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前257年),秦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担任秦国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平生大小七十余战,鲜无败绩,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军四十五万,威震六国,在秦统一中国的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
同时白起也是歼灭战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最突出实践者。
白起在战争中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极擅野战进攻,战必求歼,对现代军事作战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战国纵横家苏代对其评价:
“武安君(白起)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周公)、召、吕望(姜子牙)之功不益于此矣。”
白起凭借其杰出军事能力和影响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另外,白起在战争中表现出的雷霆霹雳手段及动辄歼灭数十万敌军,被后世称为杀神,甚至被戏称为人形核武器,与兵仙韩信并列为韩白。
时势造“杀神”,伊阙之战全歼韩魏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白起虽为秦国效命,但他却是楚平王太子芈建的嫡系后裔,芈建之子胜号为白公,后来白公作乱被楚国攻灭,白家族人才被迫逃亡秦国,并在三秦之地扎根。
到白起出生的时候,正是诸侯混战和大变革时期,秦国在商鞅的变法改造下国力日益昌盛,开始图谋天下。
由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爵位官职与军功挂钩,所以很注重从民间选拔人才,白家素来与秦国丞相魏冉交好,白起在魏冉的举荐下得到秦昭襄王的任用。
白起自年轻时便以“善用兵”闻名,在入仕以后凭借杰出的表现得到昭襄王和魏冉赏识。
很快白起迎来了暂露头角的机会,当时秦昭襄王确立东出崤函,进取中原的战略,一边与楚国、齐国等大国交好,另一边准备征讨韩魏。
前293年,昭襄王大胆启用白起为主将,发兵十余万东出,韩魏为阻止秦军,发动联军二十四万,由魏将公孙喜领导,双方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南龙门)展开会战。
虽然联军规模占据优势,但彼此之间各怀鬼胎,韩军人数较少,希望魏军做主力主动进攻,而魏军却想着仰仗韩军的精锐,让韩军打头阵,因此双方推诿扯皮,贻误战机。
白起虽然是第一次领导大规模兵团作战,但却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他利用联军不和的问题,采取各个击破,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作战策略。
首先,白起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精锐主力韩军,公孙喜见此情形放松警惕,准备“坐山观虎斗”。
就在公孙喜幸灾乐祸之时,白起率秦军主力绕到其后方,趁机猛攻,毫无准备的魏军被打个措手不及,迅速崩溃。
此后白起以摧枯拉朽之势追杀魏军,生擒公孙喜。
魏军崩溃后,韩军侧翼暴露在秦军铁骑面前,白起怎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下令猛攻韩军,前后夹击,韩国军队阵脚大乱,一时间,二十多万韩魏联军像没头的苍蝇四散逃命。
在白起眼里,两军交战胜负之分并非以溃败为标准,只要发现敌军有活的就必须清除,所以白起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由于秦国战功的行赏是按照砍下的人头算的,砍下敌军的头越多,就会换来更多的权力和财富,所以秦军士兵玩了命的砍杀。
韩魏二十四万大军全部被歼灭,两国的有生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白起也顺利攻占伊阙。
经此一战,白起声名鹊起,凭此功绩升任国尉,从此跻身大秦一流战将序列,而韩魏两国则丧失反抗能力,再也无力组织有效抵抗,从此中原门户大开。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秦国最高爵位),此后的三年里,白起攻打魏国,夺取其六十一座城池,荡平了秦国向东扩张之路。
鄢郢之战为秦国灭楚打下基础伊阙之战后,秦国军事重心南移,决意削弱楚国实力。
此时的楚国国势日衰,已不复当年争霸中原之能力,楚顷襄王不思进取,反而自恃国大,不恤国政,朝堂上下离心,军事守备虚弱。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数万秦军大举攻楚,前一年秦国已经占领楚国西部大片土地,白起倚仗地缘优势,顺汉江而下,深入楚国腹地,直取鄢都。
鄢(今湖北宜城东南)在当时是楚国国都郢都的陪都,也是郢都的西部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欲拔郢都,必取鄢都。
因此双方对争夺鄢都十分重视,楚顷襄王增派楚军主力守城,白起大军围城猛攻,楚军凭借坚固城池拼死抵抗,战况十分激烈。
白起见久攻不下,决定引夷水灌城,秦军先是在鄢城西筑起堵水的堤坝,将夷水堵住,然后又修建一座直达鄢城的长渠,待堤坝水满,白起立即开堤放水。
巨量的洪水击垮城西城墙,整个鄢都一片汪洋,城内军民被溺死数十万人,楚军主力损失殆尽,秦军顺势攻城,拿下鄢都。
鄢都失陷使郢都完全暴露在秦军面前,但白起并未急于攻城,而是选择迂回穿插战术。
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军转向西南,攻取位于郢都上游的西陵(今湖北宜昌南),截断郢都与巫郡的联系,使郢都陷入孤立无援,腹背受敌的境地。
处于绝境的楚军被迫迎敌,背水一战,白起下令前后夹击,大败楚军,攻占郢都,楚顷襄王狼狈逃走,持续一年的鄢郢之战最终以秦国的大获全胜告终。
白起凭此战威震天下,获封武安君,此后秦国在郢都设立南郡,改巫郡为黔中郡。
而楚国在经过这次战争后更加衰弱,只能偏居南方自保,楚国爱国大臣屈原因此投汨罗江自尽。
白起作为秦军主帅,将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贯穿于始终,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为了进一步打击东方六国,秦国与楚国议和,转而将注意力移回中原,集中力量对付赵、魏、韩。
从公元前276年以后的十年里,白起在华阳之战中大破赵魏联军,歼敌十三万,陉城之战击毙韩国军队五万。
每战结束,中原各国必割让城池,因此秦国更加强盛,东方诸国日益衰弱。
