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奇迹!塔里木盆地湖泊干涸40年,多年输水超90亿m³起死回生

问凝爱吃瓜 2024-09-11 14:43:46

你见过沙漠中的绿洲吗?你见过绿洲变成荒漠吗?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就上演着这样一出悲壮的“魔幻现实主义”。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台特玛湖,作为塔里木河的终点,更是这片绿洲的生命之源。它滋养着两岸的胡杨林,孕育了无数珍稀的动植物,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域儿女。

命运弄人,曾经的“塞上江南”却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死亡之海”。台特玛湖,这个千年古湖,竟然在人类的眼皮底下,活生生干涸了!这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台特玛湖的消失,就像温水煮青蛙,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死”的,我们先得看看它“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腹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恶劣的自然环境,注定了台特玛湖的命运多舛。

在与干旱抗争的过程中,台特玛湖并非孤军奋战。作为塔里木河、车尔臣河等河流的最终归宿,台特玛湖拥有相对稳定的水源补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这种微妙的平衡,却在20世纪中叶被打破。

1950年代末,台特玛湖的面积还有183平方公里,碧波荡漾,生机勃勃。然而,仅仅过了20年,到了1972年,由于上游大西海子水库的修建,台特玛湖的水源被彻底切断,曾经的“生命之源”变成了毫无生机的“断流河”。

水是生命之源,断水就等于断了台特玛湖的命脉。失去了水源补给,再加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步步紧逼、强劲的东北风、以及常年干旱少雨的气候,台特玛湖的命运急转直下。

台特玛湖的干涸,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态灾难,其带来的恶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湖水干涸后,土壤盐碱化加剧,植被大面积枯萎死亡,原本生机盎然的绿洲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

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魔爪不断向外延伸,将曾经的绿洲吞噬殆尽。

台特玛湖的干涸也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灭顶之灾。失去水源后,土地无法耕种,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成了不毛之地。曾经繁荣的村庄,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在风沙中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英苏村,这个曾经依偎在台特玛湖畔的小村庄,是这场生态灾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台特玛湖水量充沛的年代,英苏村人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幸福生活。他们捕鱼、放牧、种植棉花,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安稳。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台特玛湖的干涸而烟消云散。

失去水源后,英苏村的土地迅速沙化,农作物颗粒无收,牲畜也因缺水而大量死亡。村民们不得不踏上逃荒之路,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家园,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曾经欢声笑语的小村庄,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和呼啸的风沙声,令人唏嘘不已。

台特玛湖的悲剧,是人类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必然结果。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时间来到2000年,彼时,台特玛湖已经干涸了整整28年,成为了一片死气沉沉的盐碱地。然而,就在人们快要遗忘这片“伤心地”的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悄然浮出水面——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正式启动!

107亿元人民币,这是一笔巨款,也是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承诺。这项工程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台特玛湖“起死回生”,

让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重现生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让一个干涸了近30年的湖泊重新焕发生机,无异于“逆天改命”。消息一出,质疑声、反对声此起彼伏,有人说这是“劳民伤财”,有人说这是“痴人说梦”....

更多的人,选择相信,选择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工程师、技术工人,纷纷汇聚到这片荒芜的土地,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沙,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台特玛湖重现碧波荡漾!

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人心工程。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期盼。这场“生态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硬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00年,第一次生态输水开始了。来自博斯腾湖的近1亿立方米的水,浩浩荡荡地奔涌而来,目标直指干涸多年的台特玛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些水只走了106公里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台特玛湖的边都没摸到!

第一次输水就遭遇“滑铁卢”,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水呢?怎么不见了?”“工程是不是搞错了?这可是上亿立方米的水啊!”

质疑声、抱怨声再次响起,有人甚至开始动摇,怀疑这项工程的可行性。

参与工程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他们不相信,台特玛湖真的就“无力回天”了!

专家团队临危受命,他们奔波于荒漠戈壁,对湖床结构、水文地质、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全面勘测和分析,试图找到问题症结。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由于台特玛湖干涸时间过长,湖床已经变成了“超级海绵”,输送过来的水大部分都被蒸发和渗透掉了。

找到了问题所在,解决起来就有了方向。

针对台特玛湖的特殊情况,专家团队制定了一套“量身定制”的输水方案:“多阶段输水”:将一次性大流量输水改为分阶段、小流量、长时间输水,就像给病人“输液”一样,慢慢“滋养”干涸的湖床。

“精准调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量、水位、水质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输水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

除了技术层面的改进,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还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991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协调流域内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台特玛湖的生态输水工作。

2001年,一份投资107.3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获得批准并开始实施,为台特玛湖的“重生”之路保驾护航。

科学的治理方案,加上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为台特玛湖的重生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2000年到2023年,24次生态输水,累计输水量超过9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将9个西湖的水量全部注入台特玛湖!水,来了,希望,也就来了!

干涸多年的台特玛湖,终于等来了“生命之水”!随着湖水面积的逐渐扩大,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重新披上了绿装,胡杨林、红柳、芦苇等植物欣欣向荣,为这片荒漠带来了久违的生机。

野生动物也纷纷回归,野鸭、天鹅、白鹭等珍稀鸟类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沙漠的扩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曾经被风沙吞噬的土地也重现生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台特玛湖的“死而复生”,堪称世界生态治理史上的奇迹,也为全球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 seemingly impossible 的生态难题,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台特玛湖的故事,远未结束。它不仅是一个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更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远比湖水的回归更加深远: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人类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治理,是生态修复的关键。 台特玛湖的重生,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台特玛湖的“重生”,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参考信息:

上观新闻:新疆台特玛湖: 生态输水造就沙漠中的“水鸟家园”

中国青年网:江河奔腾看中国丨台特玛湖:从断流到重焕生机

天山网:从消失到重现,台特玛湖的前世今生(图)

0 阅读:0

问凝爱吃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