取非常手段来改变国家的政策走向。12月11日晚,杨虎城下令十七路军进入戒备状态。他亲自部署了城防,确保西安城内的重要地点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率部包围了蒋介石下榻的华清池。与此同时,杨虎城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他首先控制了西安城内的电台,切断了蒋介石与外界的联系。随后,他又派出精锐部队,占领了西安机场,防止蒋介石可能的逃脱。

在确保蒋介石被成功扣留后,杨虎城立即召集了西安城内的文武官员。在会议上,他宣布了"兵谏"的决定,并要求所有人保持冷静,维护城内秩序。这一举动有效地稳定了局势,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乱。

然而,事变爆发后,局势的发展并不如杨虎城和张学良预期的那样顺利。南京方面的反应异常强烈,甚至扬言要对西安用兵。面对这种情况,杨虎城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

12月13日,杨虎城主动与南京方面取得联系。他向何应钦等人表示,蒋介石安然无恙,此次行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改变国家政策。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京方面的紧张情绪。

与此同时,杨虎城还积极与各方势力进行沟通。他派人联系了西北军阀冯玉祥和阎锡山,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虽然这两位老将领最终没有公开表态,但他们也没有采取任何不利于西安方面的行动。

在处理蒋介石问题上,杨虎城表现得比张学良更为冷静。当张学良提议强迫蒋介石签署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时,杨虎城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如果采取强迫手段,即使蒋介石签字,返回南京后也很可能翻脸不认账。因此,杨虎城主张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2月15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抵达西安。杨虎城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安排周恩来与张学良会面。在随后的谈判中,杨虎城起到了重要的调解作用。他一方面向周恩来表达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诉求,另一方面又劝说张学良不要采取过激行动。

12月17日,杨虎城在西安城内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在集会上,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呼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次集会不仅显示了西安方面的民意基础,也向南京政府施加了压力。

随着谈判的进行,杨虎城越来越意识到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各方都有利。他多次与蒋介石会面,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同时也保证蒋介石的人身安全。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为最终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12月25日,在各方的努力下,西安事变终于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在答应考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前提下,安全返回南京。在蒋介石离开西安时,杨虎城亲自到机场送行。这一幕,成为了西安事变的最后注脚。

事变结束后,杨虎城的处境变得十分微妙。虽然他在事变中的表现相对温和,但毕竟参与了扣留国家领导人的行动。为了安抚各方,杨虎城主动请辞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职务,并表示愿意接受中央的调遣。

4 阅读: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