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福布斯富豪榜和彭博亿万富豪榜两份实时榜单均显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首富。福布斯富豪榜显示,张一鸣身家为6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60亿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马化腾与钟睒睒分列富豪榜第27和28位,其后则是黄峥、雷军,分别为第32位、和33位。
字节跳动的核心商业模式,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多巴胺分泌机制的工业化操控之上。其算法系统以每秒超快速度进行用户画像更新,通过“快感循环”设计,将人类注意力切割成可无限复制的数据碎片。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短视频造成的间歇性奖励刺激,与赌博机对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高度重合。这种“数字尼古丁”的输送效率,使得抖音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惊人的120分钟。
这种商业模式的暴利性在财务数据中暴露无遗:字节跳动2023年营收突破1100亿美元,其中抖音系产品贡献超过70%的广告收入。当教育机构为争夺3秒用户停留使出浑身解数,当未成年人日均刷屏次数突破150次,算法工厂已然完成对人类注意力的殖民化改造。张一鸣的财富密码,正是建立在数亿用户的时间废墟之上。
算法帝国的扩张代价,是全社会认知能力的系统性退化。北师大研究团队发现,长期使用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其深度学习能力相较同龄人下降37%,注意力碎片化程度提高2.8倍。更严峻的是,信息茧房效应正在制造代际认知鸿沟,00后群体中,能完整阅读3000字文章的比例不足15%,而70后该比例高达62%。
这种认知贫困的规模生产,形成了独特的“数字种姓制度”:算法寡头通过信息投喂掌控认知特权,普通用户沦为数据饲料的被动消费者。当短视频引发青少年大规模注意力障碍症候群,当抖音直播间里“9块9包邮”的嘶吼淹没理性思考,张一鸣的财富大厦每一块砖石都可能刻着认知剥削的印记。
张一鸣曾宣称“延迟满足感”,但其产品设计恰恰反其道而行,用即时快感剥夺用户的深度思考能力。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什么是字节跳动的价值观?用利润凌驾于公共利益?还是用增长掩盖了伦理底线?
商业成功不等于社会价值,当华为任正非以“科技自立”突破封锁,即使未登首富亦被视为民族企业标杆,当曹德旺将百亿财富投入教育公益,用玻璃事业支撑实体经济根基,反观张一鸣,若不能将首富光环转化为对算法伦理的重塑、对青少年保护的投入、对信息生态的治理,那么这场“估值游戏”终将经不住社会责任与伦理的拷问。
张一鸣的首富之位,是资本市场的狂欢,却是社会价值的警示。当“注意力经济”异化为“成瘾经济”,当“技术中立”沦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这样的财富榜首,不过是一面照见时代浮躁的镜子。唯有超越流量迷思,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首富的桂冠才能真正闪耀尊敬的光芒。