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执教记,从小品王到戏剧传灯人的半生突围

星闻速溶站 2025-03-20 14:42:10

当71岁的陈佩斯在中戏讲台上即兴表演“无实物吃面”时,阶梯教室爆发的掌声穿越了四十年时光——这位阔别春晚二十年的初代笑匠,正以中央戏剧学院特聘讲师身份重现江湖。从内蒙古草原的放羊倌到戏剧圣殿的布道者,他的人生剧本比任何小品都更具戏剧张力。

2023年深秋的中央戏剧学院,走廊挤满踮脚张望的学生。表演系403教室的监控画面显示,连窗台都坐满了人。陈佩斯顶着标志性光头,手握《惊梦》剧本解析“戏中戏”结构,台下坐着低调旁听的靳东。这位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在笔记上写满批注,课后更与陈佩斯就“喜剧的悲剧内核”展开四十分钟学术探讨。

1969年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5岁的陈佩斯在寒风中挥动牧羊鞭。父亲陈强因“黑帮”罪名被批斗,本该报考军艺的他,因政审问题两次被文工团拒之门外。

为争取八一电影厂考试机会,他连续三个月凌晨四点翻墙潜入排练室偷师,把《列宁在1918》台词背到形成肌肉记忆。最终在田华力荐下,考官给出“可塑性超越出身”的特殊批语。

1984年央视春晚后台,陈佩斯捧着搪瓷碗反复练习“吃空气”。这个被导演组质疑“太抽象”的创意,最终成就《吃面条》的封神时刻。

此后十四年间,他带着《羊肉串》《主角与配角》等作品八登春晚,却在1998年表演《王爷与邮差》后突然消失。多年后受访时他坦言:“小品需要即兴火花,但电视台连NG镜头都要审查。”

2001年的长安大戏院,《托儿》首演谢幕持续23分钟。陈佩斯为这部讽刺社会信任危机的喜剧,抵押北京房产筹集资金,亲自修改剧本27稿。

当看到观众笑着抹泪时,他找到比春晚更自由的表达空间。此后《阳台》《戏台》连创票房神话,其中《戏台》谢幕时,老搭档朱时茂冲上台拥抱:“你小子在话剧界又吃上热乎面了!”

在中戏的大师课上,陈佩斯展示1978年《瞧这一家子》的导演手记,泛黄纸页写满“注意喜剧节奏与生活真实的平衡”。有学生问及如何面对创作瓶颈,他掏出口袋里的内蒙古牧区工分本:“我总想起放羊时琢磨表演的时光——艺术本质是苦中作乐。”

从春晚钉子户到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陈佩斯用半生验证了真正的艺术家永远在路上。当他在黑板上画出“喜剧金字塔”结构时,窗外斜阳映亮满堂学子专注的面庞——这或许比任何奖杯都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0 阅读:0

星闻速溶站

简介:星闻速溶站 娱乐独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