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遇重阳,六人要躲阳”,“三忌三吃”,看看老话咋说

我的新聊社会 2024-10-12 09:44:52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着秋风渐凉,我们即将迎来了又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不仅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

然而,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寒露”,这一时节的变化,为重阳增添了新的意义和讲究。在古老的智慧中,“寒露遇重阳,六人要躲阳”的说法流传甚广,究竟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重阳节的由来与古书记载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登高节”。据史料记载,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为“重阳”。

重阳节最早的记载源自《吕氏春秋》中的《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这句话描述了农历九月时,农事已经结束,人们开始准备祭祀和庆祝丰收的活动。西汉末年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则详细记载了重阳节的习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表明早在汉代,重阳就有了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描绘了重阳登高的景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当时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明清两代,重阳节风俗盛行,不仅登高、赏菊、佩茱萸,还增添了敬老、夜宴等内容,意义更加丰富。

寒露遇重阳的说法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深入。此时,白天的温度逐渐下降,早晚的凉意愈加明显,是农作物收获的重要时刻,也是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的重要节气。在道家文化中,顺应自然变化是重要的生活哲学。“寒露遇重阳”,不仅是对节气的描述,更是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时节。

古人有云:“天人合一”,只有了解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生活。重阳节恰逢寒露,意味着此时阳气渐弱,阴气渐盛,人体也需要顺应这一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重阳节前后更需要注意避免过多暴露于“阳气”之下,这就是“六人要躲阳”的由来。

六人要躲阳的说法

生肖龙:今年是甲辰龙年,属龙的人“犯太岁”,在重阳节时,尽量避免登高,出于安全考虑。这一说法源自民间命理学,认为在某些年份,特定生肖的人会遇到不顺,需要格外小心。

生肖狗、兔、牛:同样,这三种属相的人也都犯太岁,因此也应当注意“躲阳”。

7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稍微的跌打损伤都可能导致骨折。对于需要爬山的重阳节活动,老人们更是要多加小心,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风险。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行动不便,体力也不足,爬山登高对于她们来说风险较高。因此,孕妇在重阳节期间应避免这样的活动,以确保母婴安全。

如何躲阳呢?

重阳三忌:古训中的智慧

忌送菊花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代表着高洁与长寿。然而,在古时候,人们却忌讳在重阳节时送菊花给别人。这是因为菊花常用于葬礼,被视为不祥之物。在喜庆的节日里送菊花,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影响彼此的心情。因此,在重阳节这天,我们应该避免送菊花给别人,以免触犯了这一忌讳。

忌让长辈做饭

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日子,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关爱与尊敬。在古代,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做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在重阳节这天,晚辈们应该主动承担起做饭的任务,让长辈们休息和享受节日的欢乐。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也体现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忌说“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虽然是一个庆祝的节日,但人们通常不会直接说“重阳节快乐”。这是因为重阳节与祭祖、祈福等习俗紧密相连,带有一定的庄重性。直接说“重阳节快乐”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尊重这个节日。

重阳三吃: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传统的应节食品之一。它不仅美味可口,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时候,人们认为九月九日是天长地久的日子,吃重阳糕可以寓意着步步高升、长命百岁。此外,重阳糕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糯米、红枣、莲子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吃螃蟹

重阳节正值秋季,是螃蟹最为肥美的时候。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在重阳节这天吃螃蟹,不仅可以满足味蕾的享受,还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螃蟹性寒,不宜过量食用。对于体质虚弱或肠胃不适的人来说,更应该谨慎食用。

吃羊肉面

羊肉面是重阳节期间许多地方的传统美食之一。羊肉性温味甘,具有温补脾胃、驱寒保暖的功效。在寒冷的秋季里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不仅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羊肉面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补充体力、增强体质。

0 阅读:10

我的新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