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是因为宇宙是由多种多样不同的物质所构成的。
不过宇宙间的所有物质种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它们都源自于一种最简单的物质:氢。在138亿年之前,因某种未知的平衡被未知的原因所打破,随着一声巨响,时间、空间、物质喷涌而出,宇宙诞生了。不过最开始的宇宙中只有一种物质,那就是氢。并不是因为氢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它足够简单,在氢的原子核之中只有1个质子。
一开始,这些氢原子只在宇宙中以尘埃的形式存在,后来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之下相互靠近,形成星云。
随着星云不断凝聚,物质开始向中心坍缩,于是一颗几乎全部由氢原子所构成的原始恒星诞生了。因为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在引力的作用之下,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之下,氢核聚变被点燃了。四个氢原子在恒星的内部聚合成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会损失质量,而损失的质量会以能量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恒星能够发光发热的原因。
现在已经有了氢和氦,该生产更重的物质了。
随着恒星内部氢元素逐渐耗尽,核聚变所产生的向外的辐射扩张压已经不能与恒星内部的引力相抗衡,于是恒星物质进一步向中心坍缩,压力进一步增大,终于氦核聚变被点燃了。就这样,恒星内部的聚变反应会逐步向更重的元素推进,直至铁元素终止。这是因为铁元素的聚变会由释放能量转为吸收能量,失去了辐射扩张压的支持,恒星会向中心急剧坍缩,根据质量的不同,最后成为一颗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比铁更重的物质是怎么来的?
那需要更为剧烈的天体活动,比如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碰撞。超新星爆发是一种只有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才会出现的剧烈天体活动,会在一瞬之间释放极为巨大的能量,只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才能促进更重的元素生成,而中子星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还要更强于超新星爆发。不论是氦、碳、氧,还是那些更重的元素,追根溯源,它们都源于最简单的元素氢,那么有朝一日,宇宙中的氢会不会被用光呢?在恒星的内部,核聚变会不断向更重的元素推进,这并不是说,从氢开始,过程中所产生的元素都会被耗尽,最终只剩下一个铁疙瘩。
恒星的氢核聚变并不会消耗掉恒星所蕴含的全部氢元素,除了核心反应区之外,在恒星的外层同样存在着氢。
因为恒星的聚变过程会产生一个“辐射层”,位于恒星外层的氢元素没有办法进入内部,所以它们会一直留存下来,而在恒星聚变过程中生成的其它物质也是如此,并不会全部消耗殆尽。包括氢在内,所有恒星聚变过程所产生的物质都会随着恒星的活动被释放到宇宙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球才有如此之多的物质种类。
另外,宇宙已经诞生138亿年了,在经过了如此漫长岁月的消耗,现在宇宙中氢元素的质量仍可以占到宇宙物质总质量的75%以上,所以宇宙中的氢元素是非常多的,恐怕等到宇宙寿终正寝,氢元素也用不尽。
有科学家认为宇宙是不断循环的,当其膨胀到一定程度,便会转而收缩重归奇点,此后奇点会再次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而发生爆炸,届时曾在上一个宇宙中辉煌过的各类物质在经过奇点的重整之后,又会以氢元素的面目开始构筑一个崭新的宇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