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视听观点|听音听什么

科技走在视听上 2024-02-15 06:39:42

听音听什么

文 / 赵毅

听,是人类(也是绝大多数动物)对外界的感知功能之一,“听音”在这里不是指广义上的听到声音,而是特指音响音乐发烧友和爱好者利用器材设备聆听音乐。

音乐与人的关系之亲密恐怕仅次于空气、水和衣食住行。这首先是很多人在感情上离不开音乐,其次是即使不喜爱音乐的人在客观上也躲不开音乐——单是早就高度普及的收音机、电视机和近些年几乎无处不在的网络就时时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音乐信息。也就是说,即使你不主动地去获取音乐,也不得不被动地来接受音乐。

人们听音乐到底是在听什么?这不是废话,因为听音者的取向很不相同,与音乐和听音相关的内容更是太多太多。

从音乐的表达形式上说,其外延和内涵都很宽大深邃,器乐和声乐都有多种细分,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音乐曲调风格差异很大。不同的乐器演奏的相同乐曲,不同的唱法演唱的相同歌曲,以及同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同为人声的不同嗓音,演绎音乐的不同技巧和特点,使呈现出的效果千差万别。戏曲和某些曲艺也是通过演奏演唱来展示的,它的本质特征也是音乐但却从来不归入音乐不称其为音乐。听音的内容与方式同样很不相同,这不仅由听者的要求追求所决定,也与生活生存条件方式有关,有大钱的高烧友追求听音极致不惜一掷千金购买顶级音响器材,普通发烧友也愿节衣缩食力所能及地购买听音设备,同时对听音场所进行声学处理,然后正襟危坐于皇帝位欣赏音乐(其过程对声音表现在多方面的讲究就多了,例如横向纵向音场高中低三频空气感通透感等等);不发烧但同样爱听音乐的人,从来不会端坐在音响器材前“专门”听音,他(她)们在房间中走来走去手中干着任何事情都能欣赏音乐,其中大多数不依赖于专门的听音设备而只是一部手机就能达到满意,至于是立体声还是单声道,在他们那里没有区别;以大、中学生和年轻入职者为代表,他们在上下学上下班途中(例如乘坐公交车)或饭后寝前的闲暇时,头戴一副通常售价只有几十元的耳机(耳塞)听音乐(当然也听其它),音源设备早些年是磁带、CD便携播放器,后来是MP3等闪存播放器,现在则是万能的手机,所听音乐可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流行歌曲。耳机也是部分发烧友的听音设备,但价格、档次就要高出许多了。

听音者听哪类音乐,与年龄、文化层次有些关系,但决不以此划分,前提因素应该包括先天的固有和后天受外在影响的形成,其间也会有若干改变,在这方面难做确切的分门别类。

有人把发烧友分为器材派和软件派,所谓器材派是指偏重于玩机(其中又有喜欢自己摩机甚至制作器材的动手派),但我想喜欢摆弄器材的同样也喜爱音乐(不会有类似于个别垂钓者只钓鱼从来不吃鱼的情况)。软件派对器材设备的要求和讲究不一定很高,他们更侧重于收集和研究唱片,常常对同首曲目的不同版本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能辨其身,对极多名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心态、表达意境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东西不仅耳熟能详,甚至了如指掌,对全球乐坛上的大师、巨匠、泰斗们及其作品如数家珍----包括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指挥家的作品曲目、流派、风格、相关背景及其代表作。

以上所说主要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其实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能够对流行歌曲和歌手达到几近于了如指掌的更多(看看央视的“开门大吉”及其各台的相似栏目就有感受)。话到此处“拐个小弯”:我曾有几次通过几方面途径寻找更多的老歌,我的本意是找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歌曲,结果出现的几乎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我才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对“老歌”的定义是现在的中年人(当年活跃的青年人),而我自己(以及同龄人)真的是老了。

声乐和器乐是音乐的两大组成部分,听器乐曲的人与古典音乐关联较多,当然也包括古典音乐以外的其它更多的音乐种类。声乐(从听音的角度一般称作听人声)国内专业机构分为民族、流行、美声、原生态几种唱法(一些人对这种分类方法也有异议,例如认为应把原生态称作民族,把美声称作学院派等),其中的流行(初时称作通俗)大多都是歌曲少有乐曲,听流行的年轻人听的都是“歌”而不是“曲”。在这方面,我曾经觉得自己只钟情于古典和民族,对流行不能融入(曾经也对美声不愿接受),但后来我才觉得不是这么回事,例如邓丽君的歌(应该已成天花板无法超越的地位,当今的很多大牌歌者当年都对她顶礼膜拜),她的演唱归于哪一类?按前述划分肯定与民族、美声、原生态不着边,似只能归于流行。我曾认为只要是流行,年轻人都会喜欢,后来知道并非如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邓丽君、蔡琴们都是过去式而不归于现在的流行(现在的流行歌手唱歌时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手持(而不是在麦克风支杆上)无线话筒,唱时口与话筒贴得很近,经常闭眼唱显得十分投入)。对于美声,我后来的接受程度比过去高多了,而且有的歌唱家已成为最欣赏,例如我对安德烈·波切利的喜爱程度超过“三高”。从分类的角度说,器乐曲能够有基本的划分,而人声的音效表现风格太多种多样,虽有些具有典型特征,而另有更多的则是个性突出的非典型特征。

在下发烧三十多年,购用过的视听器材百余件,各类周边设备数百件,各类唱片(磁带)近万件,数字音乐十几T,听过的乐曲无数,自然有过多种感受,也经历过若干变化,总体应该是逐步升华,但表现形式却往往是返璞归真。大致说来,我的感受和观点是:

