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后,边疆民族快速学习中原制度和文化。形成了稳定有战斗力的组织结构。终于在唐崩溃后形成了能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封建国家。
天龙八部里义薄云天的乔帮主是契丹孤儿
契丹人是中国历史上无法忽略的少数民族。他们建立辽国虽没有如同拓跋鲜卑人那样入主中原。但是也占据了中原王朝的北部屏障燕云十六州,恶心了北宋160余年。最后被新兴的女真人灭亡。完全退出历史要在元代以后。
《魏书》记述了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东魏王朝(兼及西魏)的兴亡史
从《魏书》的记载,契丹人在4世纪末的北魏初期就已登上历史舞台,但直到10世纪才真正建立起封建政权。这期间很多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兴起或灭亡了,比如高句丽、奚等。契丹人为什么用了600年时间才独立建国呢?
缘起展开这个问题,需要提到一个姓氏“宇文”,即使在今天也有同胞姓这个姓。在公元6世纪这是北周皇室的国姓,北周创始人宇文泰出自北魏六镇的武川。他带领相对弱势的武川子弟开创隋唐300年的基业。
近日考古专家利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盖骨复原了他生前相貌,是典型的的东北亚男子长相
史学界一般认为,宇文部是公元1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
契丹是鲜卑宇文部的别支,4世纪初西晋皇族在作死搞内斗的时候。幽州的鲜卑人作为打手南下了,幽州一带的鲜卑分为三部: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慕容部实力最强,他们最早建国。慕容皝先联结赵王石虎,攻灭段部。东晋建元二年(344),又北攻宇文部,宇文部单于逸豆逃亡漠北。
宇文鲜卑的位置(来自公众号 北斗维斟)
残部分化为契丹和奚,后来拓跋部崛起建立北魏,契丹和奚相继为北魏所破。败退到西拉木伦河以南,内蒙古老哈河以北。从这时起,契丹之名方正式见于史籍。
西拉木伦河 航拍(来自世外惊雷)
北魏主导北方时契丹是小虾米,面对北魏和柔然的拉锯只能自保。
西拉木伦河以南,内蒙古老哈河以北这一带地区是游牧、渔猎和农耕的交界处。西面蒙古高原的柔然、南面是阴山和辽河一带的农耕文明,东面是已经封建化的高句丽。虽然契丹人谁也惹不起,但是三地交界的便利也给了他们学习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机会。
青牛白马传说和弱小的部落联合这是契丹人自己记载民族起源的传说。
“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自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青牛白马传说
这八部分别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即契丹古八部。
契丹八部在5世纪时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各部之间没有制约,对外也没有统一的行动。
周围势力对契丹是随意盘剥掠夺人口。对契丹还算不错的就是北魏了,当时北魏允许契丹在幽州(北京)、营州(辽宁辽阳)进行朝贡贸易。通过上供马匹马牛羊获得织物和生活用品。契丹人“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虽然被时不时薅薅羊毛,但日子还过的下去。
六镇起义后北方天下大乱,各个边境民族迎来了自己的道路选择
不过523年北魏六镇起义,接下来又是葛荣、杜洛周割据河北,尔朱荣清洗洛阳,再接下来北周北齐双雄对立,契丹人的小日子也过不下去了。此时南面的北齐,西面的突厥和东面的高句丽都加大了对他的剥削。
北齐劫掠契丹十余万口,分徙诸州。同时期契丹人在突厥汗国、高句丽逼迫下分别率部众“归顺”。这样老的契丹被三股强大势力撕裂成3部。
隋文帝
隋朝建立后,原来归附北齐契丹部莫贺弗酋长分析形势,觉的还是隋朝话事人“眉清目秀”比较宽厚,决定投靠了隋朝。后来归附高句丽和突厥的契丹人也内迁了。到了开皇末年,幽州北部的契丹部落十部二十余万人,泛称大贺氏八部。这个时候契丹人处于崛起的前夜。
幽州劲旅隋末乱世崛起的李唐王朝在几年时间内就扫灭了隋末群雄。是一个非常有开拓精神的新王朝。李世民登基后对唐朝周边的敌人都做了周密的灭国部署,要一一消灭。位于东突厥和高句丽之间契丹人曾经依附于北齐、北周、隋等几个中原王朝。唐朝联系起来轻车熟路。
