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时路过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的名字,如今成国际大都市

功标青史呀 2025-02-17 14:17:02

40岁的燕王朱棣带兵登上小镇旁渡河的船头,看着前方视眼开阔的河面,心中骤然坚定了此去一定要成就一番伟业的决心。

他转头回望逐渐远去的小镇,信心满满地对将士们说:“此地居我燕地咽喉,易守难攻,待我取胜归来,定为它改名。”

将士们不知此话何由,面面相觑,但也不敢问,不想此话竟是一语成谶。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

平民出身的他自此广施新政,减免赋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史上有名的“洪武之冶”,国运一片昌隆。

都说攻城容易守城难,明朝在朱元璋死后的政权更替,也是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当前热播的宫斗剧,比之也只是管中窥豹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避免几个儿子对皇权的窥伺与争斗,同时也希望巩固地方防务,开始实施藩王制度,即“分封制”。

他给儿子们在全国划封地,赐王封号,分派出去驻守。

有的藩王可以管理地方所有事务,权力相当大,这为后来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埋下了隐患。

1398年,70岁的朱元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因他最为器重的太子朱标早已英年早逝,便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标的长子,即皇孙朱允炆,称建文帝。

但一直窥伺帝位对此内心不服的藩王们岂会善罢甘休,其中就以战功显赫镇守北方地区的燕王朱棣最为不服。

这样,各路藩王盯着新君皇位,内心打着各自的算盘,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皇位还没坐稳的建文帝朱允炆,面对此情景忧心忡忡,做事优柔寡断的他,听从了力主削除各藩王势力的大臣齐泰、黄子澄的谏言,对叔父们开始了“削藩”行动。

周王、齐王、代王等相继被削去藩号,收回封地,更是令湘王自焚而死。

而驻守北方最有军事才能和实力的燕王朱棣,不想坐等落入“被削”的下场,乘此时机揭竿而起,在北方地区广招人马,集聚起30万大军,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发动了有名的“靖难之役”。

途经小镇为其霸气改名

1400年,朱棣起兵挥师南下,边打边走,虽有“清君侧,靖国难”的堂堂借口,但干的毕竟是要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夺皇位之事,这还是有违常理的。

想想父皇明太祖朱元璋刚去世不久,这就要起兵造反,内心多少有些心虚顾虑。

这日,军队途经一处名叫海津的小镇,乘官兵们稍作休整之机,朱棣便四处查看了当地的地势。

发现此地扼海河交融之口,南北运河交接漕运发达之处,就军事而言,易守难攻,是大好的一个军事重地,他日加以建设,定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后,他率领官兵渡河继续南下,在登上船头面对开阔的大江大河时,突然就明白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

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是一定要成就一番宏图伟业的,此去无论如何都必须取胜,直到坐上高高的皇位。

于是他转头对身边的官兵们说道:“此地居我燕地咽喉,易守难攻,待我胜利归来,它以后就叫天津。”

所谓天津,意义不明而喻,即为天子津渡,天子的渡口,其雄心霸气一目了然。

1402年,朱棣率领大军直逼南京皇城脚下,正准备打一场恶战之时,城门从里打开,守将李景隆开城门迎接。

这样,朱棣轻松地直接拿下了南京城,进城后发现找不到建文帝,有传说建文帝已逃出皇宫从此失去踪影。

这样,朱棣顺利夺得皇位,在南京登基,成为明朝第三任皇帝,改年号永乐,在位期间开创了有名的明朝盛世。

天子金口玉牙,一言九鼎,为纪念从天津这里走向夺取皇权的胜利,曾经的海津小镇从此改名天津,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天津的建设发展历史

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和加强中央政权,在北京和南京之间选择了天津作为军事防务要塞。

因为皇帝的重视,天津开始筑城设立卫所,称“天津卫”,建筑了各种防备完善的防御工事,相继又建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此时,在南京做皇帝的明成祖朱棣,不知是感觉离父皇朱元璋的陵墓太近夺权而起的愧疚之心日渐,还是因为杀死太多阻挠他称帝的前朝大臣的冤魂萦绕,日子过得很不称心,怀念起自己势力巩固的北京,决定从南京迁都北京。

1406年起,他派出大臣考察迁都事宜,之后开始建筑北京皇城--紫禁城,而天津作为保护北京安全的天然屏障,同步得以不断加强建设。

直到1421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天津作为北京的卫城,地位更为显著 。

1644年,清朝大举入关推翻明朝统治,以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结局,为历时277年的明朝皇权划上了句号。

