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协选国家女排主帅,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都在猜谁能当选。说实话,我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
排协这回选主帅,条件挺严的,外教直接被排除了,奥运冠军队员也不行。剩下的人选其实也不多,就那么几个。蔡斌、匡琦、赵勇、施海荣这些人看起来都差不多符合条件,但还得看其他方面。政治素质啊,能力水平啊,心理素质啊,国际赛事经验啊,威信啊,都得考虑进去。这么一筛选,其实能选的就更少了。
我听说蔡斌不续约了,那就更少人选了。大概就剩赵勇、匡琦和施海荣了吧。我觉得吧,当主帅得有点自己的想法,不能光想着摘桃子。而且得主动一点,不能等着别人来请。
匡琦刚去北京女排,估计不会马上就走。那就只能在赵勇和施海荣里选了。这两人看起来都挺想当的,联赛表现也不错。要我说,赵勇可能更适合过渡期,施海荣可能更适合重建期。
现在这个时期,其实还是重建期。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施海荣更合适一些。毕竟现在江苏女排厉害,选施海荣也算是顺应潮流了。而且施海荣这赛季进步挺大的,带江苏女排夺冠了,还挺会用老队员。
如果真选了施海荣,说不定张常宁会给个面子,回国家队帮忙带带新人。现在李盈莹不在,主攻线确实挺惨的。张常宁要是能回来,哪怕就是集训不比赛,也能帮上大忙。
不过这些都是我瞎猜的。排协现在才发公告,估计早就内定好了,就是走个过场。我就是觉得挺奇怪的,为啥非得排除外教呢男排都可以用外教,为啥女排就不行只要能带队重回巅峰,用谁不是用啊
说实话,国内这些男教练,哪个在国际大赛上拿过冠军啊凭啥觉得他们就能教好女排呢我是真不明白。可能是因为女排在国人心中地位特殊吧,觉得必须得用自己人。
说到女排精神,我就想起小时候看电视,每次女排比赛都热血沸腾的。那种感觉现在好像没有了,是不是我们变了,还是时代变了女排精神到底还重要吗我觉得挺矛盾的,一方面我们希望女排能重回巅峰,另一方面又把自己限制得死死的。
其实吧,我觉得选教练这事儿,应该更公开透明一些。为啥不能像选秀那样,让大家都来参与呢或者组个教练团队,集思广益也好啊。总是这么神神秘秘的,搞得跟选皇帝似的。
我觉得吧,咱们是不是该重视一下年轻教练老是用那些老面孔,能有什么新想法年轻人可能经验是差了点,但说不定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呢而且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说不定能给女排带来新气象。
不过话说回来,年轻教练也确实缺乏大赛经验。这就像是一个死循环,不用他们,他们就永远没经验;要用他们,又怕他们没经验。这可真是个难题啊。
我在想,女排是不是可以学学其他项目比如说乒乓球,他们不是一直很厉害吗或者篮球,虽然成绩一般,但人家的青训体系不是挺不错的吗甚至可以看看国外的排球强队,他们是怎么选教练的。
其实吧,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总是临时抱佛脚。平时不重视人才培养,到了用人的时候就发现没人可用了。这不仅仅是女排的问题,很多行业都是这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而不是每次都临时找救兵。
说实话,我对女排的未来还是挺担心的。现在的年轻球员,技术是挺不错的,但是好像少了点什么。可能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那种拼劲了吧。但是高水平比赛,光靠技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我觉得,新主帅上任后,首要任务应该是重塑球队精神。技术训练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队员们找回那种为国争光的自豪感。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很难重返世界巅峰。
每次看到女排比赛,场下的观众都热情高涨,这种期待其实挺让人感动的。但是同时,这种期待也给球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对女排的期待值
毕竟,现在的世界排坛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不能总是活在过去的辉煌中,而是要正视现实。也许,我们应该给女排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她们慢慢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立即见效。
不管最后谁当选新主帅,面临的挑战都是巨大的。首先,要面对的是一支正处在低谷的球队,如何重建信心是个大问题。其次,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球迷、媒体、甚至是上级领导的期待。
新主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既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又要能够灵活应变。他们可能需要做出一些不受欢迎的决定,比如大胆启用新人,或者改变传统的打法。这些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重建一支球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我们不能期望新主帅一上任就能创造奇迹。可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成绩还是会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就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信任。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重建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也可能会有一些令人惊喜的进步。我们需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个过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就对球队妄下定论。
其实,选主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几个明星球员或者名帅,而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
这可能需要从基层做起,加强青少年排球的普及和培训。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经验,看看他们是怎么培养年轻球员的。总之,只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女排的未来才能真正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