契丹内附百年,也逐渐学习到不少中原制度,军事建设的好办法。本民族的组织力也在加强。
唐太宗李世明
唐贞观4年灭东突厥、接着唐军一路向西灭亡了吐谷浑和高昌。到了唐太宗晚年终于要对东北部的高句丽下手了,这时候唐朝四夷基本被打服,为了给新太子李治铺路,唐太宗一改登基后不亲临前线的习惯,御驾亲征。
初唐战力鼎盛,但是也不打浪战。太宗也在搞广泛统一战线把高句丽周边一圈部落搞成了辅助部队。契丹和奚对高句丽有世仇,这次一同出兵相助。
唐军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战争,后勤和藩兵的集合点就在营州地区
贞观18年这次征伐高句丽没有完成灭国任务,不过太宗对契丹人表现比较满意,回师途中曾至营州(注意这个地方,后面安史之乱出了大量唐军和叛军的高级将领),封窟哥其为左武卫将军。
《射骑图》描绘了一位契丹贵族射猎者的肖像
贞观22年契丹首领窟哥举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封他为无极县男,赐姓李,并以各部首领为刺史。唐中央官员派二把手进行监视。契丹顶层开始吃大唐的皇粮。
之后20年,继位的唐高宗继续对高句丽的战争。位于阴山以北前往辽东路口的营州变的十分重要。契丹也继续出人出力支持唐军。
古画里的髡发契丹人
670~690年,曾经无敌的唐军连续被吐蕃击败,府兵制开始难以为继。唐朝边境的各少数民族也开始活络起来,经过多年的学习,先进的制度文化的熏陶,这些部落酋长们也不在甘心做一个打手。
高宗之后武则天上台,她为了政权稳固搞死了一堆能力出众的边将比如王方毅、程务挺、黑齿常之等。新上来的总管业务不行,下手又极黑。当时营州都督赵文翙实施民族压迫政策,逼反了契丹人。大贺氏部落联盟长李尽忠、刺史孙万荣杀死赵文翙,进犯幽州。
武周时期,东北出现了严重的军事缺口
唐朝的平叛部队接连失败,连收复安西的名将王孝杰也死在这场营州之乱中。最后唐朝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联络突厥和奚击退了契丹。此时幽州以北一个强盛的新势力已然崛起。
安史之乱前后营州之乱后,唐朝东北防线不得不回撤到幽州,原本幽州、营州两地互为犄角的防御优势也随之失去。
漠北又成为突厥人的天下,东北契丹和奚爆发了强大战斗力,东北地区的防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营州时唐代东北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突厥、契丹、渤海、高句丽人汇集的地区
唐玄宗登基后,马上开始了一些经济和军事的改革,东北方向唐军转入攻势。营州城失而复得,并再次成为唐军在阴山以北重要军事要地。开元中后期经过财政、漕运军事改革的唐军卷土重来、一批开元猛将蓬勃而出:张守珪、信安王李祎、王忠嗣......安禄山。
契丹自己则陷入了内乱,掌握契丹军事领导权的可突于先后杀死两任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大贺氏部落联盟解体。
唐玄宗时期尽管被东北军镇压制,但当时契丹人已经成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契丹的大贺氏联盟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遥辇氏。天宝四载(745),阻午可汗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契丹经过百余年和中原的交流,内部开始形成阶级社会并开始建立官僚体制管理部众。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家族便世代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即契丹部族的军事首领)。
契丹的基层也有不少人开始进行定居生活。契丹已由血缘组织转向地区性国家。这个古老部落联盟开始封建化。
天宝14载长安的上元节,盛世的最后一抹荣光
与契丹人的交战中,唐在东北边境的军镇实力大大加强,挑起“安史之乱”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便是在对抗契丹、奚的战争中积蓄力量而崛起的。安禄山将东北军区养的膘肥体壮,天宝10年他曾经想直接灭了契丹,面对灭族的压力契丹人奋力一搏,这一仗唐军惨败。
不过天宝后期的契丹消停多了,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给唐和叛军贡献了一堆将领和雇佣军,他们大多来自营州,比如唐军的李光弼、王思礼,叛军的安禄山、史思明等等。
