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2003年,一支来自遥远东方的部队出现在非洲的利比里亚——他们是中国的联合国维和官兵,这支队伍与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黄皮肤,绿色军装,蓝色贝雷帽。
但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个饱受战乱与贫穷蹂躏的国度,传递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多年来,利比里亚经历了殖民统治和内战的摧残,国家濒临崩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维和部队却甘冒着枪林弹雨,只为给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送去一线生机。
他们开着油罐车,穿行在布雷林布满的丛林小道,将宝贵的石油运抵偏远村落,他们修建公路,运送物资,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用他们的双手,一砖一瓦建立起和平的堡垒。
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的艰辛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派遣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88年,中国首批维和部队来到非洲执行任务,面对当地原始落后的环境,中国战士们经历了重重考验。
非洲大陆上一些新独立的国家,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内战,导致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公共设施破败,许多地区处于动荡状态,为帮助这些国家恢复和平,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向利比里亚等国派遣维和部队。
2003年12月,第一批中国维和部队抵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利比里亚内战刚刚结束不到半年,反政府武装还在机场附近活动,刚落地的中国维和部队就听说机场被封锁的消息。
由于任务限制,中国士兵不能主动开战,只能等待当地政府进行交涉,机场被反政府武装封锁了9个小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让部队意识到利比里亚形势复杂,维和任务十分艰巨。
整座蒙罗维亚城市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废墟和弹痕,街道上架着机枪,路边还有未清理干净的血迹。
中国维和部队感觉利比里亚仍处于战争状态,必须小心行事,除了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袭击,艰苦的自然环境也对维和部队是一个挑战,高温和潮湿让简陋的住处难于忍受,中国战士的军装总是湿透了。
中国维和运输分队在利比里亚执行重要的运输任务,负责为联合国维和部队运送物资,由于当地设施破败不堪、道路条件极差,每次运输都是冒着危险进行的。
道路两旁随时可能有埋伏和攻击,中国战士们还要长途跋涉去60公里外的地方拉水,确保部队的供水。
艰苦的环境丝毫不阻挡勤劳的中国战士继续完成任务,他们还要在营地周围种植蔬菜,因为当地蔬菜奇缺。
起初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几十人挤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透雨漏风,洗澡成了难题,有时十几人只能一起在车上搓澡。
过期泡面都成了难得的美食,中国战士经常从早工作到深夜,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了提供生活便利,他们还要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修路搭桥,可以说是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片红土地。
14年来,中国运输分队总计行驶了1300万公里,运送物资93万吨,联合国官员盛赞中国队伍是推进利比里亚维和任务的中流砥柱。
在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中国战士展现钢铁意志,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国担当。
中国维和部队的大爱无疆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利比里亚的医疗体系几近瘫痪,联合国驻利机构都准备撤退,只有中国维和部队不畏艰难,继续坚守岗位。
工兵团队开辟道路,确保交通顺畅,医疗队在二级医院停诊的情况下,仍然在一线救治病人,运输队天天运送物资支援各地。
为建设埃博拉病毒诊疗中心,40多名工兵战士在40度高温下连续工作26个小时,开通500公里道路,将建材运抵工地。
他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仅用28天就完成了原定60天的施工任务,提前一个月建成了这座当时最先进的诊疗中心,中心配备了先进的隔离设施和治疗设备,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这些工兵战士平时驻扎在偏远的营地,与家人相隔万里,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克服酷暑天气,昼夜不停歇地工作,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可他们从未埋怨,因为知道这里的病人迫切需要他们的帮助。
在执行任务的间隙,战士们也尽己所能地帮助当地民众,有一次,战士邹存刚发现一群衣不蔽体的孩子,就把自己的干粮都分给他们吃。
此后,运输队的战士每次出任务,都会额外带些食品给饥民,其中张大川战士有一次开车4个小时,将大米和面粉运到一个几十公里外的村庄,当他把食物分发给村民时,原本绝望的面容顿时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军医徐立彬曾在深夜开车几十公里,为偏远村民治病,他用简陋的条件查房,处方开药,还细心地为老人量血压、听心跳。
看到病人恢复健康,他由衷地感到欣慰,仅五个月时间,战士们就出诊160多次,修缮房屋200多间,发放药品1000多种,捐助物资2000多件,每次执行任务回来,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以说,中国维和部队与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在困难时刻,他们命运与共、荣辱与共,这些普通的战士们,用青春与汗水书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非洲同胞,也成为中非友谊的象征。
虽然埃博拉疫情得到控制,但非洲依然任重道远,中国维和部队将继续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携手前行,让这片历经风雨的土地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中国维和部队:最后一棒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拉开了我国维和部队奔赴世界各地执行维和任务的序幕。
30多年过去了,中国维和部队已然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用汗水和热血,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属于中国军人的故事。
2017年2月13日,利比里亚,中国维和部队运输兵分队完成了他们驻扎在这里的最后一次任务——向维和营地输送15吨日用物资。
当最后一辆卡车卸下货物,驶离营地时,所有人都明白,这标志着我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14年维和援建历程的最后一页,已经正式翻过。
14年来,我国共有19批维和部队驻扎在利比里亚,承担着繁重的维和任务,炎热潮湿的天气丝毫不会减弱他们的工作热情。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能看到营地外忙碌的身影——工兵们正在修建道路,联络员正在布置任务,医护人员正在为伤病员消毒敷药......这些景象,构成了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14年历程的点点滴滴。
在这14年里,中国维和部队共修复道路320余公里,修建桥梁300余座,运输各类物资达11万余件。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背后都承载着维和官兵们的心血与汗水,比如在联合国缩短任务期限时,为确保物资运输工作如期完成,他们便加班加点地工作,每天至少持续12个小时,前后往返运输达10次之多,才最终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再比如在联合国进行军事装备检查时,他们对每一辆车、每一台机器都进行了细致检查,确保所有装备达到最高标准,从各个方面展现出中国军人的专业素质。
2017年3月,我国第19批驻利维和部队完成任务回国,在他们之后,已经不会有新的维和部队来到利比里亚接替他们的岗位,维和援建任务正式结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维和之旅就此告一段落,我国继续派驻了一支少量的维和警察部队,他们负责巡逻防暴等工作,继续守护着利比里亚的和平稳定。
如今,踏上维和征程已有30余年,这些年来,中国维和部队足迹遍布全球25个维和任务区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约4万人次。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以专业的技能、勇敢的品质、严明的纪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正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言,中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最专业、最有纪律的维和部队之一。
这支队伍的历史还在继续,未来的篇章有待他们去书写,正如中国青年网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所写的那样:“致敬,中国‘蓝盔’!”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这个时代最可亲的和平使者。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