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视域下的融创式教学探索

未来有苑 2024-08-07 20:03:08

未来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且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社会。科技创新在对未来社会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同时,势必也会对未来教育形态产生深刻影响。

所谓“未来教育”,是指主动应对新时代的机遇挑战,分析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聚焦未来人才核心素养,以新理念、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通过突破学科边界、创新育人方式、革新学习空间、重塑教师角色与完善治理体系而全面构建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样态。

随着对未来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融创式教学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融创课堂、融创课程、融创德育等一系列新生事物应运而生。“融”是一种“融合”的教育思想,也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教育视域下,融创式教学探索势在必行。

1、融创式教学是未来教育的趋势

融创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将各种教学理论、不同学科特点与多种教学技术支持融为一体,以提升课堂教学智慧。融创式教学试图用自身的教育实践回应新时代学科育人的要求,将学科育人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立足地域资源、创建真实情境、开展校本实践、弥合三大课程体系缝隙、实现三大课程形态融通,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遵循自然规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师生双向成长,培养能够面对更加复杂的未来世界的综合素质人才,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课程体系的融合问题。融创式教学致力于改变课程体系割裂,生活、学习两张皮的问题,切实融入地域资源,弥合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体系之间的缝隙,使课程体系间建立起更有机的关联。

教学形态的融合问题。融创式教学着力打破单一型、宣讲型、唯教材论的传统课堂思维桎梏,探索“1+X”式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以课内外互补为特征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的融合问题。融创式教学能改变学生在学习时被动灌输、缺乏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忽视素养形成的学习方式,建构跨界共融的高效学习模式。建立起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提升。

2、融创式教学应当聚焦的方向

因地制宜:融入地域资源弥合课程体系缝隙,体验跨界学习

第一,融入地域资源,构建融创型学习体验课程。例如依托学校周边资源,在课程中带领学生对学校周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识别,建立植物资源库;将每种植物特征及相关实验过程等信息分门别类,设计特色网站;打造植物数字博物馆,建立植物信息化资源库。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赋能融创式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学科技术工具引入日常教学,开启学科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变革尝试,探索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三,开发趣味社团活动课,打通学习与生活的连接通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学校开发学科相关社团活动课,如“赤湾植研所”“鱼戏水”等主题活动课,分别通过探索小南山植被、建设学校植物标本柜和改造废弃水槽、构建生态鱼塘等,打通学科与生活的壁垒,将实验融入日常生活。

破壁引领:构建“1+X”式融创课堂构建育人新生态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课程设计重衔接、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课程理念,在原有教材和课堂的基础上,引入生活情境、信息技术等若干手段,构建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1+X”式融创课堂,探索基于“情境化—问题化—思维发展—素养提升”的教学路径,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以生物课“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为例,在《生物学》教材的原有知识基础上,教师又精选了与心脏相关的科普知识,设置“图说心脏”“从心出发”“护心秘籍”等专题,带领学生解读“心脏”、解析心脏疾病治疗过程,使学生体验以“解读自身、习得知识、学会生活”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形成以课内外互补为特征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赋能未来:融合多元评价,培养未来学习者

第一,重视学习动态评价,持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为顺应未来教育潮流,将研究、探索、合作等方法,融入课堂,关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第二,优化综合展示方案,链接核心素养发展。立足于“七三”教学评价模式,完善学科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调控、生活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指向学生的生命观念形成、理性思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养成。

第三,关注科普阅读,拓展学科视野。例如以“了解生命”为主题,可以通过“好书荐读”“解密生命,好书共读”“悦读生命,说来听听”等科普读书会活动,为学生开启一扇扇阅读之门,让更多的同学走进来,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第四,建立师生协作体,打造学习同频共振新模式。例如为锻炼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课前一讲”“学具制作大比拼”等师生协作活动。在师生合作备课、讲课、交流展示与点拨梳理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效率。

3、融创式教学探索的实践效果

破壁共融,拓宽学习生态

构建融创式课堂结构,能有效改变唯教材论的传统课堂模式,突破传统校园空间与学习时间的局限,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真正将地域资源融入各级课程中,拓宽学习生态,实现教学、实践与环境三者的有机融合。融创式课堂结构通过建立学科间的关联性,实现课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人。例如我校地处小南山之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因地制宜开发了校本课程“赤湾周边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通过进行对周边植物调查与识别、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无土栽培等活动,有效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生物学知识,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世界的整体性体验式学习。

创新育人手段,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融通

基于无边界学习的理念,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种学科技术,融创式教学以新手段、新形式拓宽课堂边界。比如在学校周边区域开创无土栽培自组织管理区、编著植物鉴赏集和组织读书会分享,突破了课堂的时空边界。又比如让学生担任课堂“小老师”,自制教具,让学生在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过程中,突破教与学的边界。融创式教学有效突破了时空界限、教学与生活界限,使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勤于阅读、动手,乐于分享、创造的习惯。

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融创式教学关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思维能力发展,促成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通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结合地域资源,优化综合评价方式,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经常有些知识抽象不易理解,在融创式教学探索过程中,我校通过建立生物学科兴趣小组,鼓励师生一起自制教具、优化实验装置与方案,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观,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选择权,可根据兴趣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和学习途径等,能够在实践中挖掘其各方面潜力,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总之,融创式教学改革立足于多种学习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构建特色课程、创新评价体系,能真正实现融通课堂、生活与社会,链接未来发展。它是未来教育视域下,基于新课标开展的有益实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阿黎

转自:未来路线图

来源:《教育家》

作者:秦丽,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赤湾学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