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种豆科植物,目前我们市面上购买的黄芪主要是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根部,干燥后切片,其中含有多种多糖、皂苷、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并且在中医理论中,黄芪具有温补之性,能够补脾肺之气、升举阳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而被誉为“补药之长”,所以经常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被人们使用,但是滥用黄芪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近来我科接到一位患者,白女士今年32岁,年轻时很注重身材管理,但是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饮食也不健康,体重开始逐渐上涨。
三年前由于孕期没有控制,家里一直在劝她补养,生产过后更是比怀孕之前重了30斤,这几年虽然尝试过运动和节食,但是工作生活的忙碌也让她很难坚持下来,甚至还吃过过减肥产品,可这些产品吃过之后都是腹泻,瘦了又很快就会反弹,还吃坏了胃,让白女士很伤脑筋。

两个月前,白女士和朋友聚餐时聊天,听说黄芪泡水能减肥,是中药,不会腹泻,还不用担心有副作用。白女士就去药房咨询,看到黄芪价格低廉,想着试试也不亏,就买了半斤回家泡水喝。

喝了一个月下来,果然瘦了3斤多,而且除了小便次数略有增加,感觉便秘次数少多了,身体也没那么沉了,精神状态也充沛了很多。
白女士想着不如多放一些,再喝上一阵,而且黄芪水味道也很清新,不像想象中的中药那样难以入口。于是每天抓两把泡上一壶,反复冲泡能喝一天。
半个月前,白女士就总觉得鼻腔、嗓子干干的,还有些红肿,晚上心烦意乱,入睡困难,以为是春天换季时节气候干燥的原因就没在意。近几天开始加重,咽喉疼痛,还出现头晕的症状,白女士担心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所以来医院就诊,想要检查一下。

在问诊时,白女士并未提及自己正在喝黄芪水,我们根据她所述症状对她进行了检查,血压142/84mmHg,收缩压在临界值,舒张压正常;心率102次/分,心率略偏高;检查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不大,咽后壁未见淋巴滤泡;喉黏膜红肿,考虑有炎症。
由于有头晕症状,我们建议她进一步做血常规、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结果显示血常规和头部核磁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检查结果,我们嘱咐她再观察观察,目前没有明确的疾病,最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能是有点上火了,白女士这才表示,之前身体都挺好的,喝了黄芪水瘦了之后还总是有小毛病了。
我们赶紧追问她黄芪水是什么时候喝的,这才确定了原因应该就是长期服用大量的黄芪水导致的,于是让她先不要再喝了,停一周试试,下周再来复诊。

一周之后白女士没有再到医院来,我们按例进行随访,白女士说口干舌燥的感觉缓解多了,嗓子也不肿了,就是还有点心烦、睡眠质量不好,本意是想用黄芪水减肥,结果还喝出了问题。其实,在一开始白女士是适合饮用黄芪的,只不过后来想要一蹴而就,快速见到效果,过量地饮用起了副作用。我们建议她想要减重要保持清淡合理的饮食,规律作息,配合运动才是科学的减重方式。
黄芪似乎的确能让人变瘦,白女士在刚开始时就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
一、长期喝黄芪水,人为什么会变瘦?
黄芪的利水消肿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多肥胖人群属于痰湿体质,往往由于脾胃虚弱,导致食物积滞在体内而不能运化代谢,而生痰湿。
黄芪有健运脾胃的功效,进而加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黄芪使清气上升,所以水液也会下行,产生利尿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参与调节水液代谢,使渗透压平衡,提高肾小球过滤率,促进钠、氯随尿液排出。

黄芪能够增加新陈代谢,变瘦的原理主要是摄入的热量小于代谢量,研究认为,黄芪甲苷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和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使人体全身气血周流加快,提高基础代谢,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能够增加肠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的含量,能够促进肠道健康,黄芪皂苷能减弱胰脂肪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对饮食中脂肪的消化吸收,但不起抑制食欲的作用,所以能够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维持身材。

