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市习水县与重庆市綦江区交界的梨园坝,为何有两个梨园村

落花时节佳人 2024-11-29 07:00:53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温水镇梨园村,解放之初从温水乡析出梨园村设平原乡,1958年改为平原公社,分单干后设平原乡,1992年平原乡并入温水镇后再次改为梨园村。梨园村或许就是一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让人惊讶和引起关注的或许就是它跟重庆市綦江区的石壕镇交界,而且两边都各有梨园村。

梨园村的前身平原乡,得名于温水镇乃至习水县较为罕见的一块小平原,平原乡撤销后改为梨园村,因为这一带种植梨树多而形成一片大果园,因此叫做梨园。所谓的平原也只是村民们的意想,平原也不过是一块比较大的地坝,人们亦将此地坝叫做梨园坝。

梨园坝还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贵州省习水县与重庆市綦江区交界,很多两省交界都是以山脉、河流为界,但梨园坝几乎感觉不到两省的分界线。行走在梨园坝,有时候在贵州境内,有时候则在重庆境内,不明所以的人都感觉蒙圈。梨园坝是一处地产丰富的一块小平原,贵州省和重庆市都想独占,不知是出于公平原则还是两者相让,最后綦江和贵州都有份。

尽管重庆綦江和遵义习水对梨园坝都有份,但习水县这边占有的比例相对较大,据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明清时期这一带都是重庆府与遵义府的地界,两者都属四川,两边的百姓对梨园坝的归属都不大在意。清朝乾隆年间,遵义府要脱离四川跟贵州混,对于地界的鉴定就要有清晰的认知,梨园坝这处富饶之地要归四川还是贵州就显得异常的模糊,百姓到底跟哪一方也拿不定主意。

梨园坝毕竟是物产丰富,土壤肥沃之地,山地之丘难得的一块小平原谁都想占有,为此贵州和四川争论不休。两省高层为解决梨园坝的归属费尽脑汁,最后以两省勘察代表各自从府治地沿着川黔茶盐小道出发,两支队伍碰头为界。重庆府綦江知县委托赶水署官员组成勘界代表,遵义府仁怀县则委派温水署官员为代表,两者顺着茶盐小道各自从属地出发,碰头即为两省地界。

遵义府这边为何是仁怀县的温水署,是因为清朝时期还没有习水县,习水县是民国时期才从仁化县析出来,当时没有习水县,但有温水分县。綦江县的勘界代表从赶水署出发,要翻越山,而且路途遥远,队伍出发很早,而且还骑马出行,仁怀县的勘界代表从温水署出发,路段相对较平缓,队伍则是乘坐大轿行进。

温水署这边认为路况好可以慢慢走,殊不知赶水署代表是骑大马,而且天不亮就出发,行进的速度非常快。勘界代表碰头的时候温水署代表都傻眼,梨园坝几乎被赶水代表给全圈走,好在路况好且距离近,要不然整个梨园坝都被綦江县划走。不过温水署代表也不错,毕竟把梨园坝最富饶的地方给划走了,要是温水署代表早出发而且骑着大马,想来现在的习水县与綦江县的地界应该在綦江县石壕镇附近。

梨园坝毕竟是綦江区与习水县交界难得的富饶之地,都想将梨园收入壤中,但两者都不服气,为此习水县温水镇和綦江区石壕镇两边各有梨园村。习水县的梨园村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以粮食评定富饶程度的时代,习水县的梨园村固然是让人羡慕,富裕呀!不过綦江区的梨园村也不错,尽管粮食产量不高,但此地产煤,綦江区石壕镇的梨园村还有个永远挖不完的梨园煤矿呢。

两边都有梨园村,不过混得好的还是习水县温水镇的梨园村,这边现在已经开发成旅游度假村。温水镇梨园村开放旅游也不无道理,物产丰富只是占有小部分,最主要的则是它的历史底蕴。温水镇梨园村有宋代古墓群,说明梨园坝一带宋代起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本想去参观宋代古墓,无奈烟雨绵绵只能作罢。

来到梨园坝是冬季,而且冬雨下不停几乎看不到亮点,其实梨园坝最好耍的是春季,特别是3、4油菜花开的时候,行走在连片的油菜花园里富有画面感,当然梨花盛开更能让你感觉进入仙境,有机会大伙何不在春节的时候来梨园坝走走。贵州这边的梨园坝就是好,有公交车,綦江这边就差点了,綦江加油争取开通石壕至梨园坝的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