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其中指出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节水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化应用,强化科技创新对促进节水的支撑作用。近年来,陕西移动积极发挥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以信息化助力水资源使用、保护和管理,为三秦大地水资源保护赋能。
5G+智慧灌溉,农业用水更科学
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陕西移动在全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为渭南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园区搭建的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创新上线了5G水肥自动化雾灌系统,实现灌溉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农户精细化水资源管理的“好帮手”。
雾灌技术是当前普遍应用的科学灌溉技术,既可增加作物的株间湿度,调节株间温度,也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广泛的5G网络覆盖,陕西移动创新将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能力与自动化雾灌技术融合。“水肥自动化雾灌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基地作物种植环境,实现定时定量的自动灌溉,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把水分、养分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陕西移动工作人员孙宁介绍。
(水肥自动化雾灌系统)
陕西移动以数字信息化助力全省农业节水用水提效:在榆林市榆阳区,智慧灌溉系统通过专用APP,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一键灌溉、自动水肥,数智化促进全村玉米丰产;在安康汉阴,智慧灌溉使猕猴桃种植从“靠天吃饭”变成“看数生产”;在汉中留坝,5G+智慧种植,香菇培养巧管理,大棚控水控温更轻松……数智赋能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价值。
5G+智慧水务,生活用水不浪费
节水不止农田事,生活点滴皆关键。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管网络成为城市的生命脉络,水管老化、损坏导致的“跑冒滴漏”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一大原因。
陕西移动协同中移物联网公司发挥数智化能力优势,聚焦饮水工程信息化、智慧化改造,在商洛市郭村社区支撑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水表抄表智能化和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台一体化进程,以智能水表终端+模组+连接+智慧水务平台,为“跑冒滴漏”提供了解决方案。
(工作人员在测试智能水表)
“我们在社区共安装了380台智能水表终端,在自动抄表数据异常时,智慧水务综合平台的精确预警,能够及时解决看不见的‘跑冒滴漏’,维修人员接到任务后15分钟左右赶到现场,对漏点进行及时的抢修,这样能够大大减少自来水的损耗,也能够保障居民正常用水。”郭村社区刘丹莉说道。
智能水表采用自动抄表技术,几分钟或几小时进行一次集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用水异常并及时上报,很好地解决了水管网络跑冒滴漏现象。此外,也解决了大中型城市抄表效率低、高层住宅抄表难、服务不及时、阶梯水价推广难等问题,为节约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5G+云端守护,水清鱼跃生态兴
在安康市汉江流域,一名工作人员正操控着无人机巡河,随着无人机滑翔飞过沿河区域,河流两岸环境、水流、水位画面一览无余。“人去不了的地方,无人机去巡。以前巡河到了滩涂洼地、禁采区、河岸线中断的地方,我们去巡查都很折腾,特别耽误时间,现在直接让无人机去飞,可方便多了。”汉滨区河长办主任郭峰说道。
无人机巡查是陕西移动为安康水利局打造的河湖治理信息化项目的功能之一。利用巡查无人机,有效提升了河湖长巡河效率,也节省了人力成本,为水域的治理监测,提供了强力支撑。
目前,陕西移动已完成安康市二期项目426个智能视频监控点位、150余处预警广播、100余台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交付使用,彻底覆盖全市所有水域。一系列场景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准研判的可视化应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后台对水源地、排污口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控,远程防控重点区域内的排污、捕捞、采砂等非法行为。
河流承担着当地居民日常饮水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福祉与安宁。陕西移动在渭南、安康、汉中、商洛等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水利部门打造江河视频监控系统,通过5G专网、5G巡检无人机、5G+AI视频监控,实现了河湖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为保护水资源注智赋能,守一方碧水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