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谈史踪
编辑|百谈史踪
引言
曾几何时,我国掀起的一阵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深深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全国上下都积极响应号召展开垃圾分类,共创环保社会。
但现如今对垃圾分类的提倡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不同类型的垃圾依然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一起,臭气熏天不说,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垃圾分类”活动就像是一座烂尾楼般潦草收场。
那么,这场全民运动为何无疾而终呢?环保活动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曾经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为何选择在上海展开?
在早几年前,垃圾分类也是全国上下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机关到社会媒体,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甚至还有一些媒体为了帮助群众更好的开展垃圾分类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湿垃圾有食物、剩菜,厨余废料入这类。空心菜叶和花生壳,废弃食品在湿垃圾堆。”由此可见,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推广是十分重视了。
当时的垃圾分类运动在上海打响了第一炮,但其实强制垃圾分类并不是从上海开始的,而是一直都在上海进行。
其实早在2000年,垃圾分类方案就已经在北上广深等8个城市迅速展开,到2017年又推广到了46个重点城市,但垃圾分类的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地,只是增加了街道上垃圾分类筒的数量和更新速度而已。
于是住建部在2019年强制下达指令,要求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必须展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而上海作为全国城市中的排头兵,就成了第一个受到中央领导视察的城市。
就这样,上海率先颁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强制要求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甚至还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50到200元不等的罚款。
上海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垃圾分类,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分不清干湿垃圾的疑惑,更有热心网友积极讨论总结说“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
一系列垃圾分类的措施有序展开,但就是这样一个全民上下共同为之努力的活动,最后为何陷入半途而废的境地了呢?
垃圾分类具有哪些不现实性?
事实上,开展垃圾分类绝对是一件对社会和自然非常有利的好事,其目的就是将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有效分离和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效率。
这不仅可以为居民打造一个干净宜居的环境,还能在回收利用垃圾的同时加快推进环保进程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国家制造的压力。但垃圾分类的推广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垃圾分类最终走向失败。
其一,城市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欠缺。要知道,上海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一线城市,拥有最高端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最优良的发展条件,也正因如此,垃圾分类才能在上海顺利展开。
但随着垃圾分类向其他城市进行推广,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来。要知道,垃圾分类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设备基础,从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到生活垃圾分类服务站再到湿垃圾转运站,这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如果连基本的设施都得不到保障,那垃圾分类怎么能顺利实施呢?
而基础设施欠缺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就是某些地区的“撤桶行为”。原本群众都已经在政府和媒体的号召之下培养了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意识,但楼下的垃圾桶数量却越来越少,这导致大家必须要跑到很远的垃圾分类屋扔垃圾。
如果是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干垃圾可以长期存放,两三天扔一次也没关系;但若是在炎热的夏季,一些容易发霉变质的厨余垃圾很快就会散发出异味,而垃圾站又很远,这就加重了居民倒垃圾的负担。
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意再费力气进行垃圾分类了,环保进程也因此不了了之。
其二,中间管理层的执行不到位。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垃圾车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垃圾分类的展开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更换全新的“分类式垃圾车”,这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我国也拥有负担的财力,那为何目前为止分类式垃圾车都非常稀少呢?
如果说群众在扔垃圾时都做好了分类,但最后回收垃圾时却又把所有垃圾倒进了同一个垃圾车中,那这样的垃圾分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知道,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化工程,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分类程序,否则整个链条都必然徒劳无功。但这样的统筹管理却也是最难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省市都要进行不打折扣的落地实施,如果只注重表面而没有进行切实的垃圾分类,那这场活动必定没有未来。
另外,完善整个垃圾分类流程耗费力气不说,还没有油水,而面子工程往往既好做又有政绩,那管理者自然不会用心去做。如果得不到有效公正的管理和引导,那基层群众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垃圾分类是一场国家大力推行、百姓积极参与的活动,本该做出卓有成效的结果,但最终却走向“摆烂”,这一定是部分人存了“不作为”的侥幸心理,这些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管束和惩罚,让垃圾分类活动在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由此可见,要想看到垃圾分类的卓越成果,领导者的权威与群众的积极响应缺一不可。
其三,最终处理方法的不足。虽然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废弃物品的回收率和利用率,但仍有很多不可回收的垃圾无处可去。针对这种类型的垃圾,目前的处理方法还是选择将其大部分进行焚烧。
也就是说,就算居民在扔垃圾时已经做好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车将垃圾送到垃圾处理厂后,不同类型的垃圾还是会被一同焚烧,这样一来,前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是否具有新垃圾桶和分类垃圾车等设备,根本没有区别,那么也就失去了垃圾分类的价值。
另外,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已经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目前也存在着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但高科技垃圾处理方式的背后往往也代表着更昂贵的垃圾处理成本。因此,有关部门还是会选择更便宜的焚烧,而无害化分类处理方式的普及推广往往就这样被搁置下来。
其四,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和公民环保意识的欠缺。垃圾分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公益行为,主要受到道德和良知的约束,毕竟没有人会因为乱丢垃圾被抓进监狱。
所以这就成了许多人抗拒垃圾分类的借口,因为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大家每天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工作,回到家后还得进行垃圾分类,分错了可能还要交罚款,这让不少居民头疼不已。
这样一来,垃圾分类就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群众们的抗拒心理也随之而来。因此,垃圾分类的有效落实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打造美好环境任重而道远。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最终走向落寞,让人唏嘘不已,而这样半途而废的环保运动并不在少数。
同样没有进行下去的环保运动还有哪些?
除了垃圾分类,前些年实行的“限塑令”同样走向失败。当时国家在发布“限塑令”之后,国内的超市和商场就开始对塑料袋的使用进行限制,有的是带价售卖,甚至还有的直接停止供应塑料袋。
人们不得不从家带着自己的塑料袋或可重复利用的布袋子前往商场购物,但这样的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就再次广泛出现在商场之中,“白色垃圾”仍然是环保进程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
另外,一些人可能还听说过“夏令时”,这是以地理位置和天气为基础的。就是在一些夏天日出较早的地区将人们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从而减少照明或其他用电用水能源消耗。
夏令时最早出现于德国,后来我国也短暂的效仿过一段时间,在每年四月中旬将全国钟表向前调节一个小时。
但是夏令时只适合在高纬度地区实行,而我国处于低纬度,夏天天亮的时间与冬天相差并不多,原本晚上要用的水电可能就会消耗在早上,这导致节约能源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休息质量,让很多人在工作状态下也昏昏沉沉。
显然夏令时并不适合我国的环保策略,于是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就在群众的反对声中遗憾退场。由此可见,盲目的环保策略并不可取,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变通的推行环保措施,只有政府与群众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显著的环保效果。
结语
即使垃圾分类的推行是短暂的,但我国发展环保的策略是长期的,相信在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素质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一定会再次提上日程,并且取得卓越的效果。
来源:1:腾讯财经——《垃圾分类试点14年仅“多了几个垃圾桶”》
2:人民网——《“限塑”十年,为何“胶袋习惯”难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