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明家庭的故事
1997年,在广东一家工厂内,杨建明和妻子忙碌地在流水线上工作,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脸上沾满了灰尘和汗水。他们居住在简陋的出租房中,房间内堆满了生活的杂物,空间狭小而拥挤。工作的辛苦和连日的劳累让两人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杨建明的妻子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本应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然而对于他们来说,却像是晴天霹雳。家里已经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家庭经济情况又紧张,杨建明患有长期的胃病,需要不断的治疗和用药,每月的开销让他们捉襟见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生命,夫妻俩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他们在出租房里坐下来,面对面讨论了很多次,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这个尚未降生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
在这期间,陈志英,这位在社区里人缘很好的大姐,得知了杨建明夫妇的困境。她是个善良且乐于助人的女性,经常帮助邻里解决生活上的小困难。
陈志英开始四处打听可能愿意收养孩子的家庭。她先是在自己熟悉的朋友和邻居中询问,然后又扩展到更广的社区和她的工作场所。几天后,她了解到徐正明和苏丽霞夫妇,他们一直希望能有第二个孩子,但苏丽霞却因健康原因无法再次怀孕。徐家虽然条件不算优渥,以运输煤球为生,收入稳定但不丰厚,却有一颗渴望给予孩子爱和关怀的心。杨建明夫妇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最终决定将女儿交给徐家抚养。
徐智恩的成长与真相
小女孩被徐正明和苏丽霞带回家后,被取名为徐智恩。从那天起,她成了这个家庭的重心。徐正明每天一大早便赶去忙活运输煤球的活计,晚上回到家总要抱起智恩逗弄一会儿,满脸笑容。苏丽霞则细心地照顾着她,从饮食到穿着,都一丝不苟。
随着智恩渐渐长大,徐家夫妇对她的爱也融进了生活的点滴中。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特地把她送到镇上教学质量较好的小学。
徐智恩的性格在徐家夫妇的宠爱下逐渐变得阳光开朗。后来,智恩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苏丽霞则在家张罗了一顿简单的饭菜,邀请邻居们来庆祝。
在一次整理旧物时,智恩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线索。那些她从未听说过的事情让她开始意识到,她或许并非徐家亲生的孩子。这个认知像一道闷雷一样击中她,让她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产生了诸多疑问。她变得沉默,逐渐减少了与徐家夫妇的交流,原本欢快的笑声也消失了。
在这段时间里,徐正明和苏丽霞察觉到智恩的变化。徐家夫妇的关怀渐渐让智恩的心软化。她重新开始与他们交流,虽然偶尔依然有些疏远,但她也慢慢恢复了以往的状态。
生命的尽头与重逢的愿望
2020年的一天,杨建明感到身体持续不适,伴随的胃痛和食欲不振让他不得不前往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他已是胃癌晚期,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没有治疗的可能。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沉默许久,随后联系了家人,开始安排后续的生活事宜。随着病情逐渐恶化,他回忆起过往的点滴,脑海中反复浮现出当年那个艰难的选择——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给别人抚养的场景。
回想起1997年时的情景,杨建明对这个决定感到无比痛心。虽然他们当时暂时度过了经济上的困境,但多年来,那种失去女儿的痛苦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成为了无法触碰的隐痛。
随着胃癌病情的迅速恶化,杨建明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他的体力明显不如从前,甚至连走动都会觉得吃力。他开始向妻子和大女儿提起想找到小女儿的愿望。他没有奢望什么,只希望能见到她一面,看看她现在的生活是否幸福,是否健康,是否过得安稳。他想知道,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否真的让她有了一个更好的未来。
妻子和大女儿得知他的想法后,表示愿意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她们开始回忆起1997年的那些细节,包括当年帮助他们找到收养家庭的陈志英。
家庭的支持与寻找过程
