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典诵读,李白《行路难》

​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行路难[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词注释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

直:同“值”,价值。

箸:筷子。

垂钓碧溪:用姜尚典故。传说姜尚(姜太公)未发达时曾在礌溪垂钓,后遇周文王得到重用。

乘舟梦日边:用伊尹典故。传说伊尹(商汤的宰相)未遇商汤前梦乘舟过日之旁。

长风破浪:比喻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南朝宗悫(què)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沧海:渡过大海,表示要做一番大事业。济,渡。

诗词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我放下酒杯、扔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堵塞了河道;想登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岭。闲暇时,我像吕尚在碧溪边垂钓,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日边。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特色赏析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李白借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题与诗意紧相吻合。李白有三首《行路难》,这里选一首,这首诗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也抒写了救济苍生的豪情。

这首诗写于李白离开长安时。李白素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大抱负,到了长安以为就能得以实现,谁知君昏臣佞,自己反被逐出长安,宏大抱负变为泡影,这使他认识到仕途的艰难。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写了这首诗。

李白要离开长安,朋友为他践行,本诗就从饯别盛宴写起。“停杯”“投箸”“拔剑”三个动作,揭示了志士失路的内心苦闷。“欲渡”“将登”两句用比喻手法,写仕途不顺、官场艰险。这是李白在长安两年的亲身体验,也是让他内心苦闷的原因。“闲来”“忽复”两句写到两位古人,姜尚“垂钓”隐居遇文王而大有作为;伊尹“梦日”终于得到商汤重用,而李白也是不甘沉沦的,借古人激励自己,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两个典故连用,表示了人生遭遇变化莫测。“行路难”等四个三言短句,再次发出歧路彷徨的感叹,再次表现出感情的复杂。李白不会被挫折打倒,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所以篇末发出积极而昂扬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人”、李白的“诗”就是这样:失望但不绝望,苦闷但不灰颓,总是充满信心地向前走,这是李白及其诗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句不知激励了多少年轻人奋发向上,鼓舞了多少失意者跌倒再爬起来。李白的诗是国宝,此可作为一例。

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从开篇的苦闷迷茫,到中间的希望与困惑交织,再到结尾的激昂自信,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人生困境中挣扎、追求、奋进的心路历程,充满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