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查到高考成绩586分,填志愿后变成364,家长还怒将教育局告法院

霸王龙谈一谈 2023-08-26 05:13:32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前言·】——»

高考作为评判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考试,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寄托着无数期待。然而在这场影响千家万户的大考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令人扼腕的变故。

今年福建考生杨晶晶的遭遇,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个案例。

案件射出考生及家长对高考结果寄予的巨大期望,也让人反思情绪失控对考试的影响。

高考公正、教育部门维权困难,同样值得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本案件,审视各方权利义务,以期帮助家长和考生理性看待高考,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案情回顾·】——»

又是一年7月份的炎热夏日,福建高考考生杨晶晶迎来了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时刻——查询高考成绩的日子到了。

两年的高考落榜让杨晶晶无比煎熬,为了梦想,她选择了在家自主学习,努力备考高考。

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下,杨晶晶前前后后准备了近1年,每天坚持早睡早起,认真做题练习,目标是取得一个好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她坚信通过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寒窗苦读,肯定会看到收获。

查询成绩的前一天,杨晶晶睡得很不安稳,整晚都在想自己的分数,既期待又紧张。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起床开始刷新查询网站,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就错过了公布成绩的时刻。

“妈,成绩出来了!”当查询界面显示586分时,杨晶晶欣喜地大喊。她的母亲连忙跑过来,看到女儿超出预期的高分,两母女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586分!真是可喜可贺!我们晶晶终于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了!”杨妈妈激动不已,她知道两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女儿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杨爸爸听到动静也跑了过来,看到女儿笑逐颜开的样子,他热泪盈眶:“晶晶,爸爸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快和同学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吧!”

杨晶晶高兴地把成绩截图发到了班级群里,立刻收到了同学和老师的祝贺。“586分!真厉害!恭喜恭喜!”同学们纷纷表示羡慕和祝贺,杨晶晶也轻松地打趣道:“谢谢大家!要请我吃饭啊!”

一个多月的等待和付出,终于有了美好的回报。收获这样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杨晶晶和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这一刻的欢乐充实了他们所有的等待和期盼。

填报志愿前,杨晶晶重新登录网站准备填报志愿,但是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成绩显示为364分,比之前查询的586分差了200多分!

看到这个分数的杨晶晶立马跑去和父母商量,父亲和母亲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肯定是教育系统出了问题,不然好端端的586怎么可能会少了这么多,而且女儿已经复读了两年,不应该考出364的成绩。

杨晶晶一家连忙致电教育局询问,但教育局表示成绩不可能有错误,听到这的杨晶晶由于情绪过于激动直接摔在了地上。

此刻的杨母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身上,为什么这么惨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于是杨家人强烈质疑是试卷被调换了,决定起诉教育局,要求重新批阅试卷。

但是一切真的会朝着想象中的发展吗?

在杨家决定起诉教育局后,法院展开了调查与裁决。法院第一步就是请求教育局提供杨晶晶的原始成绩单和试卷。

教育局很快提交了相关材料,成绩单和试卷上的分数均为364分,与当前系统显示的一致。

检查后法院确认,试卷并无任何混乱或作弊痕迹,评分记录也正常,杨晶晶的原始成绩确实就是364分,教育局公布成绩没有任何问题。但杨家坚持原本查到的是586分,一定是试卷出了问题。

为查明真相,法院通知杨晶晶进行询问。杨晶晶想了很久,也无法理解成绩出现差错的原因。

法院让她回忆查询成绩时的情况,杨晶晶才恍然大悟——自己当时极度紧张和兴奋,输入身份信息的时候手在发抖,很可能就把自己的分数看错了!

