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下)

泠泠泠七 2023-09-27 16:26:52

接(上)

吴曼青院士(2009年当选)

吴曼青,1965年8月出生,男,汉族,安徽桐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1] 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雷达技术和网络信息体系专家,我国数字阵列雷达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奠基人和引领者。自主创新了数字阵列技术,推动雷达体制的持续创新,成功研制国际领先水平的空警500预警机雷达,推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应用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推进网络信息体系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实战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万元熙院士(2009年当选)

万元熙,1939年12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绵竹市,原籍江苏南京,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

万元熙于1967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68年至1973年在四川部队农场、凉山州广播器材厂工作;1973年参加创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1983年至1985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聚变研究中心进修;1996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项目总负责人;2009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

万元熙长期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EAST项目总负责人,将聚变物理实验装置重要要求和超导关键技术成功集成,提出并主持完成总体设计,带领整个团队,用近十年时间,自主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了所有关键部件;自主完成难度和风险极大的全系统总装,工程调试一次成功,在国际上率先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获得稳定、重复和可控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为磁约束聚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EAST作为2006年科技界重要成果,入选当年的“十大科技进展”、“十大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选为建国六十周年重大成果展。由于在该领域的贡献,万元熙教授获得2009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文清院士(2013年当选)

刘文清,1954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江苏邳州人,2000年5月加入民进[31] ,环境光学监测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

1975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78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就读硕士研究生,同年前往意大利,在米兰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前往希腊,就读于克里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攻读激光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希腊克里特研究中心欧共体激光开放研究室做访问学者;199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前往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做外国人研究员;1997年担任环境光学研究室主任;1998年4月进入千叶大学环境遥感监测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所长;2011年被聘任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受聘为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

刘文清一直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工作,他成功将光谱学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开拓了我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发展了高灵敏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了系列先进环境监测设备,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

先后负责建设了安徽省、中科院、环保部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凝聚了一支环境光学技术创新团队。主持开展了环境光学技术方法创新,建立了环境污染物的光谱特征数据库,研发了污染物光谱定量解析算法和工程化应用软件。利用发展的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方法,研发了20多种常规污染物、污染源,VOCs,颗粒物,环境安全,水质污染在线监测技术设备,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发挥了带动作用。通过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开展大气污染外场监测示范应用,弥补传统地面监测数据在监测手段和监测范围的不足,为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的形成、演变和输送过程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长期的空气质量管理。地基平台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我国开展空基平台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奠定了基础。

吴伟仁院士(2015年当选)

吴伟仁,男,汉族,1953年10月出生,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航天测控通信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常委。

1978年11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获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航天工业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从事运载火箭、卫星测控通信科研工作,任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任航天工业总公司建华仪器厂厂长;任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科技司副司长、司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规划办公室主任等;2008年起,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长期从事航天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曾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世界航天最高奖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鉴于他在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2020年6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将国际编号281880号小行星命名为“吴伟仁星”。

李建刚院士(2015年当选)

李建刚,1961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造太阳”装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

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任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等离子体所所长;2009年任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等离子体所所长 ;201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建刚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与波的相互作用、诊断、托卡马克运行、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聚变材料等。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中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走在国际前列。

田志刚院士(2017年当选)

田志刚,1956年10月11日生,山东省莱州市人,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医学中心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田志刚获山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免疫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1年,任山东省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主任;1996年至2001年,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1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1年至2014年,任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主任;201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主任;2014年,任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田志刚长期从事NK细胞和肝脏免疫学研究。开创以NK细胞新视角认识各种肝脏疾病;创建NK细胞肝炎模型,发现若干免疫治疗新靶点;研制靶向NK细胞受体的单抗,可逆转NK细胞过度活化或功能耗竭以治疗肝脏急性损伤、病毒性肝炎或肿瘤;创建NK细胞规模化扩增和基因修饰技术,突破N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瓶颈。

陆军院士(2019年当选)

陆军,1964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机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嘉兴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南理工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陆军于1985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 ;198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之后作为定向培养毕业生到中国电科38所工作;1991年被委派担任炮兵某重点新型目标指示雷达总设计师;1996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电科38所副所长;2001年担任空警2000总设计师;2005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3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预警机领域首席科学家;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担任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年担任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

陆军主要从事预警机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中国预警机信息系统技术体制,突破了综合效能、空地协同两项关键技术,主持完成首型国产预警机、出口预警机及空地协同系统研制,实现了中国预警机技术跨越式发展。

0 阅读:13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