因此,黄芪让人变瘦,不是因为它具有减肥的功效,而是通过调理全身健康状态,间接地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当然,仅仅依靠黄芪水依然无法变瘦,要配合节制饮食、规律运动,才能有更好效果。
不只是在保持身材方面,从维护健康方面黄芪也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但是,要建立在用对、用好的前提下,滥用黄芪反而会危害健康,产生副作用。
二、长期喝黄芪水,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口干烦热
由于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而且药性温热,喝黄芪水过量,或阴虚、湿热等本身体质比较火旺的人喝黄芪,容易出现“上火”、“伤津”的症状,比如口干舌燥、咽痛心烦、睡眠不安、大便干结等等。

升高血压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能够提取出活血、扩血管的成分,在中医理论中黄芪能够升举阳气,并且具有双向作用,当用量<15g时可使血压升高,>30g会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日常饮用黄芪水,很难达到高剂量,而且这需要在医生的配伍用药、安全指导下进行,血压偏高的人群服用黄芪,会适得其反,常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头痛、颜面泛红等症状。

过敏
大部分人能够对黄芪耐受,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对黄芪中的蛋白质、多糖类物质产生应激。实际上,过敏是服用黄芪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样,包括皮疹、流涕、腹泻、喉头水肿、哮喘发作、发热,严重者可引起休克。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会进购硫磺熏过的黄芪增加重量,表面看着更干净,一些中药熏硫是必要的,但黄芪并非如此,新鲜的黄芪药效更为肯定,而且硫磺长期服用有中毒的风险。

加重原发疾病
本身有积食、腹胀、两胁胀痛的患者服用黄芪水会加重脘腹胀满的症状。感冒的时候也要暂停服用,中医认为,感冒时体内有外邪侵袭,服用补益的药物会助长邪气,而且外邪不能排除,导致难以痊愈。
黄芪水不是人人都能喝,但对于适宜人群黄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黄芪呢?
二、 服用黄芪的注意事项
肺脾气虚的人最适宜服用黄芪,这类人群常出现气喘、乏力、正常运动量下比别人更爱出汗、腹泻等症状。常常出现浮肿的人,或体型肥胖,肌肉松软,而且身体沉重无力、精神疲倦,出现这类症状是体内水湿蓄积的表现。
此外,平时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冒,伴有怕风怕冷的患者可以服用黄芪水加以预防,它能够固护卫表,提升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女性对于黄芪的使用具有限制性,孕妇要谨慎服用黄芪水,因为黄芪的利水消肿作用会促进体内水液通过尿液排出,孕晚期会导致羊水减少,不利于胎儿的发育。
月经期服用黄芪也要仔细考量个人体质,如果月经量少、颜色淡、经期提前,并且平时容易疲乏的女性可以适当饮用,但一旦出现经血量多、颜色紫黑、痛经等再饮用黄芪水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月经紊乱。

不同炮制方法会使黄芪产生不同的药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现代多生用、蜜炙。
生黄芪更适合平时总出汗,免疫力比较低,经常感冒,晨起容易水肿的人;炙黄芪比较适合气虚的人群,这类人会常常觉得疲劳,吃得少或没有食欲,消化不良,大便稀溏。

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黄芪的摄入的安全剂量要控制在每天60g以内,而且不要超过4个月。市面上售卖的补充剂往往是浓缩产品,与常规饮片不同,要注意摄入量的把控。
4)药食同源效果更加作为日常饮用,黄芪代茶饮是最为方便的一种形式,可以取5~10克热水多次冲泡。此外,黄芪本身具有豆香味,适宜做成药膳,既营养,还能够增加香味的同时发挥滋补作用,比如黄芪小米粥,黄芪炖鸡等。

总之,白女士的案例提醒了我们,用对黄芪水确实对保持健康、维持体重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一定要先对自身体质进行评估,或咨询医生的意见再进行食用。正在服用黄芪进行保健的朋友,也要注意密切观察身体状态,控制好服用的量和时间,防止过犹不及,起到反作用。
参考文献
[1]奚佳玉,苏圆锦,赵鲲鹏等.黄芪药食同源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23,38(06):718-724.
[2]周宛蓉.黄芪毒副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8,(09):94-95.
[3]张引拖,吴安芝.浅谈黄芪的双向治疗作用 [J].内蒙古中医药,2011, 30 (05): 120-121.
[1]赵安社,王新陆,朱明军等.黄芪及其活性成分的利水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学报,2022,37(08):1702-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