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南征而不复”,是西周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西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周人经过文王、武王、周公三代人的经营,到了成王、康王的时候,国力达到鼎盛,而到了昭王在位的时候,因为南征荆楚失败,周王溺水而死,周六师尽丧,而逐渐衰落。
由于共和元年前的史料奇缺,很多细节我们无法考证,但是通过对各本史料的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梳理出昭王南征的大致轮廓,得以从中一窥历史真相。
为什么南征伐楚?
在周初的时候,楚国作为一个偏远的诸侯国,还是很安分的,因为楚国地处荒蛮,比较贫穷,所以楚国对周王室的义务仅仅就是进贡祭祀时用来过滤祭酒的茅草。
有多大义务享多大权利,因为楚国的义务比较小,再加上地处蛮荒,所以周初的楚国在各路诸侯面前的地位是很低下的,更别说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了。
但是到了周昭王在位的时候,楚国历代君主经过艰苦奋斗,“筚路蓝缕”,逐渐强大起来。随着实力的膨胀,楚国的野心也逐渐显现,楚人对家门口的肥沃的江汉大平原垂涎三尺,频频搞小动作,但是这些小动作对周王室来说不痛不痒,所以也就没有太在意。
却没想到楚人得寸进尺,竟然打起了铜料的主意。
争夺铜料
要知道,在商周时期,铜料可是一种战略资源,打造兵器、制作战车、制作祭祀时的礼器和周贵族生活中用的生活用具,全都离不开青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没了铜料,这两件“国之大事”一件都做不成。
当时的铜料产地主要在南方,在商朝时,商族统治者就已经开辟了一条直达南方的“铜道”,周初分封的时候,周王室也沿着“铜道”分封了大批同姓诸侯国,以保证其畅通。
但是楚人也打上了“铜道”的主意。
据记载,楚公逆曾经出征汉东,掠夺了“赤金九万均”,约合现在270万斤,楚人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周人。
于是周昭王决定出兵南征,因此争夺铜料是昭王南征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昭王的建功立业之心
除了争夺铜料,周昭王攻打楚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自自己的私心,根据《国语 齐语》记载,周昭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也即是说,周昭王雄心勃勃,想像自己的祖先文王、武王一样,做成丰功伟绩,青史留名。
这也算是昭王南征的另一个因素。
怎么打的?
第一次南征
昭王南征分两次,第一次南征是在公元前980年,也就是昭王十六年。
这次战役,周昭王准备的很周密:
首先,周昭王在成周地区集结军队(主要是周六师),并且传令各国,命各国诸侯各自带本国军队,由封地出发,直接南下。
其次,周昭王带领着周六师和一些主要诸侯国的军队,在南山以狩猎的形式进行了军事大演习。
最后,昭王命令先头部队先到达江汉地区,建立了行宫,并且传令南方诸侯们带兵前来助战,同时在汉水中洲地区囤积作战用的军事物资。
随即周师主力和各路诸侯军也陆续赶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周昭王开始进攻楚国,由昭王亲率周六师主攻,南北诸侯军配合,强大的攻势顷刻间就瓦解了楚人的军队,楚国表示臣服。
周师在江汉大肆掠夺,缴获珍宝无数,并且还“铸器铭功”,就这样,昭王的第一次南征以周师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第二次南征
随即在昭王十九年,也就是三年之后,昭王再一次出兵南征,关于这次南征,是有争议的,那就是伐的究竟是楚国,还是虎方,这个争议我们放在文章的最后讲。
因为不管伐的是谁,总之昭王是南征了,而且还“不复”。
关于昭王的第一次南征,有出土的青铜器为证,所以对于战争的布置与整体进程我们都可以很清晰的了解,但是第二次南征,因为没有出土的文物可以参考,只能从书上的零星记载得到这些信息:
1、这次南征,规模比第一次南征还要大
2、周昭王溺死于汉水
3、周的精锐周六师全军覆没。
那么为什么第二次南征,昭王遭到如此惨败呢?
私以为原因有二:
1、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关于周昭王溺死汉水,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胶船说”,也就是说当地的船夫对周昭王的南征不支持,给周昭王提供的船是用胶粘起来的,当周昭王和他的军队乘着胶船走到汉水中间的时候,胶遇水化开,周昭王和周六师就全部沉到汉水里去了。
一种是“梁覆说”,梁就是指桥梁,说的是周昭王胜利班师的时候,命当地人打造浮桥,让军队过去,结果被当地人动了手脚,桥梁坍塌,昭王和周六师全部沉没。
最后一种是“南巡说”,就是周昭王并不是溺死在汉水,而是在南巡的途中去世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一种说法。但是既然是在南巡的过程死的,那周六师又是怎么全军覆没的呢?既然周六师这么庞大一支军队消失了,那就肯定是发生了规模不小的战争。可见太史公当年也面临着诸多纷杂的史料,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用了这个说法。
如果我们跳出考据的思维来看待这三种的说法的话,那么就可以看出,不管是“胶船说”还是“梁覆说”,反正昭王死和当地的老百姓有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昭王二次南征,是不得民心的,至少是不得当地的民心的。
2、轻敌
第一次南征轻松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昭王不免犯了轻敌的错误,而轻敌则让统帅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二次南征,昭王没有在大军后边布置好足够的后援,所以当他在汉水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无援来救。
昭王的惨败有什么影响?
总之,昭王南征而不复,对西周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次战役中,周的精锐成周六师尽丧,导致周王室军事实力削弱,军事上的削弱延伸到政治上来说,就是周王室对于楚国和一些南方的诸侯国的控制力大大削弱。
周昭王的失败,也让一直受打压的楚国得以压力骤减,从此走上了兴盛之路,最终成长为春秋五霸之一。
从此之后,西周就把防御重心从成周转移到南方区域,而为了成周的安全,又不得不有选择的与西北各非华夏族的部落加强友好关系。
可以说周昭王南征而不复,迫使了西周进行政治格局和统治思想的大转变,而这一转变会随着政治波及到军事,最终波及到西周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进而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注:
关于周昭王第二次南征,有史家提出,昭王并不是南下征的芈楚,而是楚蛮,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大对的:
1、昭王溺死的两种说法,都和“民”有关,都是当地老百姓动的手脚,而这些老百姓,毫无疑问不会是楚蛮,因为昭王不可能会信任楚蛮的百姓去做类似提供渡船、修建浮桥这种关乎全军生死的工作的。
2、如果说昭王这次所征不是芈楚而是楚蛮,那么按照规矩,楚国作为征楚蛮前线,应该从王出战,但是关于此战的零星记载中,并没有楚人从王参战的半点记载。
3、如果当时昭王征的是楚蛮,则不应在史书中记载为征“荆楚”,而是征楚蛮、南蛮才对,比方说当时征讨淮夷、泗夷的时候,也并没有记载“征淮泗”,而是分开记作征“淮夷”、“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