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嚣张跋扈”到“黯然退场”,不可一世的冯小刚经历了什么?

2019年曾经叱咤影坛的冯小刚,携新作《只有芸知道》归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这位曾狂言"不看拉倒"的导演,如今却

2019年曾经叱咤影坛的冯小刚,携新作《只有芸知道》归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这位曾狂言"不看拉倒"的导演,如今却变得异常谦逊,甚至主动表示"观众有权批评"。

啧啧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是时代抛弃了他,还是他抛弃了时代?

说起冯小刚这位曾经的"票房收割机"是怎么崛起的,那可真是个传奇故事。

谁能想到这位后来呼风唤雨的大导演,最开始居然是个整天画横幅、写标语的小文艺兵。

命运这东西就是这么神奇,在他转业到北京城建公司后,一场看似普通的工作经历,却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这里他认识了两位对他影响至深的贵人——郑晓龙和王朔,这两位京圈的顶级大佬。

说句实在话没有这两位,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冯导"。

郑晓龙像带徒弟似的,手把手教他入行,让他从一个画图的美工摇身一变成了导演。

而王朔就更牛了,简直就是冯小刚的伯乐中的伯乐。

冯小刚自己都说,第一次见到王朔的时候,就像看到了指引人生方向的北斗星。

有了这两位大佬的加持,冯小刚的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蹭蹭往上冒。

他和郑晓龙合作拍摄的处女作《北京人在纽约》,一炮而红直接在圈内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永失我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这些片子接连上映,每一部都让观众直呼过瘾。

这哥们儿是真有一套,把都市生活拍得既扎心又搞笑,愣是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内地贺岁片之父"。

要说他事业的最高峰,那得数2009年和华谊兄弟联手的那次。

就这一波操作光是握在手里的华谊股票,市值就达到了两个亿,啧啧这牌面不得不服!

在那个年代冯小刚就是内地电影市场当之无愧的扛把子,拍一部火一部简直就是票房的代名词。

说实话换谁有这么大的成就,可能都会有点飘。

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冯小刚在事业上的风生水起,却让他的感情生活变得格外精彩。

要说最开始这位导演可是过着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他和发妻张娣的婚姻,就像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相敬如宾。

两人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冯思雨,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其乐融融。

可是人啊一旦尝到了名利的滋味,难免就会变得不一样。

在拍摄《大撒把》的时候,冯小刚遇到了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徐帆。

说起来也是巧了,徐帆那会儿刚结束和王志文的师生恋,正是春心萌动需要呵护的时候。

而冯小刚虽然长得不像偶像派,但人家是实打实的事业有成,而且对徐帆那叫一个体贴入微。

这不徐帆每次提起冯导,那感动劲儿就别提了,说他是自己灵魂的救赎者。

可这戏还没演完呢,又来了个新剧情。

2009年的时候娱乐圈突然爆出猛料:冯导和美女主持人沈星共处一室长达八小时。

这瓜可不是一般的大,当时可是传得沸沸扬扬,闹得人尽皆知。

面对这种情况徐帆的反应却出人意料的平静。

说真的这种淡定,让人不禁猜测:到底是真的看得开,还是无可奈何的妥协?

这年头在娱乐圈里,能当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贤内助,或许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吧。

毕竟在这个名利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选择。

说起来也是神奇,从2016年开始冯导的日子就像过山车一样,一路狂跌不止。

这一年他信心满满地推出了新作《我不是潘金莲》,结果好嘛直接和万达杠上了。

要说这事儿还挺逗,冯导一开始可是把王健林夸得天花乱坠,说人家眼界宽阔、胸襟广大。

可没过几天这位主儿就开始暗戳戳地抱怨了:你们这排片也太少了吧?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王思聪直接就不乐意了。

小王总一改往日的淡定作风,对着冯导就是一顿猛怼。

你说你一个导演,不好好琢磨怎么拍好电影,整天在这儿玩儿什么舆论战啊?

这事儿还没完呢,到了《芳华》的时候,冯导又闹出了更大的幺蛾子。

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冯导在酒席上,非要让女演员苗苗当众跳舞。

这事儿把德高望重的陈道明都看不下去了,当场就表示很不适合。

可冯导愣是不管不顾,这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懂,搞得网友们一片哗然。

这些争议事件一出,可不得了直接把观众们对他仅存的好感都快磨没了。

更尴尬的是他的电影票房也开始一路走低,仿佛进入了一个怎么也爬不出来的低谷。

说实话看着这位曾经叱咤影坛的大导演,如今却频频踩雷,真让人不禁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有一个时代的标准,不合时宜的话再大的导演也难逃被市场抛弃的命运。

就在大家都以为冯小刚要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影坛时,又一个重磅消息引爆了网络。

有网友爆料说冯导带着全家移民海外去了。

这消息一出顿时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联想到此前吴某凡、李易峰等人的事迹。

不少人猜测:难道冯导也要来个金蝉脱壳,选择远走他乡?

面对纷纭议论冯小刚这次倒是反应迅速。

他很快就出来澄清:这纯属谣言,自己只是送女儿出国读书而已。

他还特意强调自己的事业重心永远都在国内,未来也会继续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耕耘。

不得不说从当年的"不看拉倒",到如今的"欢迎批评",这位曾经的"话事人"确实变了不少。

他现在的公司资产就像个复杂的迷宫,即便不拍电影下半辈子也能过得相当滋润。

但他还是选择继续拍电影,或许这就是一个导演最后的倔强吧。

看着这位曾经的影坛大佬,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时代的列车永远不会停下,你不进步就得退步。

其实对于冯小刚来说,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足够辉煌。

现在的他完全可以跟随内心,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但问题在于: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导演,真的能放下身段,重新找到与观众的共鸣吗?

或许答案就藏在他未来的新作品中。

这一次我们拭目以待的不是他的票房成绩,而是一个老电影人能否完成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