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企业经理退休养老金三千多,自我安慰: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如意

宛丝听涛 2024-09-20 20:16:53

晚上散步遇到一个同行的老人,步伐强劲有力,大概是经常遇到的缘故,我们慢慢聊起来了,老人性格开朗随和,我们之间的话题也无拘无束。

老人说今年已经70岁,2014年从企业退休。从他的表达能力及聊天的信息量看,一听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果然他曾在一个中型二档的企业里当过书记兼总经理。

国企改革后,他所在的企业改革卖断,由于企业资产不多,尽管有些设备和土地,负债却不少,当时推行零买断(只要购买人承接企业的所有债权债务和安置职工,不用另外出钱购买企业),企业还是没有人购买,后来企业不断地变卖土地和设备为买断和没有买断的职工支付费用,慢慢熬到了退休。

谈到之前的经历,老人出生在武汉的一个工作家庭,是七年代的下乡知青,后来参加下乡所在地城市的招工招干,也曾在机关里当过人事科副科长(后来的公务员),八十年代后期改革的步伐迈的较大,老人当时年轻,想做一点事情,就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下派企业任副职。工作上与企业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深受企业职工的爱戴和拥护。

在下派的企业一把手退休后,职工强烈要求他接任一把手,当时国有企业领导是按机关干部一样管理,中型二档的企业一把手还是享受副县级待遇。为了回应职工的信任和支持,也出于安心工作的考虑,上级下发了该企业的一把手的任命文件后,他将就自己的人事关系调到企业了,放弃了机关的编制。

后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的负担一天比一天加重,再想调回原机关时,原单位行政编制已超编,加之类似的情况从机关下调企业任职尽管不多但也不是一个两个特例,组织及编制部门

按加强编制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了从企业调入机关的通道,他回机关的门彻底封死了。

说到这里,老人说从待遇这一点上说,这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放弃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年轻时太冲动了,没有像有些正派干部那样,留了一条后路,人正派后,有些人没有将人事关系调到企业里去,这样有一定的回旋的余地,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当问到养老金时,老人说企业因为压力大,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全员按社平工资的60%的标准缴费,个人账户余额少,这样可能影响养老金的待遇,刚退休时养老金只有2400多元,这些年养老金涨了一些,现在已超过3500多元了,遗憾的同时也有一丝安慰。

老人看得很开,说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开朗的性格和心情,尽量少生病晚生病,还好从退休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住过医院,别的老人医保上每个月打的钱不不够用,自己倒节余了一些小钱,有时还贴补一下老伴。再说年龄大了,消化能力弱,也吃不了多少,自己和老伴平时就是早餐也是自己做,吃喝花不了多少钱,衣服几年也没有买。

至于社交,老人说没有必要搞那些活动了,一是养老金少,同以前的同事没法比,不比还没有烦恼,不社交也少了许多苦恼。

谈到今后,老人始终还是那句话,开朗一些,自我安慰也好,自我解嘲也罢,其实钱多了无非就是心理底气多一点,花不了钱再多用处也不大,没有钱花就自己减少一些不用花的钱,特别是生病,医院一躺,可能几年的工资就没有了。

0 阅读:59

宛丝听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