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据中台,打造智能运管中心,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绿色、高效三类智慧服务,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环境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创新的凝聚力,拓宽创新成长空间,持续推动国家智慧园区的现代化发展。
1、N维感知采集
部署多维的感知采集设备,对于园区“人、车、物、环境”等数据进行采集,例如“人”的通行轨迹信息来源于人行闸机、门禁系统、访客系统;“车”的通行轨迹信息通过部署车辆道闸及园区类车辆卡口来实现采集;“物”的信息来源于一些提供能源、环境信息和提供固定资产、仓库物资等资产信息的各类传感器,从而实现数据全面、实时、准确感知。
2、一套支撑网络
构建一套多业务、广覆盖、高带宽的支撑网络,为办公、物业、安全、环境等多业务提供支撑,达到园区无线网络全覆盖、楼宇有线网络全覆盖的效果。另外园区网络不局限于传统的有线、wifi网络,还有一些物联网、5G的应用,从异构网络的共享、多数据融合层面出发,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万物互联,实现园区全联接,感知永在线。
3、一个数据中台
鉴于系统接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搭建一个数据中台,统一数据标准,为底层采集的各类数据提供统一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多个“信息孤岛”提供统一的协作平台,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满足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共享、业务优化等系统需求。
4、一个智能运管中心
打造一个智能运管中心,通过3D空间可视化和视频监控等来实时显示园区运行情况,园区管理者可以全面、直观地感知园区的运行和管理状态,实现“园区状态全可视”。通过全联接实时采集园区终端信息,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分析,让决策不再仅仅依赖个人经验,而是基于实际数据,保证运营全局掌控,业务高效处理,实现“园区业务全可管”。一旦园区事件发生,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协作,可以统一调度资源,快速响应处置,实现“园区事件全可控”。
5、二类智慧服务
5.1 安全
安全方面,首先是安保。建设思路是依托各类视频监控设备、入侵报警设备、门禁设备等构建三道安全防线。安全方面,首先是安保。建设思路是构建三道安全防线,第一道是园区周界的安全防护,第二道是将园区内部划分不同的区域,做好区域的安全防护,第三道防线是各栋单体建筑外部以及内部重要区域的安全防护。依托上述安全系统全方位的建设,在园区的智管中心,可以对园区整个安全态势进行全局预览,各安防系统间高效联动,可以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研判、可视化处置,并联动前端设备进行的安全防控,实现一键式的应急调度,保障园区安全。
5.2 高效
智慧园区的高效性方面,从下列几个维度来阐述。
云办公:依托云端服务,办公文档数据可以随时、同步访问,实现人机分离,无缝衔接。协同办公:园区无线网络全覆盖,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接入网络,协同办公。
会议管理:提供会议预定及取消,缓解会议资源冲突;部署无纸化会议,提升会议效率。能耗控制,会议结束后自动关闭会议设施;配置一些智能家居,提升会议体验。
资产管理: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固定资产、仓库物资、生产设备等进行资产跟踪、报警、维修,还可以结合GIS进行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实现资产物料智能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园区信息发布:提供多种渠道的实时信息发布,提高员工获取信息效率,促进文化传播。
视频会议:实现远程会议互联共享,节约差旅成本。
智慧考勤:有多种考勤手段,APP考勤,门禁考勤,刷卡考勤,人脸考勤,人和车辆关联,以车辆通行记录考勤,以企业Wi-Fi网络覆盖配合移动办公APP如口袋助理、阿里钉钉等的人性化考勤。还有对于一些重要安保岗位的离岗检测等。
智能停车:APP预约停车、寻车,提升用户体验;车到锁降,车走锁升,避免车位被占用;僵尸车、黑名单车辆处理,车位占用处理,预约停车但不办理业务管理,提升异常情况处理效率。配备一些新能源车充电桩等等,都是智能停车的体现。
智能运维:紧贴运维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全网软硬件资源的全寿命周期的维护管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信息及时告警推送。根据故障类型,进行工单派发。结合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可以对告警管理、工单管理、考核管理等业务的各种状态及对应数据统计分析,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