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政策的落地,企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这些政策将如何推动企业在数据治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方面的能力提升?政策的实施又将如何促进跨行业的数据协同和资源整合,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创新提供更广阔空间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初步建立,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重点行业、地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型企业,公共数据资源要素作用初步显现。
10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也表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导工程,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为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转变提供了支持,也为数据要素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山东浪潮傲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相成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鼓励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提出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授权运营情况披露机制,并提出监督管理要求,确立了授权运营的制度规则框架。通过进一步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机制,制定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框架,让数据“供得出、留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相信后续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项目将会蓬勃发展,释放社会用数活力。
“《意见》的出台,这一制度创新为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王相成表示,通过建立分类分级的授权机制和统一的开发利用制度框架,确保数据能够安全、有效地流通和使用。这不仅释放了社会对数据的需求活力,也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项目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去,公共数据因其体量大、价值高而备受关注,但由于敏感性问题,难以向公众开放使用。”王相成介绍,《意见》鼓励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和授权运营情况披露机制,并提出监督管理要求,形成了授权运营的制度框架。
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认为,《意见》增强了企业基于公共数据进行创新运用和技术研发的信心,为行业、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发展创造了可能。
“让数据最大程度地惠及到整个产业,前提是合规和安全。”方毅介绍,过去主要强调的是安全。此次国家数据局和此次公共数据开放的主方向是开放和应用。他认为,在安全方面,只要宽容审慎地维持好红线和底线,这就为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或授权运营,在数据要素供给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授权运营的实践在原有数字政务体系下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通过合规的制度与平台,开展市场化的授权、开发企业的招募、数据应用场景的实现上,借助市场化的运营手段,通过与典型应用场景项目的牵引作用,引入数据要素企业的技术力量,帮助各地方政府盘活了政府数据资源、资产,释放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势能,转化为数据要素型企业发展的动能。”清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张英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引导了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数据开发利用生态的活跃性。
数据资源正在向数据资产转变
随着数据被确立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产化趋势日益明显。从去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到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
在数据产业发展中,王相成认为,最为重要和核心的原则是数据产品化与交易这一模式,数据的评估、确权、定价、交易等环节,以及数据流通与共享机制的建立,则是为其服务的保障。《意见》中鼓励各方利用公共数据开发更多产品,提供更好服务,繁荣产业生态。围绕核心应用场景,开发具有价值的数据产品,并将其上架交易,可以更好、更直观地释放数据价值。而公共数据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将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分析等处理,能够形成具有极大商业价值的数据产品,并在合规、合理的制度体系框架下,通过数据交易所等平台实现交易和流通,从而更有效地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进一步激发全社会运用社会数据活力。
随着数据被视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数据产品化与交易成为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模式。数据的评估、确权、定价、交易,以及数据流通与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数据产业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数据产品化的过程中,企业积极注重数据的质量和应用场景的匹配。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具市场价值的数据产品。
张英伟认为,在参与数据生产链条的生态建设中,清雁科技推动数据从资源向生产要素、经济社会投入品的转化。
在生产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数据资源都具有应用价值,需要经过一系列开发活动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这一过程是数据的要素化过程,包含数据的汇集、预处理、分析、开发等环节,以提升数据的质量与可用性。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真正驱动政府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并促进引导社会企业数据的融合、开发利用。
跨行业数据协同或成大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跨行业的数据协同正逐渐成为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行业间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
我国的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1273亿元,而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涨至9000亿元。不少企业成立专门的数据部门、数据公司,探索开发数据产品,金融、工商、交通、电信等领域的数据产品日益丰富,在主要数交所挂牌的产品数量超1.3万个,形成超过100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
“数据要素将更加深入地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释放出更大的价值。”张英伟介绍,例如,数据与制造业的融合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数据与金融业的融合将推动金融科技的进步,数据与医疗业的融合将改善医疗服务的水平。
“数据产业商业化探索在民生领域,交通和健康是最为显著的两个方面。”方毅介绍,以杭州为例,我们几年前就开始利用自身数据,并迅速获得了温州龙湾的数据授权。目前,杭州的公共数据授权流程正在推进中。交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感知的领域,因此数据应用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王相成介绍,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资产登记和质量评价等环节,浪潮傲林帮助海口交投集团实现了数据资产入表,并开发了海口公交智慧出行和移动支付服务等数据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金融机构的专项融资授信。”
“医疗健康、城市交通等领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上的成功实践,不仅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也为自身发展赢得了先机。”方毅认为,未来,随着国家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数据资源的供给和利用将更加高效和安全。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在实践案例与服务上,张英伟建议,未来可以从政策供给、资本支持、项目机会、行业资质标准及人才培育方面,加强支持,推进数据要素生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业内人士建议,民营企业还需要加强与政府、行业组织和其他企业的合作,此外,由于数据产业链特别长,当一个公司具备从数据源头到最终产品化的每一个步骤和细分领域的能力时,它就拥有整合整条产业链的优势。这种全面的能力能够让公司在数据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记者蒋元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