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新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掺杂技术,提高了它们在尖端电子设备中的使用性能。
通过在纳米晶体生长的初始阶段控制掺杂,该团队为长期存在的效率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解决方案,并为下一代光电器件开辟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
半导体技术的突破
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DGIST)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的Jiwoong Yang教授团队,开发出了在半导体纳米晶体生长的核(种子)阶段控制掺杂的开创性方法。这一创新提高了纳米晶体的性能,并解决了该领域的关键挑战。
这项研究是与高丽大学化学系Stefan Ringe教授的团队合作进行的,揭示了掺杂过程和位置如何根据所使用的掺杂元素(掺杂剂)的类型而变化。这种先进技术有可能改变现代电子产品,应用于显示器和晶体管等尖端设备。
纳米级半导体掺杂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显示器和晶体管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确控制纳米级半导体掺杂的技术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II-VI型半导体纳米晶体由于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虽然掺杂在半导体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纳米晶体等小型半导体中掺杂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在半导体的生长过程中,掺杂剂倾向于被吸收到半导体的表面上,而不能有效地穿透其内部。在此背景下,Jiwoong Yang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受控成核掺杂方法,该方法在纳米晶体生长之前的“纳米簇”阶段诱导掺杂。利用这种技术,该团队成功地在ZnSe半导体纳米晶体中实现了稳定和精确的掺杂,并确定了掺杂过程和位置随掺杂类型变化的原因。
环境及实际应用
虽然以往掺杂II-VI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研究主要使用重金属CdSe,但Cd对环境有害,稳定性差。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纳米晶体的技术,消除了重金属的使用,展示了其实际应用的潜力,同时也解决了环境问题。此外,该研究还证明了该技术在各种电子设备(如显示器和晶体管)上的适用性。
未来的影响及应用
Jiwoong Yang教授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能够系统地建立纳米晶体中的掺杂控制技术。这一发现不仅将成为设计和制造下一代显示器和晶体管等光电器件的重要基础数据,而且还将通过精确的掺杂控制技术为设计创新器件开辟新的可能性。”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