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更新的黄金储备数据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动——截至3月末,我国黄金储备量达到7370万盎司,较前月增加9万盎司,实现自2024年11月以来的连续第五个月增持。
这看似常规的月度数据更新,恰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重启对华关税战的关键时刻,犹如在动荡的国际金融海面上投下一枚战略压舱石。
就在几天前,老特宣布宣布将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我国随即作出对等反制,宣布对美加征34%的关税。
自此关税规模不断升级,这在近几十年的历史中都是相当罕见的。

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有一句话挺值得玩味的,那就是说中方经济过度依赖出口。
就拿去年的数据来讲,我国对美出口达到了5246.56 亿美元,相比起来美国对华出口还不到我们的1/3,相比起来关税貌似是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所以他才这样说话,可最后的结果真的会如他们预想的那样吗?
这种刻意将贸易战简化为进出口数字游戏,却回避了在华美企的巨额利益,这种选择性叙事却暴露了其谈判策略的局限性。
国务卿卢比奥将关税战包装成"解放亚太"的道德叙事更显荒诞,这位以反华著称的政客声称要"终结中国的经济胁迫",却对RCEP框架下亚太国家与中国年贸易额突破3万亿美元的事实视而不见。

这种将经济议题安全化的论调,与五角大楼同期发布的《印太战略实施报告》形成呼应,只是这种区域经贸现实与美方叙事形成的鲜明反差。
如今,中国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布局为这场博弈提供了关键注脚。
赵锡军教授的研判揭示了关税战的本质蜕变,美国政府加征关税背后的动机之一是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压力,如果所谓的 “对等关税” 持续下去,将对全球贸易发展、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以及全球经济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冲击。
关税武器正在反噬其发明者,形成"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困局。

当美国政治精英们仍在争论"关税武器"的有效性时,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码头正见证着贸易结构的深层变革。
这场博弈的本质已逐渐清晰——这不是简单的贸易数字较量,而是关乎未来产业主导权的世纪之争。
在这盘大棋局中,黄金储备的持续积累恰似围棋中的"厚势",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藏玄机。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