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人才乃强国之本!中国古代的时候,战国七雄中的秦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西方小国一跃变成西方强国。本质原因就是在于秦国吸纳了东方六国流失的大量人才。
从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虞国)、蹇叔(宋国),到秦始皇时期的李斯(楚国)、尉缭(魏国),秦国形成了持续500年的人才输入通道。魏国尤其成为最大"人才输出国",商鞅、张仪、范雎等改变秦国命运的关键人物。所以一个国家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将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国运。
同样的道理,建国只200多年的美国,之所以能取代当年英国的霸主地位,本质是因为二战之后美国吸纳了全球大量的人才。

2025年3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的民调结果犹如一记重锤:在美国1600余名受访科研人员中,75%正考虑离开美国。也就是说,有1200科研人士想要离开美国。
调查显示,年轻科研人员的离心倾向尤为明显。80%的硕士生和75%的博士生正在寻求海外机会,而欧洲与加拿大成为首选目的地。曾被视为“全球科研灯塔”的美国,正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人才流失危机。
曾经很多学生都喜欢去美国留学,乃至毕业之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那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愿留在美国了呢?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成为了这场危机的幕后推手。科研经费的寒冬让科研人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联邦科研预算被大幅削减,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项目的资助被冻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资金中断更是直接导致了许多实验室的停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甚至宣布裁员2000人,而《芯片与科学法案》虽然强调了本土人才的培养,却未能填补海外人才流失的巨大缺口。
对华人科学家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特朗普重启了升级版的“中国行动计划”,43个国家的签证说卡就卡,连留学生都不放过。有个北京姑娘好不容易拿到范德堡大学全奖博士录取,结果政策突变说撤就撤,气得她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条长文控诉。数据显示,光是2021到2024年就有超过3800名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
2025年初,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进一步限制高技术移民,直接切断了许多实验室的血液供给。
这些政策形成合力,将科研自由、职业安全与生活保障三大支柱逐一击碎。正如《自然》所评:“当科研人员每天担忧被解雇、被审查、被剥夺研究权利时,美国的‘魔力’已荡然无存。”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美国的传统盟友与竞争对手同步发力。
法国启动“科学安全之地”项目,投入1500万欧元定向吸纳美国学者;瑞士洛桑大学的美国学者申请量激增5倍。德国马普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则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开出优厚条件。
中国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2021-2024年,超3800名华裔科学家回流,被称作“新钱学森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提供住房、高薪与自主立项权,直击美国科研体系的痛点。
值得一说的是,前段时间美国商务部还公布了所谓的“金卡”销售数据!特朗普团队固执地认为,美国需要的是有钱人,因为他们有钱投资美国,从而能催生更多的工作机会。
可现实是,美国本就是一个依靠人才梯队建立起来的国家。如今美国政府一系列政策对全球各类人才极为不友好,这也就预示着美国未来对人才的吸引力,将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