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苏联从农业国一跃成了工业强国,仅用了两个五年计划,而彼时的中国,却还在为一台机器、一门大炮而苦恼。
民国“黄金十年”过后,依旧是积贫积弱,啥也造不出来。这究竟是资源问题,还是决心不够?苏联和民国的工业化对比,揭开“黄金十年”背后的真相,民国到底缺了些什么?
五年时间造国运?苏联的重工业奇迹1930年代的苏联,搞工业化简直是雷厉风行。那时候的苏联,带着一个“大跃进”的决心,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苏联人不做则已,做就是“只争朝夕”——工业化步伐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苏联的工厂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钢铁、水泥、发电厂一座座建起来。
想象一下,漫天烟囱、机器轰鸣,钢铁从车间里源源不断地流出,工人们两班倒、三班倒,厂长们指着计划表,说:“咱们就是要高速度,重质量!”这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让苏联的工业产值增长几倍。
政府砸钱、大规模调配资源,不出五年,苏联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翻倍增长。到了1937年,苏联的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欧洲为数不多能独立制造飞机、坦克、火炮的国家。
当然了,苏联搞工业化,手段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政府掌握一切资源分配权,优先支持重工业,轻工业只能靠边站。
为啥?因为苏联的目的是让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摆脱依赖。钢铁、水泥、石油这些资源,哪怕得勒紧裤腰带,也要拼命投给工厂。
为了增加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苏联实施了各种奖励机制,“谁超额完成任务就谁是‘劳动英雄’!”于是,工人们也拼命地干,连假期都省了。就这样,一个重工业体系硬生生地建了起来。
这背后,是苏联政府的强大调控力和资源的“集中火力”战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为工业化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需求,这才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奇迹”。
黄金十年,光环之下的中国工业困境
反观同一时期的中国,虽然在1930年代迎来了“黄金十年”的经济繁荣,但要说工业化,真是差得远。国民政府虽然口号喊得响亮,实际进展却远不如人意,甚至连大炮都难以独立生产。
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几乎从零开始。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外汇储备和原材料大量流失。
民国的“黄金十年”从1930年代初开始,这期间,确实也有些进步,比如轻工业有了一些发展,城市里造起了纺织厂、食品加工厂,但基本上都是些“过日子”的轻工业。别看纺织品、烟草这些行业搞得风风火火,可这对国防实力提升帮助不大。
当时的中国,连军火都得靠外国进口,大炮、坦克,别说自己造,连能维护的工人都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在于民国政府缺乏足够的工业政策和统筹能力。
苏联那边是全国资源集中调配,而中国当时的国民政府掌控范围有限,资源分散,军阀割据,内耗严重。国民政府在面对经济发展时,有心无力,各省“各自为战”,中央根本调不动资源。
而且,民国的工业投资还高度依赖外国资本。许多大型的工矿业都是外国资本控制的,中国的资源往往先运到国外,剩下的才留在国内使用。面对这样一种经济形势,谈何实现自主工业化?
当时的中国“造不出大炮”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国家资源、资本和技术的全面不足。国内的工业分布不均、资源分散,尤其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虽然轻工业的确在一些沿海城市发展起来,像是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搞得风风火火,但这些领域对国防实力的直接帮助并不大。每到战争时期,军火还得靠进口,连一枚炮弹、一架飞机都得高价从外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