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后,对于我而言,80年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有很多深刻的记忆。
我生活在农村,80年代的北方农村,生活还很不富裕,所以很羡慕城里的有钱人。在那个年代,家里有多少钱才算“有钱人”呢?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万元户”就是当时我能想象到的,最有钱的人了。
万元户,顾名思义是指存款或者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很明显,存款达到10000元,要比收入达到10000元困难,毕竟收入减去支出才能实现存款。
“万元户”这个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得益于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农村政策、城市政策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在农村,主要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俗地讲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方式极大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些农民靠着个人或者全家的埋头苦干,经营有方,超越其他农户,成为第一批在农村富起来的人。
在城镇,国有或集体企业也实行改革,或实行层层承包,或实行改制,一些企业职工或迫于生活压力,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纷纷丢掉“铁饭碗”,从事个体经营,当起了原来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私营业主,靠着精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这些人成为了第一批在城镇富起来的人。
万元户就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但在当时还属于极少数,“万元户”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遍地开花,是在80年代。
放在如今,万元户大概可以算是贫困户了,可在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就是富裕的代名词,因为那个时候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大家的收入普遍都不高。
20世纪80年代初,一般工人月工资在30元左右,年工资收入就是360元,双职工之家的年收入不过720元,两口子不吃不喝不花一分钱,也要攒14年左右才能挣到1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万元户一年就能赚一个普通工人28年的工资收入。
至于农村就更别提了,农民没工资,绝大多数靠种粮为生,把粮食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工人家庭,所以农村的万元户比城市的万元户更不容易。那个时候没有种粮大户,农村的万元户大多数要靠畜牧、养殖等农副业。
以上是从收入角度分析,如果从购买力角度呢?
“万元户年代”的1万元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从生活必需品来看,80年代的米价0.15元左右,猪肉价格0.95元,下馆子的话,几块钱就可以吃一顿大餐,孩子们过年时压岁钱也就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在150块钱左右,而这算是当时的“大件”了。
所以,80年代初的万元户确实令人羡慕。
那么,80年代初的万元户,如果放在如今,该是什么水平呢?
应该说,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要比80年代更大,80年代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还是亿万富翁呢?
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全国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是762元,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是11万元。40年间,职工工资涨了144倍。那么,按照同样的倍数放大,当初的万元户放现在至少相当于百万富翁,年收入至少达到100万元。
想想也差不多,如今我们国家的百万富翁虽然不少,但相比全国总人口而言,毕竟还是少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不会超过1%,而80年代的万元户在当时也属于稀缺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同样不会超过1%。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贫富差距的,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你认为80年代的万元户放如今是什么水平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