燕云十六州安史之乱喘息了百年的唐王朝在10世纪初崩塌,死之前带走了吐蕃和回鹘。契丹西面的压力一下子缓解。不过挡在他们面前的是战力不弱的河北藩镇。
契丹人狩猎图
在漠北无强敌,中原又陷入内乱的时候。耶律阿保机站了出来,他的家族已经连续多代担任部落“夷离堇”,也就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在他的带领下契丹人启动了军事机器,开始连续攻击周边的室韦、于厥、奚,俘获大量的战俘与牲畜。
阿保机本人在征战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声望,本人也有了称雄之心。唯一挡在他面前就是契丹古老的民主推选领导人的传统。但这也好办,他身边有一堆汉地大儒。相当皇帝很简单,这些大儒有一堆理论,质朴的契丹人根本辩论不过。
“先把事办了,后面有律师帮助善后”。
公元907年,“八部之人以为遥辇不任事,选于其众,以阿保机代之”。阿保机遂成为契丹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汗。公元916年,阿保机继皇帝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契丹人此时更想的是南下,不过中原虽乱,但是各地的军头可不好惹。
朱温、李克用两大军事集团战斗力都极其彪悍。困扰唐朝中央的藩镇基本被这两个集团削干净了。河朔三镇被后唐遏制,魏博的牙兵被朱温屠戮殆尽(后来建立的银枪孝节军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五代十国第一轮的梁晋争霸
河东的沙陀军事集团战力彪悍,契丹人也要退避三舍
比起河朔三镇这两个瘟神更不好惹。不过朱温和李克用也在拉拢契丹为己所用。而阿保机也利用这一点,试图渔翁得利。他一边与李克用约为兄弟,共同对抗后梁,一边又向朱温表示祝贺。
李存勖灭后梁转头对付契丹,后唐皇帝李存勖非常威猛多次击败阿保机。这时契丹人南下的时机不成熟。碰到硬骨头的阿保机也没有南下死磕,而是转移了方向对付东北立国多年的渤海国,最终渤海国被阿保机所灭。
一个国家在国运上升期总能碰到好运气,契丹人就等来了中原王朝史诗级别的汉奸。
石敬瑭献土燕云十六州
936年后唐的内讧,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叛,为了拉强援帮自己夺取皇位。主动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献上“燕云十六州”。石敬瑭这次献土让契丹人占据燕云地区。也让后面的中原王朝必须面对洞口大开的北方防线。
燕云十六州位置,这里出发契丹骑兵南下毫无地理障碍
之后后汉、后周、北宋诸政权相继登场,但都要面对华北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对抗契丹骑兵的悲催局面。北宋时不得不靠挖掘水沟、制造人工湖、培育树林的等方式来抵御契丹骑兵南下。
六马图,建立封建国家的契丹人已经不在是茹毛饮血的原始模样
到了11世纪随着契丹封建化的完成,这个横跨游牧、渔猎和农耕王朝已然以中华自居,后来甚至嘲笑宋朝是“汴寇”,自称“吾修文物,彬彬不宜与中华”。
大唐继业者的战争唐代以后,边疆民族快速学习中原制度和文化。形成了稳定有战斗力的组织结构。终于在唐崩溃后形成了能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封建国家。
唐代时边疆民族比南北朝时南下的少数民族组织力更强。南北朝胡人走马灯一般建立国家、匈奴汉、前后赵、前后秦、前后燕等一众国家。最后能站稳的只有拓跋鲜卑的北魏。 唐代中原先进技术和制度的进一步扩散,当时周边出现了一堆有组织能力与技术水准的政权——从东北的渤海国、漠北的回纥到青藏高原的吐蕃,甚至云南高原的南诏。
唐代后的宋、辽、西夏三国对峙
唐代以后少数民族更进一步,能在华夏的边缘地区建立稳定的封建政权。这个代表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和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还有西南的大理。
唐灭后这些政权不单单是华夏的仰慕者,后来进一步要代表华夏正统。让以正统自居的宋异常尴尬。
契丹虽然等了600年才迎来建国,但从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说,边疆地区的野蛮人变成彬彬无益于中华的封建政权也是历史的必然。
契丹图腾柱。来源/纪录片《契丹王朝》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