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 近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十一)显示,滴滴出行济南分公司又新增了6条处罚信息,处罚原因均为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使用无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从事运营,罚款共计6万元。
根据生活帮报道,在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中,2024年滴滴出行及济南分公司,被累计政处罚金额总计超700万元。其中仅2024年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十八),这一期的公示就达44项,涉及金额132万元。
作为行业龙头老大,滴滴为何屡被各地监管部分处罚,又屡不整改呢?这背后的逻辑和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
其实,对滴滴而言,其能维持绝对的市场老大位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向无证车辆派单,迅速扩充其运力,维持高高在上的市场占有率。
尽管各地每年的行政处罚合计下来,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但与滴滴给无证车辆派单产生的流水比,则不值得一提。
此外,尽管单笔的罚款金额并不低,但与合规车辆所需的牌照申请、司机资质审核等成本比,滴滴的以罚代管策略,成本也许更低。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怪现象,对滴滴罚得越多,就表明其运力越强。
滴滴这种罚而不改的战术,本质是平台扩展高需求和行业规范监管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怪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