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说法,从秦到清共经历了十四个朝代,分别是: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若去对比历朝灭亡时的结局,会不难发现一个很触动人心的现象,似乎越多人反感的朝代,灭亡时皇室的结局越好;越得民心的朝代,灭亡时皇室的结局却越惨。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看看历朝灭亡时的结局吧。
秦朝秦朝在秦二世胡亥即位时,就已将32位兄弟姐妹全部屠戮殆尽。

▲秦始皇
到了项羽进入咸阳后,不仅杀死了秦子婴,还将800多名皇室宗亲、4000多名官员全部处决,甚至导致嬴氏一族近乎灭绝。
因此,在后世几乎见不到赢姓后人,当然也不排除有改姓的可能。
西汉公元6年,在汉平帝刘衎驾崩,4岁汉末主刘婴即位之时,西汉就已拉开了名存实亡的序幕。
王莽命人将刘婴囚禁起来,不许任何人与他说话。同时,除了吃喝,也不许任何人接近他。
想想农家养头猪,在喂猪食时,主人还会对猪吆喝两声,可怜的刘婴似乎连猪都不如。
再想想后世的军人,都很怕“关禁闭”,更何况一个小孩子呢?
因此,刘婴长大后,口齿不清,六畜不识,与傻子并无区别。
当然了,若有时间培养,逐渐成为一个正常人也并非不可能,可谁又会给他时间、给他机会呢?
后来,他在临泾被乱兵李松所杀,年仅25岁,总算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他应该是历史上,活得最凄惨的一位皇帝吧。
东汉从董卓进京之日起,也就是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之时。
董卓进京后,先是废掉少帝刘辩,并将其贬为弘农王,同时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不久,他看何太后不爽,便责令其迁居永安宫,随后又命人将她毒死,同时还杀死其子刘辩。

▲王莽
后来,董卓迁都长安时,更是一把大火将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等大批建筑焚烧殆尽,甚至还派吕布将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中的珍宝,洗劫一空。
魏、蜀、吴(三国)在魏、蜀、吴三国,人们普遍最为同情蜀汉,但蜀汉灭亡时,皇室成员也是三国中最惨的,相比之下反而最坏的孙皓,在东吴灭亡时,皇室的结局却是最好的。
249年,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相当于是曹魏政权名存实亡的开始。
但是,在“高平陵政变”中,曹魏宗室仅有曹爽一脉被诛族,其他绝大多数宗室成员,几乎都没有受到多少波及。
即使后来曹奂被逼禅让,及其宗室成员,甚至比曹魏当权时还要好很多。毕竟,在曹魏当权时,对其宗室子弟的管控,相比之下,差不多是整个历史上管得最严厉的一批人。
263年,蜀汉灭亡时,刘禅的长子刘璿死于乱军之中、五子刘谌一家自杀殉国,同时也有一个妃子自杀殉国,但更多的妃嫔妻妾却遭到了魏军的糟蹋。
同时,由于刘禅的次女嫁的是关羽之孙关统,很可能在庞德之子庞会诛杀关氏一门时也一同遇害。
后来,司马昭又以蜀乐舞羞辱刘禅,刘禅却说“此间乐,不思蜀也!”虽然,因此保得性命,但也因此永远贴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耻辱标签。
280年,孙皓带着太子孙瑾等21名宗室成员投降司马炎,全体宗室成员几乎尽皆安全着陆。