一、无论怎么折腾硬件,都是为了欣赏音乐。本人视听间的器材在多年间一直在更新,数量一直在增多,连接方式曾多次在简-繁-简-繁……之间变换,我曾对家人说过,我最惬意的时候,是在买了新器材或原有器材改变了搭配方式后进行接线,但仔细想来,那种惬意,除了来自对多件设备的驾驭掌控外,还有一种是对声音表现的期盼,当连接摆放完毕后开始操作听音时,更大的喜悦和满足油然而生。从玩机到听音,是把手段变为目的的一个过程,过程是短时的,结果是长期的。

二、与音乐本身相比,音响效果处于从属地位。初烧时我对音效很注重,也经历过热衷于听打雷声打碎玻璃声汽车战机的轰鸣声,爱听动态大的音乐,爱听DTS、多声道SACD,对那种在来自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音箱间来回变换的多声道音效很感兴趣。后来逐渐有了改变,觉得自己基本上已回归到传统听音方式和音乐本身。三十多年前接触CD后,曾觉得盒式音乐磁带惨不忍听,而现在虽然音响器材档次比初烧时高了许多,好音乐听了很多,但并不拒绝偶尔聆听磁带、旧黑胶。虽不排斥听多声道,但主要听双声道。

三、不必过于追求极致。发烧友与不发烧的人相比,就是玩音响听音乐有一种追求极致的心理(当然只能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买尽可能好的器材和线材,买音质音效好的原版最好是头版唱片,讲究避震、摆位、净化电源,讲究声场、吸音、扩散从而对房间进行得当的声学处理等等,都是为了能够听到音质更好的音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追求极致,这种心理可能是发烧友所共有,但在事实上,其中占较大比重的只是一种能够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其实提升和改变的幅度可能非常有限,甚至已经超出了感知范围,但投资却是成倍甚至几倍的付出。比如我自己,主要设备使用了艺康斯的“大红”顶级电源线,蟒蛇、欧亚德、线圣、范登豪等品牌的高端信号线,阿特拉斯的聆静(单晶铜旗舰)喇叭线且是双线分音,然而,以我六、七十岁的年纪(因为据说人从三十岁开始听力就逐年下降),真的能听出它们和级数低些的线材在声音表现上有明显区别吗?若答案不肯定为什么还要多花那么多钱去投资?因为自己觉得一是作为发烧友为了音质我努力去做了,二是我听不出来或许有金耳朵上门能够听出来,三是向别人介绍起来自己也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过去在很多细节上的处理现在也觉得不再那么重要,例如对避震板、脚钉的使用过于讲究,对线材在四、五个N之后再多出一个N,在摆位上的向前后左右多一点少一点,对天花、地板使用的材质以及吸音、扩散板的材质和多少等等,现在觉得都无须太较真。

四、AB对比听音是感受音质级数的根本鉴别方法。这里所说的级数是指实际上的听音感受,事实上虽有若干多的级别但不能量化。多年来我的深刻感受是,如果设备档次过低,音源较差,与好音响的区别自然一听便知,但如果达到了基准档次,单听(特别是不看不了解设备的盲听)不一定能准确判断“级数”,但只要进行AB对比听音,就能马上听出区别。即使对于一套搭配很得体的高端设备听很Hi-Fi的音源你觉得已经有非常好的音质时,只要再与另一套更高端(不一定指价格而是实际档次)的设备进行AB对比,你依然能感受到真的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听数字音乐,同套设备听有损压缩、无损压缩、高码率母带,音质音效确实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呈现,但如果不做对比,特别是当注意力集中于音乐旋律等内容、表现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不再敏感。我认为数字音源并非要全部选择高码率音乐,因为一是高码率占用的空间要大许多(视频亦同理),二是听音乐是不是欣赏爱听,追求高纯度高密度的音质不是第一要素,起更大作用的是不同听音者对音乐具体特点与表现的需求和感受。

五、旋律与音色是听音的两个主要决定性因素。人爱听什么歌曲和乐曲,旋律(曲调)在起决定性作用。对音色的喜好与选择,听者虽不会怎么刻意去分析和分类,但却必然在听者的实际感受中起作用。两位以上的歌手唱同一首歌,听者爱听谁唱的,既有演唱技巧和水平的区别,也在于不同的嗓音形成的不同音色。听器乐曲,对小提琴等弦乐,钢琴等键盘乐,木管、铜管乐或各类民族乐器等,听者各有所好,就在于不同的听者对不同器乐音色的喜好有不同。相同的乐器,档次高低也会有音色上的很大差异。

六、听音乐在音质、音效方面的表现好与差,音源比器材更重要。无论听什么介质的音源,好与差的根本点在于原始录音,录音的好差远比码率的高低更重要。这意思是说,如果你对听到的音乐在音质音效上不满意,不要只以为是器材设备档次低或选择的音源不是高码率,而要意识到是原始录音在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音源的后期制作例如碟片的压制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名唱片公司原始录音制作的非早期音源都有较高的音质保障。

七、听音何须懂。“音乐何须‘懂’”,这是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一堂讲座的标题。初发烧时,我也曾在音乐的内涵方面想下点功夫,也稍了解过一点不同时期的古典音乐形成的过程和代表人物,也想记住尽可能多的乐曲名称和作者,也曾觉得如果听某段音乐不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就不是真正的发烧友,后来觉得,这些心理其实大可不必。当然,确实佩服前述“软件派”在这方面的功力,但那是人家的喜好和追求,并不意味着所有喜爱听音乐的人都要那样,对“内涵”知道的多些更好,知道的少或根本不知道也行,在这方面我以为周教授的讲座会让很多爱听音乐的人释然。无论听什么音乐,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听音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爱听”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0 阅读:0

科技走在视听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