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回看多年前的春晚,再对比近几年春晚,口碑崩塌不说,就连收视率都大幅下滑。
因此,不少人调侃春晚质量下降,导致年味都变淡了。
人们吐槽近几年春晚出现一种明显的“套路话”现象,也就是好似打成模板,年年都相差不多。以至于2023年春晚还没有影子,已经有网友开始猜测春晚节目有什么,对春晚丝毫不抱有期待!
而对春晚的吐槽中,最多的就是关于语言类节目的质疑。
如今的春晚小品,就好像流水线上的速冻产品,食之无味。作品质量是一方面原因,作品主演的能力也是一方面原因。
小品剧情尴尬、强行煽情,本就让人们吐槽不断,再加上口碑早就翻车的演员,可谓是雪上加霜,惨不忍睹!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春晚的搭档潘长江和蔡明。
最近排练春晚的演员接连露面,记者媒体堵在电视台排练门口,让观众先睹为快!我们发现,今年的春晚还有老面孔潘长江和蔡明,两人被拍到现身春晚排练现场,画面中行色匆匆,还带着工作人员的挂牌。
然而当两人一出现,好价钱,嘘声一片,而观众吐槽的理由也出奇一致。
作为春晚常客,相关数据显示,潘长江共登上24春晚,而蔡明也上过27次,比春晚常客赵本山、郭冬临还要多。
而在春晚的舞台上,除了郭达,潘长江成为蔡明合作最多的演员。
可这样两个合作默契的演员,在观众心中却成了春晚最不想看的人选。当然,这其中有两人近些年小品作品效果不佳的原因,但之所以被观众吐槽,其实还另有原因。
作为一名工作人物,正所谓“学艺先学德”,可有名气之后的潘长江,满眼金钱利益,早就把德行丢得一干二净,成了观众眼中的笑柄。
近年来,直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先行者,潘长江很早就走上了流媒体的风头,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就在潘长江忙着赚钱的时候,不少信任他的消费者纷纷晒出潘长江卖假酒的照片,让这个昔日的老戏骨如今声名狼藉。
为了赚钱,潘长江一直没有停止过直播带货赚钱,即便弹幕满是辱骂,依旧做得风生水起。
即使这样的老演员真的有实力,即使在春晚的舞台上比其他非专业的喜剧演员更优秀,但观众不认可他的人品,自然也会影响作品的口碑。
也难怪当有人爆出潘长江出现在春晚排练现场时,有人表示只要他敢上春晚,我家的电视就不要了。
一个连自己名声都不顾的喜剧演员,如何能让人信服?
至于对蔡明的反感,有其表演浮夸、演技做作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蔡明那张脸!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身为演员,大众其实是认可自己自然衰老的,而不是强行用科技留住容颜,最终一言难尽,让人无法直视。
近年来,关于蔡明整容的新闻,似乎成了网友们经常拿来对比的典型反例。
欣赏不了蔡明的表演,欣赏不了蔡明的容貌,人们自然会反对蔡明。
还有可能是官方听取了人们的意见,亦或是潘长江蔡明的作品质量不过关。总之,有人爆出潘长江蔡明无缘央视春晚,或将转战地方台。
相信在让潘长江和蔡明离开春晚舞台的时候,官方自然会考虑观众的想法,不会因为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本身春晚口碑就连年下滑,作为春晚节目组成员,必然会有相关考量。
而潘长江蔡明的事情,其实也告诫其他艺人一个道理,公众人物的口碑非常重要。
想想当初,郭达为什么在事业的巅峰期决定退出春晚舞台,和蔡明拆伙,我想必然有相关方面的考量。做不出好作品,不被观众喜欢,那就要学会自己“封杀”自己,留住最后一点好口碑。
就连春晚常客宋丹丹都说,我要自己走下春晚舞台,而不是被别人嘘下去。
可见审时度势,见好就收,是一个喜剧演员的必备素养。要是一味贪恋名利、一味享受舞台,却拿不出好作品,最终只能是毁了多年口碑,留得个骂名,被人嘘下台。如此一来,连最后的体面都留不住,何至于此?
今天,蔡明和潘长江应该学会反思,认真创作出好作品。用实力说话,用真诚回馈观众,留住自己专业喜剧人员的体面。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事件回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