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患者最重要、最关键的治疗,最大限度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乙肝患者首要的、终生追求的最基础的治疗目标。
是否抗病毒治疗,要依据血清HBVDNA(推荐使用高灵敏度检测技术)、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乙肝患者的年龄是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1岁~7岁的乙肝患儿,即使缺少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
2022版中国乙肝指南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推荐,是基于以下这些事实。对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儿童,是否需要治疗尚有不同意见。有研究显示,临床诊断为免疫耐受期的患儿中,经过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发现90%的患儿在肝组织上有一定程度的炎症活动和/或纤维化,其中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以达到10.9%。(笔者注:为什么有些乙肝患者很年轻就发生了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原因就在于此。)
有数据显示儿童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且1~7岁的“所谓免疫耐受期”患儿接受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此外,还需要考虑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耐药性问题。
因此,针对免疫耐受期患儿的临床治疗决策需要经过全面评估,包括组织学检查、无创肝纤维化检查、动态肝功能评价等。尤其应该注意,所谓“转氨酶正常”但是肝脏组织学显示存在肝脏炎症的患儿,应该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8岁~30岁的乙肝患者,要综合分析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HBVDNA和HBeAg定量及HBsAg定量波动的情况、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疾病进展风险、生育情况、自身抗病毒意愿是否强烈和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是否坚定、既往治疗经历、伴随疾病等,酌情考虑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30岁以上的乙肝患者,只要病毒量阳性(HBVDNA定量≥20IU/ml或者≥10IU/ml),就要考虑积极抗病毒治疗。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已经发布的国外指南均指出,有HBV相关肝硬化或者肝癌家族史、年龄>30岁,分别是疾病进展与肝癌发生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在一项大型慢性乙肝患者的队列研究中,有肝癌家族史的非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比值比为32.9倍。
一项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的研究提示,年龄>30岁人群的病毒性肝炎、HCC及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风险明显升高。
乙肝指南的推荐意见。
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扩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因为现有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很安全、很便宜、很有效,而耽误抗病毒治疗的后果很严重。
乙肝指南的推荐意见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态度和原则,而不是僵化死板的教条。
比如说,一个乙肝大三阳的女性患者,今年已经33岁了,病毒量高达8次方IU/ml,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和HBeAg定量很高,肝功能持续正常,肝脏硬度值持续低于7.0Kpa,肝脏组织学检查提示没有明显炎症和纤维化。
该患者最近有生育二胎的计划,这种情况就可以暂缓抗病毒治疗,可以等孕后期再启动抗病毒治疗。
再次强调一遍:
乙肝指南的推荐意见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态度和原则,而不是僵化死板的教条。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