从天津入关的清朝顺治皇帝也认识到天津的重要性,在建设力度上丝毫不亚于明朝。

1652年,顺治皇帝下令将天津三卫合一,统一归并天津卫。1725年,天津撤卫升为州。1731年,天津又升州为府。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终于成为国都的守卫最为重要的城市。

1860年,清王朝已是昏庸腐败摇摇欲坠。

此时西方列强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发展起来,他们盯上了落后的清王朝,用大炮军舰及无须有的罪名发动了侵略战争。

八国联军的战舰开进了天津塘沽港口,野兽般的列强们从这里登陆,一路烧杀抢掠进入北京,犯下了火烧圆明园、残忍杀害平民百姓,摧毁古老的城市建筑等等罄竹难书的战争罪,最后迫使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了辱权丧国的《天津条约》。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被迫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列强各国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天津至今留下了许多西方列强当时的足迹。

同时,天津也成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基地,军事以及铁路、电信、采矿、制造业、近代教育等方面建设,均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经过艰难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惨烈的抗日战争,炮火后的天津变得满目苍夷,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破败停顿状态。

天津大跨步的现代化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及时提出了“四面八方”政策。

天津的经济和建设得到迅速恢复,城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其后发展为国际大都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解放后,天津市政府对制盐为主的老工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集中征用和征购多家工商企业,根据工业的基础和优势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及时调整、改造、扩建老企业,新建起一批新兴行业和企业,促使天津整个工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商业:解放后,国家在天津建立起国营商业机构,为抑制物价波动,活跃城乡物资交流,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天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商业经济组成占比转化,逐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领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城乡商业市场逐步建立,服务网点密布,天津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银行业: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成立分行,与全国同步统一发行人民币,取缔了各种金融市场乱象,废除了外国银行在外汇领域的操作特权。

同时,对私营金融业进行了国有改造,取得了很多全国“第一”的荣誉。

如:天津成立了新中国首家国营证券交易所――天津市证券交易所,在全国首先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成为全国首家公布外汇牌价的银行。

1951年,天津投资公司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支股票。

城建:解放后,天津的城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天津市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整顿与改善,并自行研制了国内第一辆无轨电车。集中开发兴建了若干工人新村,为解决劳动人民的住房问题,另外,政府还积极治理海河污染,兴建公共绿地,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街道,营造防风林,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

文化:天津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城市,1949年解放后,形成了以京剧和相声为主,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并存,各国文化相融,相得益彰、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1984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天津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天津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天津已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大都市。

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景名胜以及现代化的便利设施,使人们能够在这座城市中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和投资者来到天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天津这个霸气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

600年前为天津改名的明成祖朱棣也许不会想到,天津能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看到天津如今的成就,他也许会为自己的改名而骄傲。

31 阅读:25611
评论列表
  • 2025-02-20 17:36

    清朝入关推翻明朝统治,以崇祯自杀为明朝结束?小编能不能补补历史。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清朝入关首先打的也是农民军,最后才是灭亡南明。

  • 2025-02-18 08:26

    为什么天津离北京不远,而且又是身处河北而不讲普通话呢?

    用户10xxx24 回复:
    天津最早是普通话,后来因为安徽合肥人大量涌入在融入点地方特色,就有了现在的天津话,天津话比较类似合肥话的口音
    牵着刚子去打猎 回复:
    天津四郊五县的口音和周边河北省接近,市区人是明朝从安徽北部招募的戍边士兵的后代,所以市区话口音接近安徽北部,有空你来一趟中国联产承包第一村,安徽小岗村,你会发现当地人的口音与天津市区口音很相似
  • 2025-02-20 00:15

    朱棣应该是这么想的,上海在南京上边点,又是靠海,于是就叫上海

  • 2025-02-18 18:52

    天津是国际大都市?

    清风 回复:
    以后或许是,但现在还差点
    林説説 回复:
    有啥问题?
  • 123 4
    2025-02-20 23:31

    所以两世都是反贼吗?唐明???秦隋元民国?

  • 2025-02-18 04:44

    朱元璋是朱棣的祖父?[点赞][点赞][作揖][作揖][大笑][大笑][大笑]

  • 2025-02-18 23:48

    北京下南京要过天津 也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