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国燃油SUV市场延续了近年来的结构性调整趋势。尽管新能源车型持续挤压传统燃油车生存空间,但头部燃油车型仍展现出强劲韧性。根据最新零售销量数据,1月燃油SUV总销量为52.5万辆,同比下滑24.8%,环比下降23.7%。在这场"冰火交织"的竞争中,自主品牌与合资阵营的博弈、紧凑级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以及豪华品牌的战略调整,共同构成了市场的主旋律。
头部阵营:自主品牌强势突围
1月份TOP 3车型销量均突破2万辆大关,其中吉利汽车成为最大赢家,凭借星越L(29,434辆)和博越L(21,839辆)夺得燃油SUV销量的冠军和季军,星越L以同比25.9%、环比6.8%的双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其"越级配置+中型车空间+紧凑级定价"的错位竞争策略持续奏效。值得注意的是,博越L以153.6%的惊人环比增幅实现逆袭,或与年末促销政策延续及2025款车型上市有关。
长安CS75 PLUS以23,493辆守住亚军,同比暴跌42%,这主要与去年同期销售过于火爆销量突破4万辆有关,但环比下滑16%的数据则敲响了警钟。面对新能源竞品和自家深蓝S7的"左右夹击",这款曾经的"国民神车"正面临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严峻考验。
市场分化:有人欢喜有人愁
奇瑞系展现强大爆发力,瑞虎8(19,949辆)稳居中型SUV销冠,捷途X70(14,351辆)同比激增47.3%,捷途旅行者、捷途大圣等新序列车型的矩阵化布局初见成效。日系三强则集体承压:锋兰达(17,242辆)成为唯一进入前五的日系车型,CR-V(16,076辆)、RAV4荣放(13,602辆)同比跌幅均超20%,皓影(10,944辆)更跌出前十五名。这反映出在智能化、电气化转型中,日系品牌的产品迭代速度已显滞后。
豪华阵营呈现明显分化:奥迪Q5L(13,348辆)、奔驰GLC(10,999辆)保持稳健,但宝马X3(8,542辆)同比下滑34.2%,显示出"以价换量"策略的边际效应递减。令人意外的是,宝马X5(9,413辆)成为豪华中大型SUV独苗,环比增长15.2%,印证了消费升级趋势下高端市场的抗跌性。
现象级波动:这些车型值得关注
黑马选手中,大众途铠(3,076辆)以1160.7%的恐怖环比增幅引发热议,背后或是经销商针对小型燃油车的清库行动。奇瑞瑞虎3X(3,000辆)同比暴增122.4%,显示入门级市场仍存在刚需空间。吉利ICON(2,827辆)凭借91.1%的同比增幅,验证了"精品小车"路线的可行性。
失意者阵营同样瞩目:哈弗H6(9,022辆)同比暴跌60.5%,昔日SUV霸主已跌至21名;坦克300(2,219辆)环比腰斩,硬派越野细分市场热度骤降;日产逍客(7,824辆)、奇骏(2,466辆)的持续低迷,折射出日产品牌体系力的衰退。
细分市场观察
紧凑级SUV仍是主战场,占比达62%,但同比下滑28.3%。除头部三强外,大众途岳(13,201辆)、哈弗大狗(11,767辆)等差异化产品表现亮眼,而丰田卡罗拉锐放(10,132辆)、长安CS55 PLUS(5,445辆)等传统热门车型大幅滑落,显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科技配置"的需求升级。
中型SUV占比约26%,瑞虎8、途观L(16,865辆)、探岳(14,284辆)形成德系与自主的对垒格局。值得关注的是,捷途X90(3,742辆)、瑞虎9(4,684辆)等新势力产品尚未形成突破,市场仍由经典车型主导。
尽管新能源浪潮势不可挡,但燃油车仍将长期扮演过渡角色。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电动化转型与燃油车精耕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未来两年的决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