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这张照片——四十多岁的农村大姐站在机场玻璃前,手指头贴着冰凉的玻璃,眼睛瞪得老大。她这辈子头一回坐飞机,起飞时两手攥得死紧,等飞机平稳了才敢瞄一眼窗外棉花糖似的云彩。这个叫唐桂芳的女人,是她那个考上大学十六次的弟弟硬拽上飞机的。
大年初三那几天,广西老家冷得邪乎。唐尚珺挎着褪了色的牛仔包,挨家拍门姐,赶紧收拾两件衣裳!妈,您把厚棉裤套上!邻居家小卖部门口蹲着的老汉直咂嘴这娃儿读了十来年书还没读够?咋又折腾他娘老子呢?谁也没想到,这回他不是奔着课本去的,是奔着四川的雪去的。
到了西岭雪山脚下,七十岁的老太太抓着儿子的手不敢撒。城里老太太们逛超市似的慢悠悠,她倒好,走一步得跺三下脚,生怕雪地里有陷阱。唐桂芳更逗,团个雪球要闻一闻,咬一口,呸呸吐出来还说咋跟啃冰碴子似的?这些场面被拍下来发网上,两天工夫就百万人看。
要说这家人,真像村口那颗歪脖子树——长得不起眼,根可扎得深。老太太守寡三十年,靠着三亩甘蔗地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大姐嫁到邻村,男人在工地摔坏了腰,两口子就靠卖油炸粿过日子。老二孩提时代得了脑膜炎,四十岁了还要人喂饭。老三在广东制衣厂,流水线上站了十三年。老幺就是唐尚珺,这个读了十六年高中的高考疯子。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在都江堰看夜景时,老太太指着对岸万家灯火念叨这要是咱村该多好唐尚珺接过话茬等儿子毕业挣钱了,咱家也盖两层小楼,装那种会变颜色的彩灯老太太笑出满脸褶子那得费多少电钱!后来这段视频底下有人留言我娘去年走了,现在看见街边卖烤红薯的都掉眼泪网上吵得最凶的是该不该学唐尚珺。要我说,学他啥?学他死磕高考?那不必。要学的该是他这股子在乎家人的劲儿。昨天喝酒碰见个当会计的老同学,他红着眼睛说上个月给老板做假账得了两万奖金,转头给我爹买了台按摩椅,老爷子坐上就不肯下来,说比亲儿子按得舒坦唐家这趟旅行总共就花了六千块——机票是特价票,住的是青年旅舍,吃饭专挑小巷子里的苍蝇馆子。可你看那照片里,老太太啃着红糖锅盔笑得比花还艳,大姐举着熊猫玩偶比小姑娘还欢实。要我说,尽孝这事儿就跟炒菜似的,火候到了,白菜豆腐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滋味。
有人算过笔账,老唐这些年复读要是去打工,少说能攒下二十万。可话分两头说,要不是他前些年一门心思备考,能有现在这大学文凭?能带老娘老姐见世面?就跟村东头王老汉种橘子似的,头五年光长树不结果,后面三十年年年丰收。
说到这高考钉子户的未来,有人说他要直播带货,有人说他想转法律专业。要我看都不靠谱。倒是他去年在甘蔗地里说漏嘴那个打算实在——想在村里办个补习班,专教那些爹妈在外打工的留守娃。这话听着就比那些个带货卖惨的实在多了。
最后说个真事。我们胡同口修自行车的老张头,攒了二十年钱说要带老娘去北京看天安门。前年老太太走了,老张现在见人就念叨该用三轮车驮她去县里转一圈也好啊!您说,这孝心能等吗?等来等去,等的都是遗憾。
所以说啊,唐尚珺这趟四川行,看着是带家人看雪坐飞机,实则是给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普通人上了一课。别老想着等钱攒够了、等不忙了、等孩子大了——您倒是等等看,时间它等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