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妇还能一起跑出浪漫感吗?

浩博说育儿 2025-02-20 16:37:50

情侣款的跑鞋,也是一种爱的仪式感

那天拿到快递时,我的先生还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给你的。

”我把盒子递到他手上。

他打开一看,是一双跑步鞋,再细看,我从包里又拿出一双,一模一样的,除了尺码不同。

他愣了一下:“情侣鞋?

”我点点头,解释说:“你的旧鞋都跑变形了,不趁机换一双,会伤脚的!

”他说不着声儿开始试鞋,可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其实,买这双鞋对我来说也像是一种提醒。

我意识到,很多年里我们这样的小浪漫几乎消失了。

不是不想,而是“小日子”把人的精力一片片刮走了。

孩子还小的时候,忙得像陀螺;现在孩子住校了,又习惯了没这些仪式感的生活。

跑鞋和我们这些年的生活状态很像——用着用着就成了出于“惯性”的样子,仿佛忘了还能再认真包装一下。

跑步场上,夫妻默契慢慢显现

我是被先生“骗”着去跑步的。

他开始跑步后,我总是能找到不参与的理由——孩子、工作、时间。

“大家都在忙里偷时间跑步,你以为只有你忙?

”某次他带点埋怨这么说。

我一笑置之,却没拒绝他在西湖边跑步的试探邀请。

他说:“不想跑,可以散步,跑累了就坐咖啡馆等我。

”听起来像是妥协,我半推半就穿上鞋,陪他去“试试看”。

跑的第一圈,我就开始后悔了。

这东西根本不是散步能解决的。

我气喘吁吁,他倒非常耐心地陪着我,提醒呼吸、步伐,甚至速度。

我一开始觉得这样跑很别扭,一道什么都不说多轻松,干吗旁边总有人“指导”呢?

但跑着跑着,我看到他的表情忽然有点别样,像是期待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的那样。

他说:“这个速度,以后很有潜力。

”虽然明知道只是在夸奖,我还是忍不住得意起来。

跑步可能很累,但人心里的开心也不是时时有的。

而在省力的配速里,我跑不快,却跑出了轻盈感。

从跑步到重温爱情的小日常

再往后,我逐渐跟上了跑的节奏,每周我们会固定跑几次,从小区边的公园到西湖边的白堤,再到浙大西溪校区的跑道,地点会换,时间会变,但我们有一种约定的默契。

午餐时可能还在讨论:“晚上去哪吃,跑步时顺便过去……”这一部分像是恢复了当初恋爱时的样子,邀约虽简单,却有了期待。

先生更是展现了他从未有过的耐心。

跑步前,他会提醒我热身;跑步时,他会偶尔加速,让我追着更有动力,笑称“奖励冲刺”;跑完了,他会细心指导如何放松肌肉,避免抽筋或运动后的疲乏。

坦白说,我们俩的生活没什么特别浪漫的,但这些一点一滴的关照,替代了很多没必要的仪式感,成了新的浪漫。

我们甚至笑称:“跑着跑着,婚姻也像被修复了一丝纹路。

中年夫妇还能培养共同爱好吗?

试试跑步吧!

很少有人会直接觉得跑步和浪漫挂钩,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家立业、习惯稳定生活的人。

但我发现,跑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健康或身体上——而是一种同行的陪伴。

很多朋友惯常调侃:“等年纪大了,什么海誓山盟都没用了,陪你跑几公里散散步,幸幸福福没毛病。

”这听着“没追求”,却实在是婚姻里重要的核心。

我们不是少年时的恋人,但这一两年的跑步,却让我们重新找回了一些难得的默契。

你不能指望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一个规律而笨拙的小爱好,有时候就是两人相处的另一种开始。

结语

中年夫妻常常为人说成是“归于平淡”的代名词,但我觉得这样的定义并不完全。

平淡不是消耗,是沉下来的重新适配。

我们不再讲究什么了不起的大约定,需要的是那一点能坚持的日常坚守。

跑步或许只是方式之一,但它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夫妻,需要用行动而非简单的“意义”来维系感情。

最终我们要的是一种“共同在场”,即便不是跑步,也可以再勇敢开头一次。

剩下的,也许一双跑鞋就能引导方向了。

0 阅读:3

浩博说育儿

简介:陪伴孩子每一步,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