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下这首《江城子》的时候,王弗已经过世整10年,当时苏东坡在密州任知州。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东坡夜里梦见爱妻王弗,醒来时眼角含泪,遂填此词,故有注序: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中的“短松冈”在眉州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为王弗的墓址所在,王弗过世后,苏东坡曾手植雪松3万棵,可见他对王弗的感情有多深。

岁月流转,时光逆回,公元1054年,苏洵将18岁的爱子苏轼送到了青神乡中岩书院就读,拜在了乡贡进士王方门下。王方有一爱女,名王弗,自幼饱读经史,年方15,聪慧过人,且清丽貌美。
某一日,王方携众学子游中岩下寺丹岩赤壁,壁下有一泓绿水,相传为慈姥龙之宅,可惜无名。苏东坡见池水波光潋滟,不禁高呼,“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霎时,只见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
众学子惊奇,便对老师王方说,“美景当有美名!”
不日后,王方广邀当地名士,在池水前投笔竞题,奈何人多笔杂,所取之名不是过俗就是过雅,最后苏东坡缓缓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深得王方之心。
王方的爱女王弗也听说了这件事,便命丫鬟取来纸笔,也写下了三个字,叠好后让丫鬟送到池前,请众人点评。
王方当众打开王弗所题之字,众人异口同声发出惊呼,原来王弗所取之名与东坡不谋而合,均为“唤鱼池”,故再叹,“真是韵成双璧!”
最终,苏东坡手书“唤鱼池”三字,题于壁上,至今仍存。

从那以后,苏东坡与王弗便互生情愫,听闻王弗喜欢一种名叫“飞来凤”的花,恰巧赶上王方寿辰,东坡与同窗为老师贺寿,席间多饮了几杯,便宿在了老师家。
夜半酒醒,见月色正好,独自往花园中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王弗的住处。透过烛影,东坡见王弗正坐在窗前梳头,遂采来一株“飞来凤”,悄悄投入轩窗内。
四目相对那一刻,王弗心中如有万顷波澜,一抹绯红飘于脸颊。
公元1055年,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婚礼办得很隆重,时人皆言,这是天作之合。
婚后,王弗恪守孝道,深得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喜爱,而王弗更是一个贤内助,每每有客到访时,王弗便躲在屏风后倾听客人与夫君谈话,过后再警示夫君,那些尽挑好话说的,倒是需要多加提防,这就是“幕后听言”的故事。

婚后第二年,苏东坡与苏辙随父亲前往京师参加科考,途中因思念妻子,苏东坡写了一首《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公元1057年,苏东坡高名登进士第,正要一展拳脚时,程夫人不幸病逝,苏家两兄弟不得不归乡丁忧。守孝期满后,苏东坡要回京选官,此时长子苏迈已经出生,因此苏东坡携家眷一同前往汴京,初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
秩满后,经欧阳修举荐,苏东坡再应制科考试,策论被评为“百年第一”,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当时苏东坡心高气傲,正是因为有妻子王弗在背后提点,才少生了许多祸端。
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一文中,苏东坡曾写:
“某官于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轼疑是古人藏丹药处,欲发之。亡妻崇德君曰: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轼愧而止”
由此可见,王弗不仅贤良淑德,在相夫教子这面,亦为人所称道。

公元1065年,苏东坡凤翔府秩满,被召回朝,升任直史馆,然而就在这一年5月,王弗却因病不幸离世,年仅27岁。
爱妻的离去令苏东坡悲痛不已,故亲手撰写了墓志铭: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王弗死后,苏东坡遵苏洵所嘱,将她葬在了程夫人墓旁,并在墓地周围亲手载了3万棵雪松。
一晃就是10年过去了,在密州,苏东坡除了写下这首《江城子》外,还在《临江仙·送王缄》中写: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此后在黄州,苏东坡送别好友徐君猷和其爱妾时,亦曾写: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王弗病故后,苏东坡再娶王弗的堂妹,为其取名王闰之,后纳侍妾,为其取名王朝云。三任妻子都姓王,并且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就连程夫人,也未曾有名字留下。
从这里也能看出,苏东坡对妻子的爱,并非仅仅是夫妻情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他把她们都当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知己。
一晃,900多年就过去了,在今日的岷江之滨,眉山青神县,沿着中岩入山门,你会看见涧水潺潺,有微风细草,往前行至十数米,山青如黛,群花杂树中飘着一丛丛乳白的花,细观之,两瓣平举如翼,一瓣悬月如尾,一瓣如玉颈奋前,清香馥郁。
这便是“飞来凤”,是王弗所喜之花,是东坡投窗问情之物,更是让无数风流才子垂类之忆。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