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十年寒窗,一朝通过乡试考中举人,那么就意味着拿到了入仕的资格证。当然,全天下的举子们,都希望能在接下来的会试中过关斩将,拿到科举的最高功名进士。
只是,进士功名可望不可求,只有少数幸运儿能问鼎,大部分举子蹉跎一生,只能止步于举人。在会试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或是被选择入仕。
那么,举人入仕都有哪些渠道?一旦入仕朝廷又会授予什么官职呢?
无法通过会试的举人,从不同时期来看,大致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拣选。
顺治初年天下未定,八旗铁骑不断统一各省,国家急缺人才。当时别说是举人,哪怕是秀才都有可能谋得一官半职。
是时朝廷出台临时政策,举人会试落第后,只要是想入仕,就可以按照到吏部报名,考授推官(此职康熙朝时废除,为知府佐贰)、通判、知县等职。这就是所谓的拣选。
顺治九年议准,举人拣选有了新的门槛,规定必须是三科不中的举人,才有资格拣选,同样也是以推官、知州、知县等职用。
顺治十二年,随着政权的不断扩大,各府州县官缺空额增加,尤其是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省的情况最为严峻。为此朝廷规定,这些省份的举人,取消三科不中的限制,哪怕是当科不中之举人,也可以很快授予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康熙初年,科举人才数量成倍数增长,举人拣选一度中断,且举人任职的标准也有所下降,考选后最高只能委以知县。
康熙中晚期,进士得官尚且不易,举人拣选的难度自然增大,康熙五十二年出台了新的规定,举人只要愿意候选教职,还能谋得实缺。
雍正以后,拣选之制基本形同虚设,只要极少数名次较优、年富力强的举人,还有机会考选知县。
二是截取。
截取之制源于雍正元年,这也是清代任用官员的独有方式。所谓的截取是指以一定的资格、条件为标准,按录用人数依次选取。
当年,吏部奏请,以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以前中式之举人,可以到赴吏部排队候选,授职最高仍为知县。
截取的门槛比拣选要高,大致都在会试落第四科以上,且符合条件的举人需年力精壮、在乡试中名次靠前,如果有地方督抚推荐的话,那么就享有优先权。
雍正一朝,举人截取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几乎每年都有一百二十人左右。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外放知县,有一些学问确实不错的,但年纪较大的,可以赐给不同品级的京衔。比如七十以上者,以七品京衔赐给;八十以上者以六品京衔赐给。
赐给年老举人京衔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奖励,他们只是虚衔,并不在衙门担任实职,其目的是为了褒奖高龄举人,以表示朝廷爱惜士子之意。
截取之制一直沿袭到清末,但是数量呈逐步下滑之势,越是到了后来,举人截取越是面子工程,真正通过这条路进入仕途的举人并不多。
三是大挑。
所谓的大挑,广义上讲仍属拣选的范畴,但官方还是习惯性称其为大挑。大挑之制始于乾隆十七年,目的是为多次落第的举人提供入仕的机会。
大挑范围更大,也更固定。按定制,每一届会试结束后,即四月十五日举行大挑。礼部将查造清册,注明年岁,送吏部登记。
乾隆十七年,因是首次举行大挑,这一次规模较大,搞得也是有声有色。该年乾隆皇帝下旨,规定大挑之举人,大省40人,中省30人,小省20人,也就是说这一年大概有接近500个举人参加了大挑。
大挑的录取比例是很高的,能达到60%。显然,此后的大挑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按照乾隆十七年的规模来进行。
乾隆三十年,举人大挑出台了新的规定,同样也是以三科不中为标准,个别年份还有四科落第为准。
大挑分为不同班次,每两班20人内,挑选一等三名,二等九名。授职也是根据等次而定的,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
需要强调的是,举人大挑和拣选、截取不同,似乎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因为符合大挑条件的举人,根本不用参加任何文化考试。只是以样貌、年纪、身形为标准进行选拔,所以很多人都将举人大挑形容为选美。
总体来说,举人入仕在不同时期情况各异,清初时入仕较简单且授职的起点也高,清中期以后,人才壅滞的局面已经出现,科举中式之进士、举人日增,授职难度越来越大。
要讲就讲明朝。满清的翻来覆去的的讲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