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很多农村朋友并不陌生的一个词语。
它在上个世纪从来都是贫瘠、困苦的代名词。毫不夸张的说,以前的庄稼人摊上这样一块地,“十年九不收”几乎就是常态。
可是我国盐碱地的面积巨大,如果一味地弃之不理,那不仅仅是对于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它还会随着时间慢慢侵蚀掉附近正常的土地,影响周围的环境。
所以从很早开始,我国就开始对于盐碱地的“唤醒”计划,将这类全世界都头疼的土地,变成可以孕育食物,耕作生产的后备资源。
而就在8月24日,专家们得到了最新的试验结果,中国的盐碱地改造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破“碱”而生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在大安示范区吉林省长岭县的盐碱地试验田,改良取得了有效成果,重度盐碱地化身良田或将不再是梦!
经过专家组的实地验证测试测产,几亩试验田通过种植豆科饲草田菁后,土壤中的有机质明显提高了10%以上,PH值也从种植前的10.14降为了9.57。
这一实验结果成功说明了,我国利用生物改良技术“重塑”盐碱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将来对此类土地大规模改造和开发,提供了一种绿色有效的研究方向。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大约有5亿亩可利用的盐碱地,是世界上盐碱地分布面积总数排行第三的国家。
这些数据中,既有新疆、内蒙广袤的贫瘠地区,也有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区,如何将此类土地对于农作物的劣势,变为发展耕作的优势,是科学家们的一大难题。
盐碱地的改良措施实际上有不少,过去常用到比如说洗盐,顾名思义就是将大量的水灌溉到土壤中,将其中的可溶性盐碱物质带到更深的土层中。
再比如说翻土深耕和异地换土,二者的本质都是将含有较多盐分的表土层去除,得到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完全的根治盐碱地的问题。
一方面,它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改善土壤的根本问题,一段时间后耕地很容易就会再次盐碱化。
既然抑制的办法行不通,那堵不如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科学家们逐渐开始朝着生物改良土质的方向研究,以耕作改,让盐碱地孕育作物,再让后者反馈前者。
从前两年的盐碱地小麦、水稻,到这两天最新公布的田菁,我国的盐碱地终于被逐渐“唤醒”!
为何要改?作为自古以来的农耕大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早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些盐碱地改造与否,对很多人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影响,那为何国家要执着于此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盐碱地是如何形成的。
盐碱地成因的实质,其实就是许多可溶性盐在土壤中重新分配,它们一般呈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运动,使得盐分逐渐在表层的土壤中集聚,PH值升高。
此类土壤的形成通常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是否有地下水、耕作使用到的肥料等等。
盐碱地是自然和人为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结果,气候干燥,靠近海岸线、地下水矿物质高等地区,都容易导致土壤层盐渍化。
正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类型多样,包括山东部分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等许多地方都拥有着大面积的盐碱地,它们占据了我国耕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想象一下,如果这么多的土地面积,都可以耕作起来,无疑将会进一步的增加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更有力地保障粮食安全。
此外,我国之所以重视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除了上述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率之外,其也可以间接地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
这样做,一方面淘汰了曾经洗盐的办法,减少了农耕水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结合现在的农田多水源适水灌溉的技术,将咸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增产,对于水资源越发紧张的当下尤其重要。
当然,中国仅仅是世界的一个缩影,对于全世界来说,“盐碱地上难种粮”是共同的问题,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对哪个国家都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项目。
有专家计算过,全世界有超过8.3亿公顷的盐碱地,它们分布在全球六个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只要这些盐碱地每多被利用1%,那世界粮食或许将增产5000万吨,足以供应1.2亿人一年的粮食用量。
所以,盐碱地的改造刻不容缓!
碱地化良田因为不同地区的盐碱地严重程度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改造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既要因地制宜,也要看得见成效。
像是沿海地区,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着“碱是天生的,盐是地里长的,无法完完全全去掉”,因此改造时要把握水和盐的运动规律,才能协调二者的关系。
对于沿海地区,专家团队采用管道和小沟代替原来的深沟渠,达到降盐节水的目标。同时,培养耐盐植物,合理使用微盐水进行灌溉,达到有效增产。
数据显示,山东将近900万亩的盐碱地,通过改良后可种植360万亩粮食、100万亩棉花、100万亩枣树,其中杂交得到的耐盐碱小麦品系“济麦60”更是其中增产的先驱。
对于常年干旱的新疆等地区,水无从可用,打破盐碱地的“利器”,便是那些盐碱地上自由生长的“吃盐植物”。
要知道,新疆是我国土壤盐渍化面积最大的区域,对其农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
在实地的勘察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破局的关键——那些盐碱地中“土生土长”的植物,它们可以把土里的盐分“吃掉”和搬走。
于是科学家们在这些植物中,选择了一批具备饲料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作为实验,结果也是非常喜人:
首年土壤中的盐碱物质就降低了40%,隔年降低了超过60%,第三年降低了85%-90%,达到了常规作物生长的土质水平。
除了控制盐分,将土壤“养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科院团队与黑龙江农科院合作,选育了800多种植物进行重度盐碱地种植测试,最终获得了高度耐盐碱的豆科绿肥田菁。
为进一步提高这种植物的特性,团队通过野生驯化和杂交的方式,得到了耐盐碱高产品系“中科菁1号”,亩产超过2吨。
本月24日对此类作物展出的会展上,研究团队表示,结合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中科菁1号”可以适应PH9以上的盐碱地,并且具有植株高大、分枝多、蛋白质高、产草量高的优点,其种植后还可以明显改善土壤土质和PH值。
结语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盐碱地的改造成果斐然。但是面对国内面积广阔、情况复杂的盐碱地,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信未来,“醒来”的盐碱地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农业储备,推动社会和经济的效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