杨晶晶突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记成586分,很可能是因为当时情绪过于激动,导致产生了记忆错误。而教育局一直公布的364分,才是真实的成绩。

经过调查,法院认定教育局没有责任,杨晶晶的记忆错误导致了这个误会。杨家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决定撤诉。

这场持续多时的纠纷,终于在法院的调查中水落石出。杨晶晶的母亲也意识到,女儿的成绩并非被调换,而是自己设想过于乐观,加之女儿情绪失控,才出现了这场误会。

经此一事,杨家深感教育公正性的重要,也反思自己需要理性面对高考成绩,珍惜每一个学习阶段。

«——【·以案释法·】——»

本案焦点在于杨晶晶家长起诉教育局是否合理?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妥善处理类似纠纷?家长应如何合理看待学生成绩?

杨晶晶家长起诉教育局是否合理?

民事诉讼法119条规定是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杨晶晶的家长之所以会起诉教育局,是因为女儿在查询到586分后,填报志愿时分数变成了364分。

两者相差过大,杨家认定一定是试卷出了问题,才导致这个错误。

作为家长,他们对女儿抱有殷切期望,更希望能为其讨回公道。但是,事实上教育局并没有任何舞弊或失职行为。

根据法院的调查,杨晶晶的原始成绩单和试卷分数均为364分,与最终公布成绩一致。

教育局成绩公布系统也经检查没有问题。可见杨晶晶记忆为586分纯属主观想象,教育局对此并不承担责任。所以,杨家对教育局的起诉,在事实和法理上都难以成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杨晶晶及其家人对高考成绩寄予了过高期待,当结果与想象差距较大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质疑外部因素,而没有理性反思内在原因。

杨家应该控制自身情绪,与教育部门保持良好沟通,耐心寻找造成错误的原因。而非一味坚持自己的猜想,盲目采取法律行动。

综上所述,杨家起诉教育局显然过于草率和情绪化,这一举动在当下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妥善处理类似纠纷?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教育上的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或教育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给予法律补救;人民法院对教育行政机关或教育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维护和监督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矫正或撤销违法侵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给予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保护的法律救济活动。

在本案中,杨家多次质询教育局,对他们的解释并不满意,最终导致起诉。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类纠纷?

教育部门在处理案件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存在故意隐瞒的情况下,及时提供公民需要的信息,解释处理依据,争取获得公民的理解和支持。

育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对教育法规和程序的了解。在释疑解惑时,要引导公民运用法定途径表达诉求,而不应轻易诉诸法律。

教育部门要主动公开信息,对成绩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解释,消除公众疑虑。

在回应查询和质疑时,教育部门应秉持求实的原则,不存在故意隐瞒的情况下,应及时提供所需数据,说明处理依据。

最后,对于态度强硬的当事人,教育部门应保持理性,多次耐心解释,争取获得当事人的谅解。

当然,如果公民坚持诉讼,教育部门也应积极配合法院调查,以找出事实真相。

总体来说,教育部门应提高工作透明度,与公众保持良好互动。只有双方基于理性和理解,才能妥善处理这类纠纷,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家长应如何合理看待学生成绩?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父母应当正确对待子女的成绩,不能因为教育投资而对子女产生不合理期待。

在杨晶晶一案中,我们看到家长的一时疏忽就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纠纷。作为家长,如何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合理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家长要明白,任何考试都有一定的随机性,正常波动是允许的。不应仅凭一次成绩高低就对孩子能力做定论。

成绩并不是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过程也同样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思维品质、价值观等方面,这些才是教育的本质。

家长要控制自身情绪,成绩不理想也不应急于责备孩子或他人,而要和孩子一起反思。

无论成绩如何,家长都应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珍惜教育过程,避免过度比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家长要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理性对待考试成绩,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在素质,而不是外在成就。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更加重要。

«——【·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引以为鉴,反思在教育管理和家校沟通中,如何避免此类不必要的纠纷。

教育部门要提高工作透明度,与家长保持良好互动;家长也需控制情绪,理性看待孩子成绩。

我们呼吁,教育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主动公开信息,争取家长理解;家长要树立科学教育观,关注孩子内在素质,给予孩子温暖关爱。

只有教育部门与家长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价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沟通与反思,让各方理性对待分数这一外在指标,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0 阅读:20

霸王龙谈一谈

简介:面对自己的忧伤,明白什么是无可奈何,这只是一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