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每年的11月8日都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心间,那是属于我们的节日——中国记者节。我们在新闻宣传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些酸甜苦辣,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绘就了我们独一无二的职业生涯。

酸:无奈与坚守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者,可有时,这份记录伴随着无奈的酸涩。记得那是才进厂的时候,作为一名中铝山东企业基层宣传员,报道车间水泥磨技术升级改造工作情况。
正值冬季,寒风凛冽,天空还飘着零星小雪,风吹着现场的粉尘如刀子般割在各位师傅的脸上,师傅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辛勤劳作,为了公司高质量发展默默奉献。我带着满心的热情和责任,想要把他们的故事完整地呈现给大家。然而,当我整理素材准备报道时,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45米提升机主动轮电机无法同步运转,主机设备在改造的过程中迟迟无法连续运转,技术升级工作陷入了被动,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心酸,觉得自己无法完美地展现这些可爱的工人们的付出。
但是一代代要强的水泥人使命感让这些可爱的人坚持下来,他们重新回到起点,再次与厂家的技术专家们交流,重新整理数据,因地制宜编排适合现流程升级后的系统电路负载。最终,所有主机设备满负荷运转,一度达到425磨内台产165t/h,这过程中的酸,是困难对所有人的磨砺,也是我对新闻真实性和完整性追求的考验。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实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奋斗,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克服困难,不让任何一个动人的故事被埋没。

甜:感动与成就
新闻宣传工作中,更多的是甜蜜的时刻。去年,公司电工张磊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了解了他的事迹。他花费数年时间,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先后为公司创效40余万元。作为典型,我不仅对他进行报道,还以他为事迹人物进行了宣讲,在宣讲报道后,张磊给我打电话,他激动地告诉我,他的家人、朋友看到报道后都为他感到骄傲,尤其是他的父亲,作为第三代水泥人,牢牢的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父亲非常的欣慰,他的努力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山铝劳动模范”、“第四届优秀山铝人代表”。同时,在他的带动下生产运行部电器班组许多年轻员工也受到了鼓舞,纷纷向他请教技术问题,争当“技术多面手”,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氛围。
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新闻宣传的力量。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每一个在公司中奋斗的个体,让他们的光芒得以闪耀,让他们的精神得以传承。这种甜蜜,是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够激发他人的热情、能够为公司发展注入正能量时的满足。它让我明白,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在传播希望、传承精神,为公司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苦:艰辛与挑战
新闻宣传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常常要奔赴不同的地方,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有时候,为了赶上新闻的时效性,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采访、撰写和编辑工作。
记得那是2#窑节能减排改造项目,106天的昼夜鏖战,我和同事们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报道。我们白天在项目现场采访不同的人员,包括工程师、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晚上则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撰写稿件。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让我们疲惫不堪。而且,在撰写过程中,还要确保报道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技术细节和管理理念,这对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当我与同事一起站在102米高的预热器扶梯上俯视厂区,脚下是预热器近4米的提升高差,折射出的是2#窑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指标改善的又一次新突破。正是这种苦,让我们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成长,如同凤凰涅槃,让我们有能力应对更多复杂的新闻事件,为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贡献更优质的内容。

辣:压力与责任
新闻宣传工作有着巨大的压力,就像辣椒一样,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每一篇报道都承载着责任,我们的文字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员工的士气。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放大。
曾经,在一篇关于公司设备运转安全环保的报道中,我在初稿中对一个数据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审核过程中,虽然及时发现并改正了,但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关乎重大。这种压力像辣味一样,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对新闻内容严格把关。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这条新闻宣传之路上,尽管有酸甜苦辣,但我们始终胸怀理想、不负热爱。我们是公司发展的见证者,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是文化的传播者,将公司的价值观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我们是希望的播种者,用文字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我们的信念如同灯塔,在新闻宣传的海洋中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公司的新闻宣传事业发光发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 张晨)
责任编辑 刘乃兵 林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