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喊着“我爱中国”的“洋抖难民”

扛着地球去流浪 2025-01-18 22:02:04

在中国互联网的广阔天地里,即使你没有才艺、不交“猫税”、不会讲中国话,也完全不必担心,只要你是个“洋抖难民”,就有可能在这里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此话怎讲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抖音千万博主伏拉夫的故事。起初,他在优酷上分享酒类知识,却鲜有人问津,流量寥寥。然而,在几经探索后,他转变思路,开始录制“热爱中国”的相关视频,这一改变让他瞬间一炮而红。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攀升,“爱国”口号也愈发响亮,伏拉夫的收入更是水涨船高,成功实现了月入百万的华丽转身。不过,随着伏拉夫“爱国”口号越来越响,许多网友逐渐察觉到,伏拉夫的表演痕迹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表情与动作也越来越夸张,认为他的视频内容已经缺乏了真实情感,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关注,这种功利性的转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质疑与反思。

图源网络,侵删

最近几天,TikTok禁令使得大部分美国人纷纷涌入小红书,开启了他们的“网红”之路。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美国人入驻小红书的前三天,大多都在分享自己平淡而真实的生活点滴,分享自己的才艺技能,交“猫税,然而到了第四天,画风突变,他们普遍发起了关于“哭”的视频。这些视频中,他们或因美国社会待遇差而落泪,或因中国网友的关心而哭泣,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点赞与关心,一时间收获了大量关注。还有一部分美国网友也开始发表“热爱中国”和“吐槽美国”的视频,同样获得了高度关注,评论区里满是支持与鼓励的声音。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网络,侵删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固然不能否认这些作品中可能蕴含着国外友人对中国的真实喜爱以及对自身国家问题的客观吐槽,但我们也必须保持辩证的态度,不能盲目跟风、全盘接受。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世界复杂多变,各种动机和目的交织其中。我们既要欣赏和接纳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分享,又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虚假表演与刻意引导,谨慎防止被人当枪使,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多元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守护好我们自身的价值观与判断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