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太阳是“道”的雏形

扬胜利问道 2024-08-20 13:12:32

庄子所说的“道”是来源于老子,继承于老子的。老子的道来源于哪里?有人说老子的“道”来源于对立统一原理,并通过“对立统一”原理来解释道的存在和特性,通过对立面的存在和转化,老子推断出“道”存在,道先于天地,驾驭相对,主宰万物,成为天下母,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先生近照

“道”是个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名词,有人认为老子的“道”,来源于他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知觉的结果,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显然也不能令人信服。有人说老子根据自身的体悟和对大自然的客观的观察,在当时对“天命观”和“天道观”的选择上,老子选择了“天道观”,否定了“天命观”,这可以从老子对“道”的描绘中,体会到老子对道的膜拜和敬畏,是完全源于他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早期先民用观察天空的变化来指导生活观念,“天”观念对后世的影响巨大直到今天,原始信仰对神灵的认知也是逐渐深化的,形成了以“天”、“帝”为代表的至高神信仰。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农耕文明促使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由于认识所限,对未来的事物只能用预测的方式来把握。殷商时期至上神信仰已经出现,但周朝和商的自然神的信仰是不同的。周朝开始出现以“德”为核心的 “天命观”萌芽,此时的天命观其核心是天命道德化的完成和神秘之天命与自然之道的融合,西周时期的天观念分为:一,“自然天象”的自然主义天观念。二,具有主宰性质的神秘主义的天观念。到了春秋时期,形成了以德为中心,将两种天观加以总结的现象,形成了高度统一的“天道观”。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在殷商时期,“帝”是殷人与周边方国人的共同信仰,并且都尊奉其为最高神。周灭商之后,周并非将“帝”逐出自己的信仰体系,但是周人之“帝”有了人的形态和心理,是典型的人格神。周人至高神有“帝”,也有“天”,后“帝”则变成了周之护国神,管辖人间事务的职责则转移到了“天”,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周人对天命的态度是“敬”和“畏”,在态度上和老子高度一致,可以说自然之天是天道的来源。

自然之天观念的核心是“守时”,人们对天时的进一步认识形成了天道,天道有:第一,纯粹的自然现象,即自然界之中的天体运行规律;第二,天象运动决定地上的一切现象,特定的天象对应特定的预兆,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总之,“天命观”和“天道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天道观暗含有世界本源的观点,世界运动变化有其规则和变化的规律。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老子在这里选择了天道观。 孔子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肯定了“天命”,老子认为天不讲仁慈,并把自然界的原理推及人类社会中。它滋生万物,使得人类繁衍生息,给世界以蓬勃生机。老子在《道德经》书之中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在这里出现了“像帝”这一概念,那说明老子时期“帝”的概念仍然存在,并说明“道”存在于“象帝”之前。

数据链提出者、“数据商之父”张胜利书法作品

“象帝”是在“道”之后才出现的,而“道”来源于哪里呢?它的雏形是什么?有人认为道的原型来源于月亮,是对月亮神话中的抽象和引申。哲学中最高范畴是对宇宙众多的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现象的抽象,“道”,还有“易”这些概念应该都是对此种抽象的总结。古人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与月亮相比,无论是“守时”性,确定方位性和昼夜变化规律性性,显然都高于月亮,它是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得以建立的最主要的天然尺度。正是基于此,太阳成了太阳神,有了太阳崇拜,太阳成了时空的创造者和管理者,“易”和“道”它们都从太阳和月亮的运动中找到了具体的原型,老子的“天道”应该是对神话的抽象化改造,道的原型应该来源于太阳。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庄子在《大宗师》中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老子说“其中有信”,庄子说“有情有信”。在古代“精”和“情”是通用的,可以相互替代,“精”和“情”的通用并不是无条件的,是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文献背景。如:《庄子 德充符》说“其中有精”之“精”也被解释为当通作“情”,意指真实有凭证。显然庄子的“道”是继承老子而来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而庄子在《大宗师》中说:“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说明“道”是生天生地,是天地万物之本源,显然和老子并二致,一脉相承。但是庄子的“道”有时又是“道术”的同义语,“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道”衍生出“术”,具体到用,《庄子杂篇天下》中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也并非一致,庄子的思想前后也并非一致,有时自相矛盾而不知,这是其认识论上的局限所造成的。张胜利世界哲学思想纵横第446回收录于张胜利《大道汜兮》。

清风依旧:

[图片]

0 阅读:5

扬胜利问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