找到陈志英时,已经是一天的傍晚。她住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听到门外的敲门声,打开门看到杨建明一家,陈志英显得有些吃惊。杨建明瘦削的脸和苍白的气色让她一时愣住,听完杨建明简要说明自己的情况后,陈志英眼眶湿润了,连连感叹岁月无情。得知杨建明的病情,她语气里多了几分惋惜,回忆起当年他们的艰难选择,叹息了许久。她当即表示愿意帮忙联系当年的收养家庭。
陈志英翻找出了当年留下的一些联系方式。徐正明和苏丽霞多年前已经搬离了原住址,但通过打听,她终于辗转联系上了他们。这对夫妇接到陈志英的电话时显得有些意外。电话中,陈志英提到杨建明的病情和他的请求,试探着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见一面。徐正明听完沉默了片刻,说需要和苏丽霞商量,便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陈志英收到了徐家的回信。徐正明和苏丽霞并没有立即同意见面,而是表现出一些犹豫。他们提到,智恩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贸然让她面对亲生父亲可能会引起不小的波动。而且,智恩这些年来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他们担心这件事会对家庭的和谐造成影响。
尽管如此,听到杨建明病情危重,他们也无法完全拒绝他的请求。经过一番商量后,他们决定可以让杨建明先通过电话和智恩沟通。
陈志英把这个消息转告给杨建明一家时,杨建明虽然疲惫,但脸上露出了一丝宽慰。他们按照徐家提供的联系方式,拨通了智恩的电话。
难以弥合的裂痕
电话接通后,杨建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微弱,他缓缓开口,言语间满是关切,简单地问了徐智恩的近况,语气中透露着温和。他提到了对她的思念,并试图以一种平静的语调表达自己多年来的挂念。然而电话另一端的徐智恩在听到这些话时,语气却冷冰冰的。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疏远和不信任,甚至有些质问的意味。
她直接指出自己并不需要这份迟来的问候,也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电话另一端,她的语速加快,说话中夹杂着一股怒意。她提到了自己如今的生活状态,并不需要一个陌生人的参与。
杨建明在电话这一头静静地听着,时而轻声回应,但他能感受到对方语气中逐渐加重的排斥。他试图解释自己的来意,用尽量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歉意,提到自己只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没有其他目的。但这些话显然并没有让徐智恩软化,她再次用冷漠的语调回应。
通话持续了几分钟,整个过程中,徐智恩的态度始终坚决,甚至在最后明确表示不希望再有这样的联系,要求对方不要打扰她的生活。一直站在旁边的大女儿看着父亲无力的模样,沉默了片刻后,主动走上前拿起手机。她按下了重拨键,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试图与徐智恩再一次沟通。
电话接通后,大女儿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口提到了父亲的病情。她一字一句地向徐智恩说明了父亲如今的身体状况,告诉她胃癌已经到了晚期,时间所剩无多。她提到父亲这些年对她的思念,以及他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才鼓起勇气联系她的原因。她的话语中带着诚恳的请求,希望徐智恩能够看在父亲病重的份上,见他一面,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也能让父亲走得安心。
电话那头的徐智恩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多作解释,只是简短地表示,自己的生活已经稳定,不希望因此被打扰。她的语气平静却透着拒绝,让试图挽留的姐姐无从再劝。
后来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徐智恩,试图了解她对于这段亲生父母寻亲经历的看法。然而,当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徐智恩的态度显得格外冷淡。“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生活,就不要轻易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她低头整理手边的文件,语调冷硬,“现在再突然出现,只会让我觉得很困扰。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我的生活早已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杨建明现在用生病的借口想让我妥协,这对我来说并不公平,我不会因此原谅他,也不可能重新建立所谓的亲情。”
在她看来,无论杨建明当初的选择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还是其他现实原因,既然已经将她交给了别人抚养,就意味着两人的关系早已断开。她强调,既然做出了送养的决定,就应当做好永不相见的准备。
参考资料:[1]本刊编辑部.托举生命——“婴儿安全岛”聚焦[J].中国民政,2014(4):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