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80后的农村朋友来说,割猪草是儿时最常干的家务活了,尤其是女孩子每天放学后必做的功课。那时的学生放学比较早,而且作业也不多,反应家务活比较多,但那时的我们却过得很快乐。
小时候割过的猪草有很多,让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鹅肠草、鸭趾草、紫花地钉、鬼针草、马兰、车前草、饭包草、野苋菜等还有数不胜数。

豨莶草也是我们常割的猪草,但它是一种比较奇特的野草,每次采摘它时都会闻奇臭如猪莶的味道,真的是特别难闻,但猪却非常喜欢吃,而且吃了以后长得特别肥壮,于是大家都叫它“肥猪草”。
在过去许多地区人们把猪称为“豨”,而味道又似猪莶那么臭,所以古人就把它命名为“豨莶草”。另外,肥猪苗、粘糊菜、火莶、镇静草、黄蜂草、猴仔摄目草、榄角草等都是它的别名。
豨莶草是菊科豨莶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全株布满了柔毛,高可达一米之多,但有很多的分枝,叶对生,呈阔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边缘又有锯齿,颜色看起来也是那么翠绿,这时采割来喂猪是最好的。
等到夏秋季节正是豨莶草开花的时节,其顶端有圆锥形花序,舌状花极短,花冠有黄色和白色的,看起来并没有多好看。由于豨莶草全株密被柔毛,其叶和花序都喜欢粘在人的身上,于是有“粘身草”之称。

但真正会粘身的却是豨莶草的瘦果,显得膨胀又有些弯曲,这种弯曲的果实被它刺到那会痛到你怀疑人生。若是不小心粘在衣服上也只能一个个拔下来,所以很多人叫它“粘苍子”。
一般来说,这种闻起来臭臭的豨莶草自然是不受欢迎,但没想到猪却特别喜欢吃它,而且吃了之后长得又壮又肥,被称为“肥猪草”自然是名副其实的,一直以来深受猪的喜爱。
生长在农村的任何一种野草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豨莶草也不例外。其不仅可以来喂猪,而且还可入药治病。豨莶草药用全草,一般在夏秋之际采集,具有散风热、祛风湿、消肿痛、降血压的功效。
豨莶草在生活中常用于风湿、腰腿酸软、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坐骨神经痛、感冒、流感、高血压、痔疮、乳腺炎、湿疹、湿热瘙痒、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多种病症均有作用。

豨莶草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对风湿症状均有作用,于是被懂它的老人称为“风湿草”。没想到这种臭臭的野草竟然还有这么的作用吧,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常被当作杂草除掉。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豨莶草吗?因其奇臭如猪莶而得名,它可是老人口中的“风湿草”,过去常用来喂猪,如今很多人在找,只是现在并不多见了。若你在家乡遇见,还请珍惜。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记得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