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公把刚结的工钱交给儿媳存着:家人同心,才能构建幸福家庭!

小瞳在互联网看到这样一个视频,近日,安徽一女子的公婆一起上楼来找她,掏出一沓百元大钞和银行卡交给她,并说今年的工钱老板结

小瞳在互联网看到这样一个视频,近日,安徽一女子的公婆一起上楼来找她,掏出一沓百元大钞和银行卡交给她,并说今年的工钱老板结了一部分,他们怕弄丢让儿媳帮忙存起来。

而儿媳看到公婆的动作,也立马明白了:他们哪里会弄丢,只是真正把我当成了一家人,不会像防外人一样防自己。

对此,网友们纷纷点赞:一家人,互相体贴,互相扶持,相亲相爱,恩爱和谐,这样的家庭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是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关系组成。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庭温暖,也希望我们的家庭更有助于孩子成长,更让父母欣慰安心,就先要用心经营、培养和付出。

今天小瞳就和大家分享关于经营幸福家庭的三要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营造家庭舒畅感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一直是困扰众多家庭的难题,对于婆媳关系的恶化,头疼的不只是媳妇和婆婆,更是站在中间的男人。

尤其是涉及到生活习惯、孩子喂养和教育问题上,婆媳两代人难免出现摩擦,一旦没有妥善解决,家庭幸福感就越来越低。

好妻子是家庭的支撑点,好母亲是孩子成长的导航,好的儿媳妇是婆媳关系稳固、持久、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瞳始终认为:幸福家庭的舒畅感不只是来自物质生活水平,更多是来自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来自彼此之间良好的沟通、来自互相包容与理解。

当家庭成员在面对同一事物抱有不同看法时能相互尊重和理解,当彼此之间出现小差错能给予体谅和包容。

这些特质会让家庭中矛盾变得越来越渺小,让家人更亲密,更有力量共同面对家庭以外的生活。

02-建立家庭归属感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类人,回家前躲在车里抽烟,家里的人或事都让他觉得手足无措,所以能应酬则应酬,能加班就加班,似乎不参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纷争就万事大吉。

反之,当一个人只要一提到回家,浮现出的感受是积极的正向的时候,说明他就正处在一种和谐平衡的家庭关系中,所以对家庭有强烈的向往。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被认为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实现自我”。

那么,家庭归属感就是指一个人对家庭的接受度与依赖感。

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家庭归属感,是建立了一种区别于原生家庭,友情甚至爱情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关系模式,归属感是人们对家庭固有的心理需求。

小瞳始终认为:拥有家庭归属感能让我们回到家后感到心灵慰藉,让你想把一天的事情都分享给另一半和父母,似乎无论好坏都有人与你共同分担,在与家人倾诉中我们恢复并调整心理平衡,让我们有充足的力量生活。

03-提升家庭支持感

心理学家海灵格曾提出:一个真正健康的家庭,一定会遵循这个法则——家庭之中,先出现的关系,要优于后出现的关系。也就是说,夫妻关系应大于亲子关系。

真正能够细水长流的夫妻关系,不是你爱我所以你要按照我的喜好来改变自己,而是我爱你所以我尊重你的意愿与选择。

夫妻间的互相欣赏是珍贵的情感滋润剂,不仅滋润了双方,更潜移默化地滋润到孩子,让他明白如何去表达爱。

在家庭经营中,父母的爱情,是孩子内心幸福的根基,对孩子来说,融洽而温馨的成长环境,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夫妻关系的时候,对于我们经营亲子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动力。

对于身处婚姻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家庭的滋养和支持,能极大提升生活质量的下限,拥有幸福的家庭,可以获得更好的休息和更阳光的心态。

幸福的家庭还能让人在困难低谷时仍有斗志,良好的支持赋予你勇气与力量,这样强而有力的爱的力量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