长平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爆发战争。
上党位于今天的山西长治,号称天下之脊,有“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之称,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上党是韩国地盘,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将上党隔绝,韩桓惠王为使秦国息兵,打算把上党献给秦国。
但郡守冯亭违抗命令,遣使投降赵国,赵孝成王封冯亭为华陵君,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同冯亭共同防御秦国。
秦国恼羞成怒,派遣大将王龁夺取上党,然后攻赵,长平之战爆发。
战争初期,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连战失利,赵军主帅廉颇同为战国四大名将,老谋深算,心思缜密。
他考虑到秦国补给线和后勤保障比赵国更加困难,决定改变打法,构筑壁垒,坚守不出,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挫其锐气。
长平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形复杂,秦军损兵折将,却无法攻克,转眼间三年过去,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秦国为扭转局势,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曾大败秦国的赵奢之子赵括。
这场战争已持续三年,秦国虽无法动弹,赵国也很难受,赵国力本就不如秦国,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每日消耗巨大。
《战国策》记载:
“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可见赵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赵孝成王思考再三,决定冒险集中兵力决一死战,用赵括替换廉颇,改之前的防御策略为主动进攻。
前260年,赵括本人率领二十万大军赶赴长平,加上驻守长平的军队,赵军总共达到近五十万。
赵国的计划正中秦国下怀,秦昭襄王暗中派遣白起领导秦军。
赵括上阵果然一改从前的坚守策略,下令全面出击,而白起则利用赵括轻敌的心理,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
他佯装不敌后撤,将赵括吸引进秦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中,另派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绕到赵军后方,奇袭长平防线大本营。
由于赵括将绝大多数主力派出追击秦军,导致后方空虚,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将其占领,彻底隔绝前线赵军和赵国本土的联系。
而一心寻求决战的赵括还蒙在鼓里,仍贸然进攻,一头扎进秦军埋伏圈内。
白起命潜伏的两翼奇兵迅速入赵军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将赵军切割成三段,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粮道也被断绝。
这时赵括才如梦初醒,慌忙指挥突围,但秦军堡垒如铁桶一般,赵军几次冲杀均被挡回,军队内顿时人心惶惶,赵括只能修筑堡垒,等待救援。
眼见数十万赵军被围歼,秦昭襄王亲自到河内郡督战,征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
赵军在断粮近五十天后没有等来赵国的援军,军营内部士兵饥饿不堪,已到了自相杀食的地步。
赵括无奈之下只能冒死突围,然而现实依然残酷,赵军的多次进攻被秦军击退,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死,四十五赵军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绝望之下只能投降。
不过赵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他们低估了白起的狠辣,赵军投降后,白起与部下计议,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为恐日后生乱,要全部杀掉。
于是白起一声令下,将四十多万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士兵回赵国报信。
可以说,长平之战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大歼灭战。
战后,赵国举朝震惊,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而白起从此成为令诸侯国心惊胆寒的敌手,也成就了一代杀神的称号。
白起带兵三十年,歼灭各国军队近百万,无论是国力强大的楚国还是军事实力较强的赵国均被秦国彻底打压,再无力与之争雄,从此秦灭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后记:一代杀神的陨落长平之战后,白起在秦国的威望达到巅峰,其战功之卓著引起了宰相范雎的妒忌,他担心有朝一日白起会取代自己,便以秦损耗过大为由建议罢兵。
而白起则主张趁热打铁,一举拿下赵都邯郸,昭襄王权衡再三,采纳范雎建议,与赵国交好,至此白起与范雎互生嫌隙。
前259年九月,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国发兵打算攻打赵都邯郸,白起劝阻。仅仅一年,白起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这引起昭襄王的不满。
白起的解释是赵国从长平之战中警醒,四面遣使向诸侯求和,把防范秦国当作头等大事,其守备甚于原来十倍,因此赵国不可以攻打。
昭襄王对此不屑,仍出兵攻赵,结果与白起所料无误,秦军果然大败。
此后昭襄王欲启用白起攻邯郸,先后两次亲自请其出山,又命范雎去请,但白起始终以时机不到而拒绝。
昭襄王十分生气,对臣下说,没有白起就不能灭赵吗?君臣之间裂痕逐渐扩大。
前257年,昭襄王再次围攻邯郸,结果被战国四君子中的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联手击败,损失惨重。
昭襄王恼怒之下要求白起复出,但依旧无果,昭襄王一怒之下将白起贬黜为士伍,此后范雎又进谗言。
几个月后,昭襄王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一代杀神至此陨落。
由于白起“死而非其罪”,秦国人很怜惜他,在其死后,很多地方建祠祭祀,白起英名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