▲魏蜀吴
但是,孙皓却是一位非常残暴的皇帝,不但常常剥人面皮、砍人手足、挖人眼睛等,而且还在宫中修了一条河流,只要看到哪个姬妾不顺眼,就会马上杀掉,扔进水中。
尤其可恶的是,他杀死了重臣张布,却还要问其女张美人:“你父亲去哪里了?”张美人气不过,忍不住怒骂:“被奸贼杀死了!”
结果,孙皓命人用木棒锤将张美人当场砸死。
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发齿的暴君,却能落得如此好的结局,让人说什么好呢?
西晋有人将西晋灭亡时的惨烈程度与北宋的靖康之耻相提并论,可见西晋灭亡时有多惨烈了。
311年,石勒和刘聪攻下洛阳,俘虏了晋怀帝,标志着西晋中央政权的彻底崩溃,司马家族成员更是遭受了极大的侮辱和屠杀。
例如:西晋末帝司马邺投降匈奴后受到“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长安城里的男人几乎被匈奴人屠戮殆尽,女人则全部成匈奴人的奴隶。
东晋东晋灭亡时,末代皇帝司马德文被迫退位,降封为零陵王。
不久,刘裕暗中派人用棉被将其闷死,其手段极其残忍。
同时,司马宗室成员均遭到屠杀,仅有司马楚等少数人侥幸逃到了北魏,司马氏血脉几近断绝。
隋朝隋朝灭亡时,隋炀帝杨广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杀,皇族成员几乎被屠戮殆尽,仅极少数人幸存。虽然,李渊曾拥立隋恭帝杨侑为帝,但也仅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甚至,在唐朝建立后,杨侑也遭到废黜并被杀害。
唐朝唐朝灭亡时,末代皇帝唐哀帝李柷在朱温的控制下,被迫禅位,不久遭到杀害。
同时,唐哀帝的九个兄弟,全部被朱温命勒死,相当于全部受了“绞刑”。

▲靖康之耻
甚至,还将三十余名忠臣押到白马驿后,全部杀死,抛入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曾经繁华的长安城也随之沦为一片废墟。
北宋“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标志,根据《开封府状》、《靖康稗史笺证》、《瓮中人语》、《呻吟语》、《青宫译语》、《宋俘记》、《南征录汇》、《大宋宣和遗事》等史料记载,徽钦二帝在金国受尽屈辱而死,同时还有83位嫔妃、24位王妃人、22位公主等,都受到了非人的折辱,甚至生不如死。
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多作赘述了。
南宋1279年,南宋灭亡时,陆秀夫先让妻儿投海殉国,接着自己背着幼帝赵昺跳海殉国。
当杨太后听闻噩耗,也果断投海自尽。
后来,元军将赵昺的尸体打捞上来后,割下其头颅,制成酒器,用以震慑反抗势力。
这种对皇族身体的亵渎,成为中国古代王朝灭亡史中罕见的残酷案例。
同时,太后谢氏与恭帝赵㬎投降元军后,同样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元朝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带着皇室成员以及残兵败将逃到了蒙古高原,并且以此为据点,与明对峙。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可以说,相比历代灭亡时的皇室人员,元朝皇室的结局应该算是非常好了。毕竟,他们是马上民族,逃跑方面应该更有优势。
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崇祯帝煤山自缢前,逼迫周皇后、袁贵妃等后妃自缢殉国,还亲手杀死了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砍掉了长平公主的手臂。然后,自己上吊殉国,也算是全了“君王死社稷”之志。
同时,宗室成员新乐侯刘文炳一家四十二人自杀殉国。
后来的永历帝、太子及其家眷、大臣等,被缅甸王全都献给了吴三桂,然后均遭到绞杀,南明也随之灭亡。
清朝清朝灭亡时,由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妥协,与清政府签订了退位协议,清皇室成员不但没有性命之忧,甚至仍能享受到优待,甚至还保留了皇室的部分特权,包括每年津贴和后宫的居住权等。
同时,由于满清政府连年赤字,到了宣统年间,已达7940万两,相当于给南京临时政府留了一个非常烂的烂摊子。
很显然,相对历朝历代的亡国,满清皇室的结局无疑是最好了。

▲满清末代皇帝溥仪
通过以上比对,似乎越多人称颂的唐宋,在国家灭亡时,其皇室成员的结局无疑是最惨的。相反,越多人反感的元朝和清朝,在灭亡时,其皇室成员的结局却是最好的。
又因,华夏大地,以汉人居多,所以反感元朝和清朝的人也就相应更多一些。
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所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国家灭亡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更何况人人皆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只要有机会,又有那个新当权者不想将“祸根”尽数除之,一劳永逸,以绝后患。只不过,因为政治需要、或意外,或实力等多种因素,这才造成了有好有好坏的不同结局吧。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