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造就了众多文人学者,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的辛弃疾虽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但其一生绝非只追求以作诗写词来抒发爱国情和实现军事梦。
相反,辛稼轩直到临终前,身上都一直有着中原和南方人民赖以救亡图存的民族正气和大丈夫之气。
关键词:辛弃疾 宋朝 北伐抗金 将军气
南宋的政治积弊的现状靖康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宋都城东京,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被灭国。
同年,宋徽宗之子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即位称帝,建立南宋。
因外在局势的动荡不定,南宋自建国后便采取偏安政策,只偏于南方一隅,加之重文轻武政策的延续、政府腐败、权臣专权等原因使得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国家力量的衰弱也导致南宋王朝无法有效地抵御金朝的侵略。
公元1162年,宋孝宗自即位后一直有恢复失地、报仇雪恨的意向,于是重用主战派张浚进行第一次北伐战争,史称隆兴北伐。
虽有小胜,但由于主帅将领间的妒忌矛盾,以及南宋军队长期遭受妥协投降派的荼毒导致战斗力退化,最终以签订隆兴和议告终。
公元1206年,励精图治的宋宁宗与首相韩侂胄再次主持北伐抗击金国,史称开禧北伐。
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草率布兵等原因,此次北伐战争同样以失败结束,间接性地致使后期南宋灭亡。
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一员,一贯支持韩侂胄北伐的决议,因此被主和派打压排挤,常遭受不公的待遇。
其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诗中写道:“悲萤上清盘马烟,千里河山醉。”
借此表达自己遭受排挤的压抑和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辛稼轩的戎马生涯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他不单单是大众所了解的有着“词中之龙”的豪放派词人,更是一位胆识过人、胸怀壮志、有着执着爱国情怀的将军,毕生都为实现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宏愿而斗争。
父亲早逝,生在敌国、身处敌境的辛弃疾从小便跟随祖父一道生活,深受祖父辛赞耳濡目染的影响,又亲眼所见汉人生活在金人残酷剥削的水深火热之中。
自小便志向远大,铭记家国仇恨,将收复故土、重振大宋疆土作为其毕生追求并一以贯之。
自古忠孝两难全。21岁的辛弃疾明白国家大义和陪伴祖父度过晚年不能同时实现,在与祖父告别之后,凭着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据《宋史.辛弃疾传》记载:“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青年时期的辛弃疾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又恰逢北方汉人不堪忍受金人的横征暴敛和压榨,于是奋起反抗,参与其中作战,但打仗实践和理想抱负截然不同。
由于年轻且缺乏作战经验,辛弃疾在多次作战中接连失败,年少不知天高地厚的辛弃疾分析当下的敌我局势,却能清晰认识到以自身的蜉蝣之力无法撼动金朝,便带领一支抗金队伍投奔当时声势浩大的耿京起义军,任耿京帐下的掌书记之职。
后因在海道北返之际发现耿京被张国安杀害,致使义军四散,遂与众将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其后便带领将士数十人,于几万人的敌营将张国安擒拿,少年英气和将军孤勇之气尽显。
隆兴和议之际,辛弃疾南归。初到南方的辛弃疾心系中原、不忘国耻,多次谏言上进,劝说南宋当权者宋孝宗把握战机,预先详细谋划有关北伐抗金的事宜,同期作《美芹十论》《九议》等政论文向统治者提出抗金意见。
只可惜辛弃疾眼光独到的论断被淹没在主和派的打压和排挤中,其主张与权倾朝野的主和势力大相径庭,被迫在地方任职。
心中抗金复中原的抱负至临终时都未能实现,但其身上一直存在的中原和南方人民赖以救亡图存的民族正气和大丈夫之气从未消失。
综上所述,辛稼轩的一生可以称之为“戎马人生”。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在战场上为国家奋斗。
同时也承受了壮志未酬的苦难和无法陪伴祖父度过晚年的遗憾,他赫赫的战功、斐然的文采足以证明其不仅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更是一位把复国大义作为毕生追求的杰出名将。
辛词里的大丈夫之气辛弃疾的词作中常常展现出一种雄浑豪迈、大丈夫之气。
首先,辛弃疾的词作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他以饱含深情、慷慨激昂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其词作中透露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情感,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大丈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辛弃疾在政论文《九议》篇中谈到“论天下之事”与“论天下”,其中主要议论国家的政治与军事,事关国家存亡、兴盛与衰弱的问题。
其次,辛弃疾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勇气,他的词作中经常展现出一种宽广胸怀和坦然面对命运挑战的精神。
他在词中表达了对于人生变幻无常的理解,以及对生死、离别等重大人生事件的深沉思考,这种坚定果断的性格特质使得辛稼轩大丈夫之气与南宋一些文人墨客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辛弃疾的词作中也流露出对忠诚、友情和江山利益的追求。他通过描绘忠诚义气、兄弟之情和忠臣之志的形象,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大丈夫的坚定信仰和价值观。
他的词作中融入了对江山利益的关切,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责任感和担忧,如公元1205年,辛弃疾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做官时在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悲叹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可见其字里行间的幽愤之气,是对于朝廷政治积弊和统治者用人不当的悲愤,以及自身壮志未酬的慨叹。
张玉奇先生曾评价稼轩词中的豪气、奇气、真气皆源于胸中之丈夫气概,这些正与辛弃疾身上体现出来的慷慨激昂、勇猛进取相互对应。
综上,辛弃疾的词作展现出了一种雄浑豪迈、大丈夫之气。他的作品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展示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勇气,以及对忠诚、友情和江山利益的追求。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他词作中独特的气质,彰显了一个真正大丈夫的品质和风采。
结语壮志难酬的何止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自身就有着多重身份的跨越,他不只是一位诗人,他是一个臣子,是一位将军,是南宋的人民。
他想要的当然不仅仅是仕途,而是洗刷北宋“靖康耻”的耻辱,实现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雄心壮志。
当然,论辛弃疾不能只读他的词,不能只看他的满怀壮志却屡屡碰壁的仕途。
因为在南宋走向衰亡大大背景下,辛弃疾是一群努力去打破僵局的有志之士的缩影,词是辛弃疾情感的抒发,而参军北伐便是辛弃疾追求远大志向的实践。
壮志难酬是南宋中所有的“辛弃疾”,是诗人、是军事家、是将领的遗憾与悲愤。辛弃疾是南宋一派人物的代表,更是将英雄主义刻进灵魂里的豪放派诗人。
正如他的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壮志难酬的是无法施展才华,壮志难酬的更是无力挽回南宋重文轻武,兵将不能用武于沙场,也体现出其走向灭绝的必然结局。
他的诗词豪迈却不乏细腻温柔,他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用典故,既抒发爱国热忱,又倾诉壮志难酬。
这就体现出来南宋朝堂当时最明显的弊端:知人不用,能人不达,才人不就。
有人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而这把刀和剑是经过了几代人的打磨,他的家族对他收复故土的执念也影响巨大,辛弃疾的爷爷辛赞从北宋至南宋, 国家情怀的深厚与无能为力可想而知。
因此面对现实的无力,他将自己的所有期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孙子辛弃疾身上。
壮志难酬的是南宋几代人心中的不甘与意难平。
故而,壮志难酬何止诗人辛弃疾,是南宋背景下安于现状,苟且偷生的所有人!
-END-
【文|山谷】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