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1月,当我知道先锋书店在广东侨乡开平的塘口镇开了一家书店时,心里有很大的疑虑:为什么会在这个偏远的乡下地方开书店?这里有人去吗?会不会倒闭?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带着家人去开平自驾游,不自觉地直奔这家名为天下粮仓店的先锋书店。
在经历了堵车后来到五座蒙古包型的高大粮仓建筑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禁惊叹,这家先锋书店真是太美太有个性了,还有这么多的顾客,不用担心它会倒闭了!
2024年国庆摄于广东开平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2024年国庆摄影广东开平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在天下粮仓店之前,先锋书店早在十年前就开启了开办乡村书店之路,从安徽偏远乡村的碧山书局到如今新开的天下粮仓店和怒江大峡谷店,已经在全国各地村落小镇里开了多家风格各异的乡村书店。
在实体书店日渐式微的趋势下,在独立书店艰难经营的环境下,为什么先锋书店会开办这么多乡村书店?为什么可以坚持经营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成为人们喜爱的“网红店”?
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先生进入书店行业已经有28年,他的这本《我在乡村做书店》将这十年来开办多家乡村书店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以及对书店行业的种种思考和心得分享,都为我们娓娓道来。
南京先锋书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网红书店,还开了多家连锁并默默坚守着,但钱小华对书店的探索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希望书店可以回归读者的世界,可以改变人们对乡村建设的认知,鼓舞更多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历史变迁中,可以将城市与乡村联结起来,可以让当地人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
十年前,钱小华在偏僻古老静谧的碧山村开办第一家乡村书店前,许多村民跟我的疑虑一样,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在这里开书店,觉得不可能有人来买书。
当由老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书局开业后,不可能变成可能,吸引了许多人从外地专门来到这里淘书、打卡,甚至还有位女孩子在这里举办了婚礼,村民们也成为了书店的常客。
整个地区的产业经济、居民生活都得到了提升和振兴,村民们对书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一家书店对一个乡村来说,不只是一家书店,它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作用。
这些乡村书店的建造和经营并不是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环境和历史等特点,利用老建筑重新设计和营造,如碧山书局、厦地水田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云夕图书馆、沙溪白族书局、香格里拉书店、天下粮仓书店等。
一座座风格迥异的乡村书店宛如变身,老建筑被赋予了新生命,也为当地带来了文化经济发展新希望。
除了店铺建筑,在当地书店工作的人和书店里的顾客们也自带故事,他们不只是店员和顾客,更是热爱书籍和文化探索与传播之人。
碧山书局的管理员汪寿昌,是一位近80岁高龄的当地老人,尽心尽力地守护着书店,还醉心于研究、整理和传播碧山历史文化,成为当地和书店的文化名片。
70岁的鲍根余老人曾是陈家铺村里的老支书,退休后担任了陈家铺平民书局的管理员,每天不管风吹雨打都会去快递店用扁担把新书挑回书店。
甜美活泼的女孩李霞喜欢诗和小说,曾担任陈家铺店店长,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从陌生到熟稔,热心为村民服务,被大家看成是“陈家铺的女儿”。后来她被调到天下粮仓店,把新店运营带上轨道后,还是选择回到陈家铺。
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李霞在天下粮仓店时,曾经和店员收集门口的树叶,在上面写上一些诗句送给顾客读者,希望大家能留下一份诗意的美好。尽管是一件小事,却体现出一位热爱书籍和诗歌的人心怀浪漫而细心的内心,将这份书店工作当作一种热爱来对待。
开平天下粮仓店开办的背后也有很多故事。塘口镇的书记温家林在推进这个项目时承担了很大的风险——镇上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一家书店,对当地有用吗?会有人来吗?但在他的坚持下,这个项目还是合作成功了,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我也不得不感谢当地对文化产业的信任和支持,没有因为短视而放弃,也让珠三角地区的爱书之人有一个方便去先锋书店的机会。
开平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侨乡,书店开业后,这里吸引了更多人来投资创业,发展文化产业,也吸引了许多回国的华侨。一位梅姓老爷爷从美国回来,返回美国前到书店里买了一些开平特色的书籍,还有一本孤本。他表示回美国后要分享家乡的变迁,让回乡的华侨都来书店看看。他们这些远离祖国和故乡的人“比想象中还热爱这片土地”。
2024年国庆摄于广东开平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开办乡村书店的十年岁月里,有太多这些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人们因为书籍而被吸引,因为先锋乡村书店而相聚,在各自的人生中留下一份对书籍的美好回忆。
关于书店行业的未来发展,许多人仍在思考和探索中,但钱小华和他的乡村书店如在逆流中行进,正在努力地推动着乡村振兴。
这些如繁星般散落在乡野中的书店,正呼应了先锋书店的口号——“大地上的异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